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网络与安全常识手册(校园安全常识手册)
10944000000002

第2章 网络安全认识(2)

中小学生个体意识逐步形成,竭力想摆脱家长、教师的管教,自己管理自己。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看问题常常带有明显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在缺乏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中小学生性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兴趣。有了网络,青少年可以在网上聊天、恋爱,但由于他们比较单纯,没有成年人那样理智和冷静,往往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激情,以至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由于被网上恋人拒绝而走向自杀、杀人的也大有人在。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网上鱼目混珠的复杂状况及危险性认识不足,容易上当受骗。

社会的复杂性

当今世界许多敌对势力通过网络来与我们争夺新一代,他们在网上散布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信息,对中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西化”、“分化”我们的战略目标,妄图实现“不战而胜”的政治图谋。中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还未完全成熟,优秀的民族文化还未在其思想中扎根,对许多观点缺乏辨别能力,整日接触这些信息会出现“西化”的倾向。

黑社会组织通过网络,大肆渲染暴力、恐怖。中小学生喜欢模仿,网络暴力信息极易诱发他们使用暴力的冲动而走向犯罪。一些邪教组织也通过网络宣扬邪教理念,如散布“法轮功”,致使许多人包括大量的中小学生执迷不悟,危害社会。

家庭、学校教育引导不力

家庭和学校教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但当前面对网络,一些家庭和学校教育引导不力的问题却严重存在着。许多家长对网络一无所知,却错误地认为上网是学知识,比看电视、玩好多了,而不加任何限制。当出现问题时,家长又强行将孩子与计算机分开,以为那样可以保护孩子免受网络的影响,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网络控制手段不健全

网络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但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全球性、瞬时性、异地性等特点,对网络社会问题还没有有效的手段加以控制。在我国,现实社会中常用且有效的道德、法制、管理等手段,在网络社会中也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网络所产生的许多问题,使传统的法律制度显得无能为力。随着网络的发展,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国制定了一些法规,但从总体上讲,网络立法还相对滞后,人们的网络法制观念也还很薄弱。

三、中小学生上网的安全防范

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因

中小学生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从小学进入初中、高中阶段,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中小学生产生了成人感,出现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就势必导致了他们容易受网上信息的干扰。

互联网本身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全球性、互动性、信息资源及表现形式丰富和使用方便等特点,这为以盈利为目的色情服务业提供了难得的营业场所。这些网站为吸引顾客,往往在主页上张贴色情图片,使任何在网上冲浪的人有意无意地就能看到,中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一旦接触这些内容,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国家对网络公共信息安全曾经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但是仍然有不良网站为吸引客户大打黄色暴力牌,一些网站的登录首页就会自动弹出有关色情、赌博、暴力的宣传。一方面在直观上造成对学生好奇心理的特别吸引;另一方面,这些网站本身就是以赢利为目的诱惑学生花钱来浏览这些不健康的内容;更有甚者,有一部分网站甚至直接将一些不健康内容恶意捆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流氓软件),如果我们稍不留神,或者缺乏对网络安全知识的把握,很轻易就会被这些不良商家钻了空子。

家长和学校的原因

当今社会,中小学生家长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很少有大人陪伴的中小学生用上网来消磨时间。学校作为中小学生最为集中并接受教育的场所,是中小学生受教育中的最重要一环。但是有的学校忽视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忽视我们的传统教育往往回避的青春期教育问题,导致中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网络道德意识。

网络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家长或者教师也要跟上这种发展趋势。除了适应社会的进步环境之外,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保持跟孩子和学生的正常沟通不会脱节。很多学生开始上网游戏仅仅是出于好奇,在好奇到沉迷这个阶段里,如果恰好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疏通,很多悲剧是可以在萌芽之前避免的。另外由于中小学生个性成长的需要,他们在沟通的时候更喜欢以他们自己认可的感兴趣的方式与人交流,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家长和老师缺乏对相关网络知识的掌握的话,很可能就会被学生拒之门外,同时,这也意味着把他们自己推到了一个危险的环境之中,一旦形成恶果,追悔莫及。

社会的原因

目前网吧经营竞争激烈,致使一些业户出于营利目的,不顾法律和道德,投中小学生好奇心之所好,专搞不正当竞争。同时通信、公安、文化和工商在对网吧的管理上应谐调一致,“三证”不全的网吧要坚决取缔。

很多网吧中都有虚拟装备和虚拟财产的出售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行为创造了方便条件,我们的真金白银哗哗地流进经营者的口袋,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同时消耗在无意义的沉迷之中,套用一句大家都知道的俗话说就是:受伤的总是我们。而真正的获益者,是那些开网吧的经营者。他们对我们所受的伤害不承担一点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也是我们沉迷网络的悲哀。

四、中小学生上网的安全教育

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因此,我们必须紧跟世界进步潮流,充分发挥网络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作用。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普及力度

首先,搞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和企业“三驾马车”的作用,全面规划,统一建设标准,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整合现有资源,实现网络由单点应用向“相互共享、共同应用、互联互动”多点应用的根本转变。

其次,加大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中小学生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摄取知识、学习做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我们要为他们在校园里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网。为此,要保证大中小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数量;解决好校园网络硬件设施建设问题;正确处理好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关系,立足于功能与效益的发挥,在“用”字上下功夫,认真实施“校校通”工程。

尽快建立一批适合青少年浏览的网站

互联网上的网站浩如烟海,各式各样的网站都在努力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形形色色的网站都有他们忠实的“网虫”。有人曾经把互联网的竞争称为“争夺眼球的战争”。为了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牢牢掌握网上育人的主动权。

首先,建设一批适合中小学生浏览的网站,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绿色上网工程”。

其次,在网上广泛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我们可以开展网上作文大擂台,让广大中小学生参与作文比擂;开展网上论坛,对近期跟青少年有关的话题进行讨论;开展网上活动建设方案征集活动,让中小学生参与建设网站等等。

加强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

信息素养是处在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对青少年信息素养的培育,应注重培养五种能力:一是快捷、高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二是科学认识、评价信息的能力;三是吸收、积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四是驾驭信息和创新的能力;五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能力。

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为了中小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在网络社会中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切实把青少年网上信息资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投入大成本搞教育信息资源开发,综合多媒体、数据库、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中国教育信息资源的“航母”。与此同时,要充分发动广大教师开发青少年的学习资源。

一、填空题

1.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

2.由于信息传播的,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囷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小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

3.和教育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问答题

1.网络具有哪些特征?

2.中小学生上网的负面影响有哪些?

3.中小学生上网的正面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