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头到脚辨健康
10948000000005

第5章 气血是人体的生命之源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气与血是人体内两种不同的物质,二者相依相附,共同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共同维持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与机体的生长。任何一方出现问题,或是二者同时功能失常,都会导致气血不足,影响身体健康。

1.血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它通过在血管中流动循行全身,内至五脏六腑,外达肢节皮肤,在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的同时,带走组织器官代谢的废弃物。可以说,血盛则形盛,血衰则形萎,血败则形坏,血液的盛衰决定了人的身体健康与否。

此外,血也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液供给充足,神志活动才能正常。如果连接组织器官的血管发生原发性病变,或是因外伤、炎症、肿导致血管离断、闭塞或血管压迫等,导致血液无法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人体就会出现疾病。此外,由缺铁、出血、溶血、造血功能障碍等原因造成的贫血,也会导致身体不适。

2.气

中医理论中的“气”,是人体中一种具有极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不断进行着升降出入运动,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气的功能很多,除了维持体表正常温度、防御各种病毒外,气还能促进血液生成,并推动血液在人体内循行,调动分配人体内各处的血液。同时,气还依附与血,从血液中获取营养。

一旦五脏六腑出现虚损,或重病久病等损耗人体大量精气时,人体就会出现气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循环,进而引发血虚,最终导致气血双虚,即气血不足。

3.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影响全身健康,在身体外部,如眼睛、耳朵、头发、皮肤以及脸色都会有异常体现。中医脉学认为,现代人摄取蛋白质过多,加之工作紧张、思想压力过大,又缺乏锻炼,因而导致很多人气血不足、身体虚弱,即“亚健康”状态。长期如此,就容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肝硬化等“富贵病、文明病”。因此,补气养血要从饮食、运动、思想上全方位入手,才能获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