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卡尔·威特教育羊皮卷
10945000000040

第40章 是非分明,始终如一

父亲对待我,一贯是是非分明、始终如一,这对我以后的成长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不允许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这样对孩子就没有什么痛苦。有时答应,有时不答应,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

我周围的很多父母们,他们的“禁律”出尔反尔,反复无常,不能始终如一。有时行,有时却又变得不行了。这样久而久之,就在孩子的心灵上很早就打下父母的“禁律”是可以打破的印象。父母对自己的言行都那么草率,那么不认真,你怎么去教育孩子认真呢?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定见,无定见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

父亲告诉我,在我2岁的时候,他就开始从细微之处培养我良好的生活习惯。即使在餐桌上,我也会受到严格的教育。父亲对我说,盛在自己盘中的食物一定要吃光,这样能够培养起我勤俭节约的意识,同时又是一种磨炼。

如果我想吃水果或点心,不论他们诱惑力有多大,父亲也会让我必须先吃完饭菜。他不会对我有丝毫的通融。

由于父亲和母亲对我正确行为的反复训练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时间一长便成为自然,我就把遵守适当规则当做了自己的本分。

父亲希望我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确立有“分寸”的意识,他始终按照这样的原则去教导我。他要求我诚实、守信、准时,因为这些都是作为人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

父母的言行一致、赏罚分明,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果你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你自己就不能采取欺骗吓唬的手段;如果事先与孩子定好了制度,父母就更要认真对待。

在一次散步中,我发现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情。邻居威廉姆斯太太发现女儿的裙子被弄脏了,她立刻生起气来,开始冲着女儿大声责骂。看见女儿大哭以后,她又马上给了女儿一小块点心。我问威廉姆斯太太:“你为什么责骂女儿呢?”“她总是这样经常弄脏自己的裙子。”威廉姆斯太太回答。“可您为什么又给她一块点心呢?是为了表扬她的行为还是给她受责骂的补偿?”威廉姆斯太太哑口无言,她不知应该怎样回答我。

这时,小女孩已经被弄得稀里糊涂,她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会责骂她,更不知道挨了骂后她为什么又能得到点心。母亲这样的做法,让女儿弄不清是非,这对她的成长是相当有害的。

在我小的时候父亲对我的奖与罚并不太频繁,但它们一旦实施,确实对我有着重要的作用。父亲对我的奖赏决不会仅停留在物质上,而是要让我体会到奋斗与创造的真正喜悦。

父亲时常教育我,品学优良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而家务活本身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如果当我有相当出色的表现,他会给我一定的物质奖赏,还会带我去一个我向往的地方。

当父亲对我采取惩罚时,他一向讲究原则。他对我的惩罚一定要让我心服口服,否则惩罚便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惩罚之前,他总会给我警告,我犯错之后他一定言出必行,并且对我讲清原因,告诉我他为什么要惩罚我。

父亲认为必须让孩子懂得他自己的一举一动能产生不同的后果,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定会形成什么事都认真的习惯,他会知道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马马虎虎。

父亲曾经对我说过:“你必须早上按时起床,否则我会认为你是放弃你的早餐,你要为你的行为负责。”终于有一天发生了需要我自己负责的一件事。

那一次,我起床太晚了,超过了平时规定的时间。当我来到餐桌前时,他们早已经收拾好了一切,并把我的早餐收走了。

我看着父亲,似乎想为自己的过失辩解一番,但父亲先开口对我说:“真遗憾!我也很想把牛奶和面包留在你的位置上,但我们以前有过约定,我不能随意破坏它。这只能怪你自己。”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早餐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知道,对于任何时候的约定都应该认真对待,而且必须要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