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儿童饮食营养全书
10985600000020

第20章 四 感冒——饮食是孩子抗“感”最得力的助手

孩子感冒了,首先表现出精神萎靡,烦躁,接着就会发热或流鼻涕、咳嗽等等,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孩子感冒,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上医院。其实,有些家长不知道,孩子感冒了,只要不是特别的严重,那么不上医院也可以痊愈。那就是调节孩子的饮食,提高孩子的抗病能力,如此感冒就会悄悄溜走的。

1.孩子感冒因何起

中医认为,感冒大多是由于六淫侵犯人体而致病的,六淫指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其中风邪为六淫之首,因风邪善行而数变,无所不至,所以外感风邪是感冒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古代医家将感冒称为“伤风”的原因。

而西医认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至今仍没有能够彻底治愈感冒的药物,而感冒所出现的症状都是机体为了驱赶病毒而做出的自身防御反应。引起感冒的那些病毒、细菌在正常人的咽部和扁桃体窝内都是存在的,只有在我们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病毒、细菌才开始大量繁殖。

哪些因素会使我们的机体抵抗力下降呢?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是机体患有一些慢性疾病时,再加上受凉,这时我们就会患上感冒。

分析了感冒的发病原因,我们就知道,孩子是最容易患感冒的,首先与他们机体的生理、解剖特点、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其次是孩子的鼻腔狭窄、黏膜柔嫩、黏膜腺分泌不足、较干燥,对外界环境适应和抵抗能力较差,容易发生炎症。

2.孩子抗“感”,父母别马虎

孩子的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冒病毒的侵袭,据卫生机构统计,80%以上的孩子每年至少有6次感冒,其中3岁以内的幼儿发病最多。

孩子感冒轻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只是流清水鼻涕、鼻塞、喷嚏、或者伴有流泪、微咳、咽部不适。一般3~4天能自愈。有时也伴有发热、咽痛、扁桃体发炎以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孩子感冒时还常常伴有呕吐、腹泻。

孩 子 感 冒 严 重 的,体 温 高 达39℃~40℃或更高,同时还伴有畏寒、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全身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常常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常见的有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及淋巴结炎等。

此外,孩子感冒时有时可引起心肌炎、肾炎,危及生命。孩子时期,还有不少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这些病在早期,也有类似感冒的一些症状,但由于孩子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明确说明自己哪里不舒服,并且幼儿病情发展变化快,因此对小孩的感冒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应当细心观察,发现病情异常应及时处理,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我们在这里提醒年轻的父母,孩子得了感冒,做父母的应做好下列事情:

应该给孩子多饮水,并且让孩子充分休息。

饮食注意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油炸或荤腥食物,特别是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能够有效缓解感冒症状,缩短感冒病程。

体温在38.5℃以上,可选服一些镇静退热药。

孩子患感冒后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送医院:

高烧39.5℃以上;

孩子已不能喝水,或者出现惊厥;

孩子精神差,出现嗜睡或不易叫醒;

孩子在平静时有喉喘鸣声。

感冒后如果出现了呼吸加快,可能已经发展成了轻度肺炎(2个月以下的小儿呼吸次数每分钟≥60次,2个月到1岁的孩子每分钟呼吸≥50次,1岁到4岁的孩子每分钟呼吸≥40次)。

呼吸增快加上胸凹陷(指孩子呼吸时胸壁下部分凹陷,这是由于肺部组织弹力差,吸气费力所致,若吸气时仅有肋间或锁骨上方软组织内陷则不是胸凹陷)。有此特征说明孩子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可能是重度肺炎。

以上症状说明孩子病情较重,都应及时送医院。如果孩子只是咳嗽、呕吐、腹泻、发热不超过39.5℃,而且患儿的精神好,呼吸没有明显的增快,这时家长可自己动手用食疗和按摩的方法,帮助孩子减轻感冒的症状。

3.孩子感冒就会发烧,如何处理

孩子得了感冒,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发烧。有些父母对发烧的常识缺乏了解,遇到这种情况就赶紧把孩子往医院送,又是打针,又是吃药,唯恐把孩子“烧”坏了。其实,发烧是人体抗御疾病的反应,由于体温升高,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大大加强,体内的新抗体也会增加,人体的另一防御机构——网状内皮系统也大大活跃起来。

总之,发烧会使孩子的防御机能大大加强,为消灭病原微生物,并使炎症痊愈创造有利条件。与此相反,出生不久的婴儿或营养不良的孩子,感冒时体温不但不升高,反而会体温下降,可以在35℃以下,但是,这类孩子的病情十分严重,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所以当孩子发烧时,只要孩子的精神还不错,温度不超过39.5℃,父母就没有必要把孩子送往医院,在家里就可以自己处理。

孩子发烧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特点:发烧时手脚就变得冰冷,面色苍白,这说明孩子的体温还会上升,如果一旦孩子手脚暖了,出汗了,体温就可以控制,并且很快就会降温。

在孩子感冒发烧时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对一岁左右的婴幼儿,前囟门还未完全闭合,家长在孩子睡着后,用大人的手心捂在孩子的前囟门处,一直捂到孩子的头微微冒汗了,这时再看看,鼻子通了,呼吸匀称了,温度也下降了,家长再把宝宝叫醒,多给宝宝喂一些温开水或再喂一些红糖水。在给宝宝用手心捂前囟门时家长不要着急,孩子最快时十几分钟就会出汗,最慢的要一两个小时。

多数孩子是受凉感冒从而引起了发烧,这时家长可以用生姜葱白红糖水祛寒,效果是不错的。

如果孩子发烧,手脚不冷、面色发红、咽喉肿痛、舌苔黄或红、小便颜色黄、气味重、眼睛发红,说明孩子身体内热较重,应该让孩子大量喝温开水,也可以在水中加少量的盐,冲成淡淡的盐开水给孩子喝。

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按摩降火,先搓脚心,把热往脚下引,搓热了再搓小腿,上、下来回搓,把小腿搓热后,再搓孩子的手、膀子、后背,最后将孩子的两只耳朵搓热,再搓孩子头顶正中的百会穴,这样一番下来,孩子的火基本上能降下来了。

家长在帮孩子按摩时不可太用劲,轻轻的搓,搓的速度不能太快,一下一下慢慢地搓,不要着急,一边搓一边让孩子多喝些温开水,如果还持续发烧可用温水给孩子全身擦一遍,用毛巾把孩子的皮肤擦红、热,给孩子的身体散热。

爱心贴示

孩子感冒发热时,可用黄酒150毫升炖热,将100克大葱白放在干净的石臼里,兑温开水200毫升,捣烂取汁倒入干净杯中,加入6克薄荷叶,将炖好的热黄酒冲入搅匀,然后,用柔软绸布或消毒纱布蘸此药液,轻擦孩子鼻翼、轻揉两太阳穴、第七颈椎(与肩略平)、推捏脊柱及尾椎骨两旁,揉擦两肘弯、两腿弯、两手心。每处15~20次,切记用力要轻,力量要均匀适度。

4.调理饮食帮孩子赶走感冒

孩子感冒,能不用药是最好了,因为“是药三分毒”。通过恰当的饮食调理,可以借助食物的独特功效帮助祛走感冒病菌,还孩子健康活泼。

要保持清淡稀软的饮食

孩子感冒,脾胃功能常受影响而没有食欲,可暂减食入量,以免引起积食,饮食既要有充足的营养,又要能增进食欲,可给孩子做些白米粥、小米粥,配合甜酱菜、榨菜、豆腐乳等,也可吃些肉松,总之以清淡爽口为宜。

如果退热时有食欲,可以给半流质饮食,如面片汤、馄饨、菜泥粥、清鸡汤挂面等,但不能一下子吃得过多,可少量多次。

多吃水果、蔬菜

蔬菜、水果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补充大量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补充感冒食欲缺乏所致的热量等供给不足。还可给孩子喝些酸果汤汁,如山楂汁,红枣汤,山楂水及鲜广柑汁等,都能增进食欲。

着凉感冒的孩子,可多食生姜、葱白、香菜等;风热感冒,宜多食油菜、苋菜、蕹菜、菠菜等;暑湿感冒,宜多食茭白、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等;邪热稍平时,则宜多食西红柿、藕、柑橘、苹果、杏、枇杷、甘蔗、荸荠等。

饮食要有节

食物与药物一样,有“四气”、“五味”的属性,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食物。如随便食用,饮食不节,不仅对感冒不利,还会使感冒迁延难治。

要分清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如是风寒感冒,应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等;风热感冒发热期,应忌用油腻荤腥及甘甜食品;风热感冒恢复期,不宜食狗肉、羊肉等辛热的食物;暑湿感冒,除忌肥腻外,还忌过咸食物如咸菜等。

爱心贴示

当孩子着凉感冒时。可用薄荷、防风各15克,生姜2片(咽痛不用)。先将薄荷、防风捣粉,再将生姜捣泥调匀,加少量白开水拌稠,装在两个7~10厘米左右长条小纱布包内,放在孩子的两掌心,外用长纱布缠好固定,约15~20分钟放开。此法能有效缓解孩子感冒症状。

5.最佳营养方案

孩子感冒很难受,赶快给孩子试试以下方法,很有效哦。

绿豆汤

原料:绿豆30克,茶叶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洗净磨碎,茶叶装入布袋,一起放入锅内,加水一大碗,煎至半碗,拿出茶袋,在汤中加适量红糖即成。

特点:有清热解表之功效。

葱醋粥

原料:葱白15~20根,大米30~50克,香米醋5~10毫升。

做法:取连根葱白15~20根,洗净后,切成小段。把米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煮沸。然后加入葱段,煮成稀粥。粥将熟时,加入香醋5~10毫升,稍搅即可。

特点:发汗解毒,适用于小儿风寒感冒等。以上为1次量,每日1~2次,连用2天。

香菜黄豆汤

原料:香菜30克,黄豆10克,食盐少许。

做法:取新鲜香菜30克洗净;黄豆10克、洗净后,先将黄豆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后,再加入新鲜香菜30克同煮15分钟后即成。去渣喝汤,一次或分次服完,服时加入少量食盐调味,每天一剂。

功效:扶正祛邪,可治疗风寒感冒。此汤将香菜与黄豆配合实为小儿风寒感冒的良方。香菜主要用于麻疹、透发不畅、感冒发烧、无汗,食滞胃痛、痞闷等。

6.健康忠告

孩子感冒,父母要精心护理,同时要让孩子的居室保持空气新鲜湿润,以防空气干燥。因为尘土飞扬刺激孩子的鼻子和咽喉,可引起咳嗽。一般来说,感冒的恢复期至少需要七天左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让孩子在更短的时间内完全恢复。所以,父母不要相信什么特效药,也不能心急让孩子一两天就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