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10961200000015

第15章 鸟尽弓藏(2)

群臣回答:“当然打过猎呀!”

刘邦接着说:“打猎时,追杀野兽和兔子的,是猎狗,但发号施令的却是猎人。你们这些人,都只能追杀野兽和兔子,所以只能称是‘有功的猎狗’。萧何却与你们不一样,他能发出指示,指挥狗,因此他是‘有功的人’。”经过刘邦的解释,大臣们也就无话可说了。

列侯受封完毕后,还要排定位次,不少人说:“平阳侯曹参身上受了70多处伤,攻城略池,功劳最大,他理所当然排第一。”

此时,关内侯鄂千秋却站出来发表了不同意见:“大家刚才的议论是不对的,曹参将军虽然屡建军功,但都是一时一事。汉楚相争,长达五年之久,我们曾多次打过败仗,丢掉了全部军队。多亏萧何丞相多次从关中发送新兵补充,而且往往是在我们最需军队的时候到达,才使汉军转危为安,绝处逢生,这是留传万世的大功劳。曹参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的攻城略池,才有的功劳,他的只是一时一事之功,而萧丞相之功才是万世立功。”

发聋振聩

聩:天生耳聋。声音大得使耳聋者都能听见。比喻用惊人的语言唤醒麻木不仁的人。

此典出自现代·赵尔巽等《清史稿列传七·黄爵滋》。

清朝末年,英国的军舰时常侵犯沿海城市,无恶不作。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当时担任鸿胪寺卿的黄爵滋,目睹这些情况,忧心如焚,就上奏朝廷,提出要警惕外国侵略者险恶用心的主张,他说:“外国不可尽以恩抚,而沿海无备可危。”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他所上的《禁烟议疏》,首次提出要在我国提倡禁止鸦片烟。在奏疏中,他列举大量史料说:“自鸦片流入我大清帝国,道光三年以前,每年有数百万两白银外流。道光三年之后越来越多,仅广东一地,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每年外流的白银达1800万两;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每年外流的白银为2000余万两;道光十四年至今已经达到3000万两之多。而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起来每年也有几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去填海外无穷之壑,年复一年,何处是底呢?长此下去,渐成病国之忧。为了严禁鸦片,应当不惜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

道光皇帝认为黄爵滋的意见和建议很对,接受了他的主张。

百无聊赖

聊赖:指凭惜、依托。形容生活或感情无所依托,孤寂无聊,感觉什么都没有意思。

此典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公孙瓒传》。

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原先盘踞在蓟州。

蓟州流传一首童谣:燕南睡,赵北际,有此中可避世。

北方的鲜卑、乌丸,南方的袁术、袁绍,不断侵扰蓟州,盘踞于此的军阀公孙瓒特地为此找来术士,询问童谣的含义。

术士说:“古燕国的南疆,赵国的北边,有时归入燕国版图,有时归入赵国版图,那块土地就是易州,该州城建在山坡上,后枕大山,发生战事,来者只能仰攻,是固守的好去处。”

公孙瓒一听有利于固守,当下就决定把都城从蓟州迁到此处。

公孙瓒在易州城外挖了十道壕堑,每道壕堑后都筑一道城墙,中建一座十余丈高的城堡,藏有米粮300万斛,称为易京,自己就驻守其间。他踌躇满志地说:“兵书上说的,攻打拥有百座堞楼的城池是自讨苦吃,现在易京有堞楼千座,哪个能奈我何?”

公孙瓒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中了袁绍的计谋,是为了把公孙瓒,引进孤城困守,才散布童谣引公孙瓒愿者上勾。

袁绍大军围困易京,公孙瓒据险而守,虽然一时不怕敌兵攻城,但是老呆在城里,士兵无斗志,米粮日渐减少,日子也不好过。另外,袁绍的军队日日夜夜在城外挖掘地道,通向城内,准备上下夹攻。

公孙瓒憋不住了,先派遣儿子突围外出讨救兵,然后率领士卒,打算出城跟袁绍决战。可是援兵总是不来。公孙瓒写信让人快速送到儿子手里,信上说:“袁绍的军队,像神又像鬼,鼓声角声在地道下响起,云梯檑石在我军头上飞舞,困守孤城,无所聊赖。你急率轻骑前来救援,来时在北方山头燃起烽火,为父得讯后,开门击贼,出其不备,打垮袁军。”

不幸的是,这封信落到袁绍手里,袁绍将计就计,按照信中所说的那样点起了烽火,公孙瓒果然上当,中了埋伏,败兵回城,却又发现城又被袁军从地道入而占领,前后无路,公孙瓒只得自杀。

“无所聊赖”后来辗转沿用,又作“百无聊赖”。

百不当一

一百个也抵不上一个。形容人或物异常出众。

此典出自汉·班固《汉书·文帝纪下》。

汉文帝统治时期,边境常常受到匈奴的侵扰,由于匈奴简装轻骑,神出鬼没,使汉军不能行之有效的对付他们,为此,不但于国力上受损,而且还不能确保边境安全,惹得朝廷非常苦恼。

大臣晁错上书汉文帝,提出制服匈奴的见解和主张。

他说:“汉兴以来,胡虏屡次入寇,小人则小利,大人则大利。……克敌制胜之道,首先在于选良将,将士要善于审度形势。兵法说,阔丈五的沟渠,漫过车辆的河水,山陡林密,积石蔓藤,是步兵用武之地,骑兵两名抵不上步兵一名;土山丘陵绵延不断,平原旷野,这是骑兵用武之地,十名步兵抵不上一名骑兵;小丘间隔的原野,隔河相望的坡岸,居高临下,这是弓弩兵用武之地,执短兵器的步兵和弩兵相较量,百不当一;两军相逼,平地短草,可前可后,这是长戟兵用武之地,执剑拥盾的步兵与之三较,百不当一。……另外,中国的马匹比不上匈奴马的健壮,中国骑兵的箭术比不上匈奴人,匈奴人更比中国士兵吃苦耐劳。但是战车、强弩、坚甲、列阵、三军聚射而万箭齐发,匈奴人比不上我们。匈奴所长者三,中国所长者五,只要将士用长避短,匈奴是可以被我们平定的。”

晁错还提出以夷制夷、徙民屯边等主张,都为皇帝所采纳,使边事紧张形势得到缓解。

扬扬自得

形容神情十分得意。

此典出自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

春秋时代齐国宰相晏子手下有一个车夫平时倨傲,一次驾车拉晏子外出,意气扬扬春风得意的样子恰被其妻看见,其妻见丈夫的样子与晏子谦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顿时生气,待回家后,提出与丈夫离婚。

丈夫大吃一惊:“你为什么要离我而去?”

“晏子身高不到六尺,满腹经纶,做了齐国的宰相,名扬于各地诸侯,可以称得上是一方豪杰了。然而今天我看见他坐在豪华的车子上,态度谦恭和逊,一点也没有居高自傲的神色。可是你呢,虽然身长八尺,不过是个为人赶车的车夫。我看见你赶车时的样子很有点自以为是,所以我想离开你。”

“请不要再说下去了,”丈夫打断了妻子的话,“我领会你话中的意思了。”从此,赶车人仗势自恃,骄矜傲慢的态度不见了,代之以谦逊和谨慎。

车夫前后判若两人引起了晏子的注意,便问他,问明了事情的真相,他对车夫有错就改的态度深为赞许,让他做了齐国大夫。

志在四方

比喻有远大的理想或抱负。四方,指天下。

此典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秦穆公是春秋时秦国一代贤明的君主,他知人善任,治国有方,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他也成为一代霸王。他任用的第一个大能人,名叫百里奚。

百里奚是虞国人,家境非常贫寒。一直到三十多岁,他才娶了一个妻子杜氏,第二年,杜氏为他生了一个儿子。百里奚和妻子的感情非常好,两口子恩恩爱爱,从来没有吵过嘴。但他们家生活实在是艰难,时常连下锅的米都没有。

百里奚是个胸有大志的人,又很有才能,本打算出去干一番事业,可是又舍不得妻子和儿子,总是下不了决心。

杜氏也是一个很贤明的人,她知道丈夫的心思,自己也希望丈夫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有一天,她对百里奚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志在四方,你怎么能一天到晚只围着老婆孩子转呢?你现在年富力强,不出去闯荡一下,难道要等到老了才出去吗?”

百里奚叹了口气,说:“我走了以后,你们娘儿俩怎么办?我是放心不下你们啊!”

杜氏说:”我能维持我们娘儿俩的生活,你就不用担心了!”

百里奚听了妻子的话,便决心已定。第二天,杜氏把家里仅剩的一只母鸡杀了,准备煮了来为百里奚饯行。可是厨房里连柴也没有,杜氏就把门闩取下来,砍了当柴烧。

百里奚临走的时候,杜氏抱着儿子把百里奚送到村口,牵着他的袖子,流着眼泪说:“如果有一天富贵了,你可别忘了我们娘儿俩啊!”

百里奚在外闯荡了十多年,因为没有人引荐,才能一直没有得到施展。后来,他回到虞国,当了个大夫,但仍然没有得到重用。公元前655年,晋献公灭了虞国,百里奚和虞君一起成了俘虏。

晋献公没有发现百里奚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他在嫁女儿时,把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送到了秦国。途中,百里奚瞅了个空,偷偷跑掉了,逃到楚国去放马。

秦穆公见陪嫁清单中有个奴仆叫百里奚,又听说他很有才能,就派人四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秦穆公就用五张羊皮向楚王提出交换百里奚,楚王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养马的穷老头有什么才能,就一口答应了。

秦穆公把百里奚带到秦国,同他交谈了三天,觉得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能人,就任命他为左相,与蹇叔一起管理朝政。这时,百里奚已是七十岁的老人了。

后来,百里奚辅佐秦穆公,发展经济,操练兵马,使秦国在短期内迅速强大起来。百里奚的才能和名声也宣扬开了。百里奚功成名就后,就把妻子杜氏接到身边,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良莠不齐

良:好。莠:坏。好人坏人混在一起,好坏难分。

此典出自春秋·佚名《诗经·小雅·大田》。

莠是一种野草的名种,俗称“狗尾草”,叶子与禾苗相似,常混杂在禾苗中生长,未吐穗时,很难识别它。还有一种和莠同类的野草,叫做“稂”,俗称“狼尾草”,也是混杂在禾苗中的“乱苗”之草,《诗经·小雅·大田》有一句适:“不稂不莠”,原意是:田里没有稂,没有莠,一色的禾苗长得多好,肯定丰收!可是后来,意思却变了,人们都用“不稂不莠”来比喻没出息、不成材的人(贬词,一般多指落后青年。意思是:不像稂,不像莠,可也不是好苗,能不能长出粮食,是令人怀疑的)。

明朝人田艺衡的《留青札记》卷三十五有这样的记载:“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郎’较下。

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原文说,不郎不秀是鄙人之词(贬词),意即指不高不低,或所谓高不成,低不就的那种人。

“不郎不秀”和“不稂不莠”,作为成语,两句的意思后来完全相同,都是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的意思。

百川归海

比喻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此典出自汉·刘安等《淮南子·汜论训》。

《淮南子》中有一篇《汜论训》,讲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情况,它的基本观点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早先住在山洞里和水旁边,衣着非常简陋,生活十分艰苦。后来出了圣人,他们带领人们建造房子,这样人们才从山洞里走出来,住进了可以躲避风雨寒暑的房子。圣人又教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耕作和捕杀猛兽,使人们的生活比过去有了保障。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订出各种各样的规矩,使人们有了礼节和约束。由此可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们不是老是用一种方式生活。所以对古时候的制度,如果不再适合使用,就应该废除;而对于现在的,如果适合使用,就应该发扬。以上的一切都说明,像千百条来自不同源头的江河,但最后都会归流入大海一样,各人做的事不同,但都是为了使社会更加进步,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