书城养生儿童饮食营养全书
10985600000022

第22章 六 痢疾——肠道有病菌,饮食来消灭

孩子大多易在夏秋两季发生痢疾,患菌痢后,孩子轻者常以发热、腹痛、便后有下坠感及伴有黏液便或脓血便为主要症状。重症者可突发高烧、昏迷、抽筋、呼吸不畅等中毒性脑病症状,有的甚至会出现面色苍白、发、四肢冰冷、脉搏细弱等休克现象,更严重的还会导致生命危险。

1.痢疾肆虐,辨明种类

孩子们所患的痢疾大部分为细菌性痢疾,痢疾杆菌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染的,也就是说吃下痢疾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过的食物可得痢疾。

痢疾病人的大便含有大量的痢疾杆菌,所以是痢疾的主要传染源。健康带菌者外表上是健康人,但他们的大便带有痢疾杆菌,所以带菌者传播痢疾的作用不能忽视,是更危险的传染源。

病人和带菌者的大便可通过多种方式污染食物、瓜果、水源、玩具和周围环境,而这其中,苍蝇在传播痢疾杆菌方面起了中介作用。

痢疾病菌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的数小时,最长的8天,多数为2~3天。由于临床表现和疾病经过不同,医学家通常把痢疾分为普通型痢疾、中毒型痢疾和慢性痢疾三种。

普通型痢疾

孩子们所得的绝大多数属普通型痢疾。因为痢疾杆菌均可产生毒素,所以大部分得病的孩子都有中毒症状:起病急、恶寒、发热、体温常在39℃以上、头痛、乏力、呕吐、腹痛。痢疾杆菌主要侵犯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所以左下腹疼痛明显。

患痢疾的孩子腹泻次数很多,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无法计数。由于直肠经常受到炎症刺激,所以孩子总想解大便,但又解不出多少,这种现象叫里急后重。里急后重现像严重的可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腹泻次数频繁的孩子可出现脱水性酸中毒。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较多,绝大多数病人经过有效抗生素治疗,数日后即可缓解。

中毒型痢疾

孩子患中毒型痢疾要比普通型痢疾少得多,且多是2~7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对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反应强烈,微循环发生障碍,所以中毒症状非常严重。多数孩子起病突然,高热不退,少数孩子初起为普通型痢疾,后来转成中毒型痢疾。

患了中毒型痢疾的孩子精神萎靡、嗜睡、谵语、反复抽风,甚至昏迷。休克型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花纹明显,四肢发凉,心音低弱,血压下降。呼吸衰竭型表现为呼吸不整,深浅不一,双吸气、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两侧瞳孔不等大、忽大忽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临床表现,病情最为凶险。

孩子中毒型痢疾发病初期肠道症状往往不明显,有的经过一天左右时间才排出痢疾样大便。在痢疾高峰季节,孩子突然高热抽风,精神很弱,面色灰白,家长应立刻将孩子送往医院检查和抢救。

慢性痢疾

也有不少孩子患有慢性痢疾,这多是因为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彻底所致,因此细菌产生了耐药性。患病的孩子身体虚弱,病程超过2个月。慢性痢疾孩子中毒症状轻,食欲低下,大便黏液增多,身体逐渐消瘦,预后不好。

爱心贴示

患痢疾的孩子必须隔离,食具的消毒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木制或塑料制品的玩具可以消毒,床单被褥可在日光下暴晒6小时。

孩子应卧床休息。腹痛时腹部可放热水袋。孩子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用5%鞣酸软膏涂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如有脱肛时,可用纱布或软的手纸涂上凡士林,托住脱垂的肛门,一面轻轻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复位。

2.预防孩子得痢疾

儿童感染痢疾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粪-口”传播,就是食用了带有痢疾杆菌的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料而引起。因此,为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食品必须新鲜,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存放在冰箱的熟食和生食不能过久,熟食应再次加热。生吃的食品及水果要清洗干净,最好用开水洗烫。

冷饮在细菌性痢疾的传播中有重要作用。夏季不让孩子吃冷饮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要注意购买品牌优良的产品,不要喝小摊上的饮料。不少孩子在马路上吃冰棍和冰淇淋,这是极不卫生的,特别是风大时,落在冰棍上的尘灰常都带有病菌。

在预防肠道传染病方面,手的清洁卫生应该重视。由手将病菌带入口内也是孩子得痢疾的主要途径。

因此,便后饭前要彻底清洗双手,此外,还要让孩子改掉吃手指的不良习惯。

有些孩子得痢疾是由家里人传染的。有时大人得了痢疾,症状比较轻,仅有腹泻,没有注意大便的性状,未能及早发现,往往成为传染的来源。

3.孩子得痢疾,护理很重要

痢疾具有易发性和传染性,因此,孩子得了痢疾要精心护理。

(1)要让孩子隔离至大便正常后1周。对于孩子的碗、杯、筷等用具要进行消毒,衣服和被褥要勤洗勤晒。家长也要经常洗手,以防止传染。

(2)患病孩子的室内要保持安静、凉爽,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

(3)要给病儿多喝水,最好是糖盐水、果汁等。对呕吐、腹泻严重的病儿应请医生输液。

(4)及时补充营养和维生素,避免给孩子吃冷食冷饮等,以免加剧胃肠蠕动。

(5)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如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四肢发凉时,要及时请医生诊治。

爱心贴示

患病的孩子可用贴敷法治疗:

取绿豆3粒,胡椒3粒,红枣2个。先将大红枣洗净,去核,与绿豆、胡椒共捣烂。敷于孩子肚脐上。此法可清热解毒,祛寒湿。用以治疗孩子红、白痢疾。

或取绿豆3粒,巴豆10粒,枣2枚。将绿豆、巴豆用布包好捶成细末,加枣肉共捣烂如泥。贴于孩子肚脐眼的下部。此法也为清热解毒。用以治疗孩子普通痢疾。但巴豆有大毒,切勿入口。

4.痢疾孩子的饮食调理

给孩子进行饮食调理的目的是减少肠道刺激,缓解孩子腹泻症状,防止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

患痢疾孩子的饮食原则是:

急性期

孩子应禁食,以清理肠胃。或根据情况进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滤过去渣的菜汤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以保证肠道的充分休息,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每日6餐,每餐200毫升~250毫升。适当饮果汁水、盐开水。一般2小时一次。还可喝红绿茶水。此期间孩子应忌油腻、荤腥、生冷、干硬、粗纤维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牛奶、鸡蛋、蔗糖等既胀气又不宜消化,应忌食。病情好转后,可食少渣无刺激性饮食,由少渣、少油半流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或正常饮食。可食用粥、面条、面片、小馄饨、豆腐、蒸蛋羹、小肉丸、鱼丸、烧鱼、菜泥等,每日可3餐或5餐,量不宜过多。应多饮水,改善脱水和毒血症,利于毒素的排泄。禁食油煎或油炸食物、芹菜、韭菜、萝卜、刺激性调味品、生冷食物,待肠道病变康复后再改为正常饮食。

恢复期

可用少油少渣软饭。干稀搭配,如软米饭、西红柿炒鸡蛋、汆丸子汤。

爱心贴示

孩子患了痢疾可用按摩方法进行治疗。

方法一:

孩子仰卧,家长用掌心对准中脘穴顺时针摩动1分钟。

让孩子仰卧,家长双掌相叠,掌心对准脐部,轻轻按压并施震颤法1分钟,然后双掌突然提起,如此一按一松,反复操作5~10遍。

让孩子俯卧,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穴各1分钟。

按揉天枢、足三里穴各1分钟。

方法二:

摩腹:孩子仰卧,家长单掌置其脐下作顺、逆时针摩腹2~5分钟。

推背:孩子俯卧,家长单掌以掌根从孩子腰骶部向上直推至背部,以透热为度。

按揉:按揉足三里穴3分钟,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天枢穴各1分钟。

5.最佳营养方案

孩子得了痢疾,控制饮食很关键,父母可为孩子制做以下饮食用以治疗。

马齿苋蒜泥

原料:鲜马齿苋500克,大独头蒜30克,芝麻15克,葱白20克。

做法:马齿苋摘去杂质老根,摘成5~6厘米长段,用沸水烫透,捞出沥干。蒜头捣成蒜泥,芝麻炒香捣碎。葱白切成马耳形。将马齿苋用食盐、味精拌匀,加入蒜泥、葱白,撒上芝麻即可服用。

特点:清热凉血止痢。用于血痢,下痢便多,便血,发热口干的孩子。

冰糖葵子汤

原料:冰糖20克,葵花子50克。

做法:将葵花子用开水冲烫后,煮1小时,加冰糖,服汤。

特点:清热利湿。用治小儿血痢之腹痛下坠、恶心。每日2或3次,可连续服用,

马齿苋苦瓜粥

原料:苦瓜100克,粳米60克,马齿苋15克,冰糖100克。

做法: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丁块,马齿苋洗净切碎备用。粳米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煮至米粒开花,放入苦瓜丁、马齿苋末、冰糖,熬煮成粥。

功效:清热祛暑。主治中暑烦渴、痢疾,适用于便稀或脓血的孩子。每日2次,每次1小碗。

6.健康忠告

要注意保护患病孩子的肛门,由于大便次数增多,孩子肛门受多次排便的刺激,皮肤容易溃破,因此每次便后,应用软卫生纸轻轻按擦后用温水清洗,并涂上凡士林油膏或抗生素类油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