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纳兰性德全集
10982000000055

第55章 秋千索[1]

药阑[2]携手销魂侣,争不[3]记看承[4]人处!除向东风诉此情,奈[5]竟日[6]春无语。

悠扬扑尽风前絮,又百五[7]韶光难住。满地梨花似去年,却多了廉纤[8]雨。

【注释】

[1]这是一首怀念恋人的爱情词。

[2]药阑:即药栏,庭园中芍药花的围栏,亦泛指一般花栏。

[3]争不:怎不。

[4]看承:特别迎待之意。

[5]奈:无奈、怎奈。

[6]竟日:终日,即从早到晚。

[7]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白居易《寒食夜》:“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

[8]廉纤:细小,细微。多用以形容微雨。

【赏析】

此词是性德追忆去年情事。去年寒食日,他曾与佳人携手,漫步药栏,今年又到了清明时分,柳絮漫天飞舞,满地梨花依旧,佳人却杳无踪影。濛濛细雨中,词人默默伫立,不胜惆怅。《国朝词综》有副题“渌水亭春望”,则词人作于自家苑中。

游丝[1]断续东风弱,浑无语半垂帘幕。茜袖[2]谁招曲槛边,弄[3]一缕秋千索[4]。

惜花人共残春薄,春欲尽纤腰如削。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

【注释】

[1]游丝:指蜘蛛等昆虫吐的丝,飘荡在空中。古诗词中常以之表示春天将残。

[2]茜袖:绛红色的衣袖,这里借指女子。

[3]弄:戏弄、游戏。

[4]索:绳索,指秋千之绳索。

【赏析】

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春天将去,衣带渐宽。帘幕低垂,闺中人独坐楼中,正百无聊赖之际,有女伴前来相邀,去曲槛处戏耍秋千。白天好不容易打发过去了,漫长的夜晚紧随而来,人散后新月如钩,这样的夜晚,又如何排遣?谢懋《蓦山溪》“愁里见春来,又只恐、愁催春去。惜花人老,芳草梦凄迷,题欲遍,琐窗纱,总是伤春句”,词中说“惜花人老”,自是美人迟暮之意,而纳兰词中反复出现的“梨花落”“惜花人”,当别有所指。

渌水亭春望

垆[1]边唤酒双鬟亚[3],春已到卖花帘下。一道香尘[3]碎绿苹,看白袷[4]亲调马。

烟丝宛宛[5]愁萦挂,剩几笔晚晴图画。半枕芙蕖压浪眠,教费尽[6]莺儿话。

【注释】

[1]垆:旧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

[2]双鬟亚:双鬟,古代年轻女子之两环形发髻,此处代指婢女。亚,通“压”,低垂之貌。

[3]香尘:本指芳香之尘。此处代指湖水中浮游之水禽划破水面。

[4]白袷:即白袷蓝衫,旧时士人之服装,此处借指未取得功名之人。

[5]宛宛:形容细弱的样子。

[6]费尽:用尽之意。

【赏析】

渌水亭为纳兰性德家中的园亭,在北京什刹海后海,今已无存。性德《渌水亭》诗有云:“野色湖光两不分,碧云万顷变黄云。分明一幅江村画,着个闲亭挂夕曛。”此词作于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词人于自家园亭,手持酒杯,悠然而望,见春景如画,芙蕖半枕,烟丝萦绕,鸭鹅戏水,莺啭风暖,极为自得。

锦帷初卷蝉云[1]绕,却待要起来还早。不成薄睡倚香篝[2],一缕缕残烟袅。

绿阴满地红阑悄,更添与催归[3]啼鸟。可怜春去又经时[4],只莫被人知了。

【注释】

[1]蝉云:谓蝉鬓形的发式像乌云一样地盘绕着。此处指女子睡起时头发已松散的形貌。

[2]香篝:即熏笼。

[3]催归:鸟名。子规,杜鹃的别称。

[4]经时:许久、历久。

【赏析】

佳人黎明醒来,睡意全无,可起床又实在太早,真可谓睡也无聊,醒也无聊,只好头发松散,斜倚熏笼,呆望着残烟想自己的心事。听着室外鸟儿的啼叫,想着绿荫下定然是落红满地,佳人知道这春天又要离去了,她不禁有些气恼:既然要走,何不悄悄一走了之?如今慢腾腾折腾出这般动静,让人何以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