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从头到脚辨健康
10948000000017

第17章 皮肤溃疡

皮肤溃疡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的一种体表疾病。由于疮面难以愈合并且消耗甚大,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

1.伤口感染

原因:在伤口处理时方法不当,如引流不畅,换药错误,未能有效及时而彻底清除伤口内的清除坏死组织、瘢痕、陈旧肉芽组织、或异物等,都有可能造成皮肤溃疡。

应对方法:对于有损伤的皮肤,要做好皮肤的保护或远离刺激环境,可以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浸泡及冲洗。水肿较轻者,一般用皮维碘纱布覆盖;局部水肿严重者,用高渗盐水湿敷,或根椐检查结果加用抗生素和抗真菌药。

2.细胞的再生能力低下

原因:一般情况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以及感染造成炎性细胞浸润均可影响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阻碍创面愈合,导致皮肤慢性溃疡。

应对方法:对于细胞的再生能力低下的人来说,要改善局部血循环、提高抵抗力、控制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注意翻身拍背,局部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给予高蛋白高能量和维生素的饮食。

3.麻风病

原因: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药物、气候、精神因素、预防注射或接种、外伤、营养不良、酗酒、过度疲劳、月经不调、妊娠、分娩、哺乳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都会增加麻风病的感染可能,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出现毁容性的皮肤溃疡。

应对方法: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发生,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有效的控制传染、消灭麻风病。麻风病病人酌情选用反应停(酞咪哌酮)、皮质类固醇激素、氯苯吩嗪、雷公滕、静脉封闭及抗组胺类物物等。

4.鳞状细胞癌

原因:由于过度的日光曝晒、放射线、砷剂、焦油衍化物等长期刺激可致使皮肤癌的发生,其早期症状就是皮肤溃疡。

应对方法: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的化学物品,不要随意点燃轮胎、沥青、塑料、电线皮等物质,并防止皮肤长时间被暴晒。同时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5.神经营养障碍

原因:营养缺乏、代谢障碍性疾病、肢端肥大症、淀粉样变性和恶病质等也可诱发神经营养障碍,造成皮肤坏死,形成的局限性缺损,从而导致褥疮溃疡。

应对方法: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无渣屑,注意不要让大小便污染疮面。不要让疮面侧贴于床上,以免使疮面受压而加重。如果病人因营养状况不佳导致疮面长期不愈时,可在疮面上敷上一层白糖,加快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