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165

第165章 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病理基础是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血糖、尿糖升高,严重时出现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及酸碱代谢紊乱。所以说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果糖尿病长期得不到良好的控制,能造成脑、心、肾、眼、神经等器官的严重并发症。

(1)病因:1型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易感性、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有关;2型则有更强的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影响。

(2)临床症状:①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②疲乏无力,肥胖。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3)临床检查:血糖测验。①有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或酮症酸中毒史),每日中任何时间血糖≥11.1毫摩/升,可诊断。②有或无糖尿病症状,多次空腹血糖≥7.8毫摩/升,或口服葡萄糖(75克)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可诊断。③无糖尿病症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同时1小时血糖≥11.1毫摩/升,或重复1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或另1次空腹血糖≥7.8毫摩/升,方可诊断。④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7.8毫摩/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1小时血糖>7.8,但<11.1毫摩/升时可诊断。

(4)治疗

①药物治疗

●磺脲类药物: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降低体重等治疗后,疗效尚不满意者均可用磺脲类药物。因降糖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所以对有一定胰岛功能者疗效较好。对一些发病年龄较轻,体形不胖的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也有一定疗效。

●双胍类降糖药:降血糖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减少胃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低体重。主要适应于肥胖型2型糖尿病,单用饮食治疗效果不满意者;2型糖尿病单用磺脲类药物效果不好,可加双胍类药物;1型糖尿病用胰岛素治疗病情不稳定,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胰岛素剂量;2型糖尿病继发性失效改用胰岛素治疗时,可加用双胍类药物,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使用,可以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如伏格列波糖(倍欣)餐前即刻口服;拜唐苹餐前即刻口服。胰岛素增敏剂:有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糖代谢。可以单用,也可与磺脲类、双胍类或胰岛素联用。

●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药:如瑞格列奈(诺和龙)为快速促胰岛素分泌药,餐前即刻口服,每次主餐时服,不进餐不服;那格列奈(唐力)作用类似于瑞格列奈。

●胰岛素:1型糖尿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方法为原用口服降糖药剂量不变,晚10:00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般每隔3天调整1次,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日注射2次胰岛素。

②拔罐疗法。背部:取大椎、肺俞、肝俞、脾俞、肾俞、命门穴。腹部:取中脘、关元穴。上肢:取太渊、鱼际、曲池、合谷穴。下肢:取足三里、三阴交、内庭、太溪、太冲穴。

③刮痧疗法。足部反射区有6个基本反射区;重点刮拭肾、胃、十二指肠及小腿外侧糖尿病反射区。背部:取风门至肾俞穴。腹部:取上脘至关元穴。

④按摩疗法。取胰俞、肝俞、脾俞、肾俞、胃俞、中脘、气海、关元、大椎、曲池、三阴交、涌泉等穴。

⑤食疗法。食疗法是一项基础治疗措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糖尿病患者。

●苦瓜汤:每天用250克苦瓜洗净,去子切碎,放入砂锅内,加水煎半个小时后分成两杯,午饭、晚饭前各服一杯,1个疗程为半个月。具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等功效。

●双瓜皮天花粉:取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拌入12克天花粉,水煎服,可治糖尿病及小便浑浊。具有生津止渴、利尿祛暑、解毒排脓等功效。

●南瓜山药粥:南瓜、山药、粳米各30克。将南瓜切丁,山药切片,与粳米共煮成粥。随意服食,每日2~3次。具有补中止渴等功效。

●鸡蛋核桃粥:鸡蛋2个,核桃(去壳)2个,大枣7枚,花生仁、黄豆、黑豆各14粒,分别洗净后温水浸泡备用,每天早晨同时入锅,用温水煮熟粥一碗,熟鸡蛋去皮与粥空腹食用,15天为1个疗程。具有滋阴润燥、补肾固精、养血补脾等功效。

●黑豆粉:将黑豆洗净,煮熟(要把豆汤熬完)后晒成烘干,研或磨成面,每次服10克,每日3次。具有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滋阴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