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小生意大财富
10961900000021

第21章 思想篇(20)

对待大客户的生意,他就像对自己的生意一样关心。总是不定期地给客户打电话询问对方近段时间的经营状况,并且教客户一些经营的方法,及时告诉他们来自市场上游的情况,让他们及时调整战略。汉正街有成千上万家商铺,商品同质化严重。“整个汉正街像我一样卖喜庆礼品的就有近60家”。同是做礼品,谈东升希望有不一样的做法。

“我不太喜欢与终端接触,因为这样会带来账款难收的问题。”在他看来,出路在规模经营上,“我要能够成为汉正街商户的供货商”。“目前,我公司的规模是湖北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喜庆礼品同行中最大的”。这得到了同行张老板的认同,“他的确是汉正街喜庆礼品扛大旗的”。

因为规模优势,谈东升的吉利礼品公司成为全国多家礼品品牌在湖北的总代理。拿到总代理权才是他最大的“王牌”。由于掌握了大量的进货渠道,如今汉正街市场的多数礼品商都是他的客户。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有些时候我们换一种方式,改变一下策略,往往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做生意尤为要学会灵机应变。

小生意撑出大世界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广大,越是小的东西越是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只要你能够认真地去挖掘,就能发家致富。做生意不怕小,要敢于以小搏大创造财富。小生意也一样能够撑出大世界。

正确认识“小生意”

聪明的人不仅乐于从事赚小钱的生意,甚至没有本钱同样可以赚钱,即人们常说的“白手起家”。

郑州有一姓丁的普通妇女,原是一家工厂的工人,夫妻双双都因企业倒闭而下岗。为了生计,夫妻两人到饭店打工、开拍档、跑营销,尝遍了生活的艰辛,但始终没有找到恰当的位置。她通过认真的分析,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初中毕业,没有文凭,没有技术,没有社会关系,身体还不好,做事情婆婆妈妈等等。要是平常人,早就认为自己“死”定了,没有一点发财的希望了。但她思前想后,总结出了自己的优点:为人踏实,善于操持家务,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还是可以的。然后,她再分析市场:由于现代社会工作的节奏越来越快,好多人没有时间去市场买菜,以及做洗菜切菜等家务活。于是,丁大姐决定做净菜生意。她找了一辆旧三轮车,买了几把菜刀、几只篮子,和丈夫一起,开了一家净菜配送中心。业务就是替客户买菜、择菜,还送菜入室,只收10%的加工费。由于她开展的业务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所以一开张就一传十,十传百,“丁大姐净菜配送中心”生意越做越红火,员工由开始时的夫妻两人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人。后来,一些企业食堂、大宾馆、酒家都来找她做净菜生意。

所有的大生意几乎都是从小生意做起来的,大生意有大生意的优势,小生意有小生意的好,而且做小生意一样赚钱,只要创业者能够参悟其中的秘诀。

下面有几点总结出来的经验。

一、赚了钱也要节俭

会做买卖的人都知道,一年的良好业绩,并不能当作今后都会赚钱的指标,也得不出企业经营一定会成功的结论。假如创业者认为自己的收入肯定逐年增加,赚点钱就肆意挥霍,那么一旦营业状况恶化,那就不堪收拾了。赚了钱就摆阔,也会引起顾客的不满,认为这家店赚钱太多了,不如到别家去购物好,造成将生意拱手让给别人的后果。另外,小生意必须存储种子钱,以备经营恶化想要转业或迁店时之用。

二、不要和大商店作价格竞争

通常的观念认为国营商店商品的价格便宜,个体户的东西贵。鉴于这种情况,小生意者大可不必和大商店打价格战而浪费财力物力,小生意创业者应以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服务来吸引顾客。顾客为了购到高质量的商品,多花钱也会觉得合算的。而且,如果创业者的产品与大商店的商品差不多,那么可以利用大商店晚间停业之后营业,以获取秃鹰之利,因为延长营业时间,可能能够增加消费群。

三、偷袭大商店的空子,发挥小生意的优点

借用大商店的强大,把大商店的力量变为自己的力量,这就是游击商法的厉害处,也可以叫寄生术战法。

四、大减价不如小减价

现在的顾客不是那么容易被大减价的广告所吸引,而且即使是资金雄厚的大商店,搞一次大减价也是吃不消的。对于小生意来说,更是力所不能及,因为大减价时,不论是商店的布置,人力的安排,还是大幅度的打折等,样样都是令人头痛的事。而小减价却简单得多,从布置到商品准备都较省事,而且可以多搞几次,使小店常常热闹非凡,这样,还会使顾客等待着下次减价的到来,从而形成忠诚消费群,不是一举两得吗?

五、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做生意本来就是一种服务业,谁能为顾客设想周到,谁就能够赚钱,许多新产品之所以受到消费者欢迎,就是因为能够为顾客的方便设想。

六、削价要有理由

许多商店老是大喊不惜血本大减价,谁能相信真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创业者要使顾客相信真正在减价,必须懂得一点诀窍,那就是把削价的理由清楚地告诉顾客,如仓库进水皮衣大减价。虽然这些理由难分真假,但运用多种方法表明的理由,会使顾客相信商品是真正的便宜。

除此之外,做小生意,还必须要注意一些细节上的问题。

1.地点的好坏,比商店的大小更重要;商品的好坏,又比地点的好坏更重要。

2.商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见得生意就好,反倒是杂乱无章的小店,常有顾客登门。

3.采购要稳定,简化。

4.要多周转资金。一百元的资金周转十次,就变成了一千元。

5.生意是为社会大众贡献服务的,所以,利润是它应得到的合理报酬。

6.销售前的奉承,不如售后服务。这是制造“永久顾客”的不二法则。

7.要把顾客的责备,当作“上帝的话”,不论是责备什么,都要欣然接受。

8.既然要雇店员为自己工作,就要在待遇,福利方面订立合理的制度。

9.要不断创新。美化商店的陈列,也是吸引顾客登门的秘诀之一。

10.不必忧虑资金的缺乏,该忧虑的是信用不足。

11.遇见顾客前来退换货物时,态度要比原先出售时更和气。

12.当着顾客的面斥责店员,或夫妻吵架,是赶走顾客的“妙方”。

13.出售好商品是件善事,为好商品作宣传更是件善事。

14.要有这样坚定的自信和责任感:假设我不从事这种销售,社会就不能圆满活动。

15.经常思考当日的损益,要养成不算出今天的损益就不睡觉的习惯。

16.要得到顾客的信誉和夸奖:“只要是这家店卖的,就是好的。”

17.要精神饱满地工作,使店里充满生机活力,顾客自然会聚集过来。

18.商品售完缺货,等于是怠慢顾客,也是商店要不得的疏忽。

19.严守不二价。减价反而会引起混乱和不开心,有损信用。

20.儿童是最好的顾客,对带小孩的顾客,或来购物的小孩,要特别照顾。

小生意不小

在广州东山口闹市区长大的小何,对于时尚亮点有特殊的“感觉”,正因为此,他抓住了小本生意的“头啖汤”,成功开起了男士合金饰品店。他用热销的中档产品组装出高档销售的模式,既减少了进货成本又取得了品牌效应。

两年前,二十多岁的小何,在广州番禺区的闹市开起了一家专为都市摩登男士服务的合金饰品店,走的完全是硬朗冷峻的欧美后现代路线。经过反复改良调整,他的小店终于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2004年前后,小何看到某欧洲风情片中,出现了一家专门为男孩服务的饰物店,卖的全是合金产品,充满了重金属的后现代之感。他想到广州还没有类似的店铺,就打算用几年打工积累的资金也开这样一家店。小何在互联网上找到了一家广州市郊的小型企业,专门接受欧洲国家的合金首饰订单;小何于是登门拜访,以绝对低廉的批发价签订了订货合同,成为了该企业第一家在中国的零售客户。其实,小何没有做过小本生意,到了选址环节只好去请教做生意的哥儿们。哥儿们建议:“在广州市中心,想找到又兴旺又低廉的铺面是不可能了;如果要想让你的新产品出头,倒不如去二线城市看看。”于是,小何找到了番禺区的繁华路商场,这里是当地年轻人最喜欢的商场,人流量非常大。

尽管选址正确、产品新颖,可2005年初、刚开业后的情况并不近如人意。究其原因,大家对合金饰物太不了解。看来,是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小何决定从吸引女性顾客入手进而让她们的男朋友、男同学成为这里的常客。什么东西最吸引女孩子呢?小何正犯愁的时候,他漂亮的女朋友帮了大忙,她提醒小何说:高档饰品店中也不是每一件东西都好卖;不如直接从中档饰物零售商手里批货,只要参照高档饰品的热销样式,进货精致就可事半功倍。

两日后,女朋友提回了一整箱中档饰物,说是在海珠广场的两家批发档口拿来的,都是参照广百、友谊商场中本季高档货品的样子而挑拣的精品。这一批货品摆上柜台后,小店“灰头土脸”的面貌顿时焕然一新,立刻吸引了女性顾客的目光。不久,很多小女孩带着他们的男朋友来了,店里的合金饰物销量立刻水涨船高。

任何小生意里面都蕴含的有大财富,千万不要小看任何小生意。很多大富人恰恰是做小生意的,只不过他做的不只是一个小生意,而是很多个小生意的总和。

希望集团刘永好,做猪饲料起家的。城里人别说是养猪,就是看一眼猪,都会觉得邋遢,只是口腹之欲,又离不了猪肉,所以猪还是有存在的理由,只是必须变成肉,新鲜干净地挂在架子上,才能被城里人正视。至于从猪到猪肉的过程,有格调的城里人是不屑于关心的,但就在这个他们正眼也不瞧一瞧的环节里,却诞生了一个亿万富翁,雄踞在四川富豪榜首。

世界最大的百货零售商是沃尔玛,世界最大的快餐店是麦当劳,他们每天的销售额数以亿计,但沃尔玛每天要卖多少的针头线脑,麦当劳每天要卖多少个汉堡鸡腿,才能堆积出那样巨大的财富呢?不要以为你只是喝了一小瓶可乐,你那2元多的消费,相对于可口可乐的亿万资产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但却是绝不能忽略不计的,他巍峨的财富大厦,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一元二元垒成!生意无大小。

消费者常常根据消费的经验,将生意分成大小等级,以为那些投资少、单价低的生意是小生意,反之则是大生意,比如经营房地产的必定是大老板,而从事柴米油盐的可能就是小商贩。其实生意的大小是由需求的大小决定的,当绝大部分老百姓还对他们积蓄一辈子也买不起的高档住宅望洋兴叹时,房地产这个盛产大老板的行业就成了吞噬资金的黑洞。相反,在一般人最瞧不起的农村,专门向那些穿得破旧,用得节俭的农民提供饲料和化肥的经营者中,却出了真正大腕级的巨商。

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宠大的群体,农民的需求,也是最大的需求。农民的钱也是钱,含金量一分不少。所以那些瞧不起劳动人民的人,不仅是缺少人文精神,也缺少财富眼光,说到底,还是没有智慧的表现,这恐怕比没有良心的打击更大。发现大需求,才能做成大生意,人最大的需求是什么?不就是吃喝拉撒这些小事?越小的事越不能忽略,一泡尿也能憋死英雄,不信你试试,不让你拉了,谁都不行!而谁要是能让拉不出来的人拉得出来,让拉得出来的人拉得轻松愉快,他一定能发财!

靠小生意走上致富路的浙商

“以小博大”是浙江商人深深懂得的一个道理。小东西但要大规模。做生意,就是一个个买卖过程,其中的差价就是毛利。价格定低的,活是忙个不停,到最后一算总账,辛辛苦苦白忙了,没有利润,赚不到钱,企业连生存都谈不上。价格定高了,吓走人。多好的利润,多好的算盘,没有卖出,利润体会不出来,等于零。库存积压着资金,生意就是这样:不赚就亏!规模经营,薄利多销,在温州人的经商法则中,并不是什么“秘密武器”,但却是最有力的武器。温州早期的十大专业市场,都是以价格低廉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