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122

第122章 药品的贮存和保管

药品质量特性可概括为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它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其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1)药品的稳定性:药品的种类繁多,剂型不一,性质复杂,易受外界影响,在储存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某些变化。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①化学变化。药品由于化学变化引起的不稳定主要表现为水解、氧化、光化分解、聚合等化学反应。药物与药物之间,药物与溶剂之间,以及药物与附加剂、赋形剂、容器、外界物质(空气、光、水分)、杂质之间,都能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药品的变质分解。②物理变化。由于药品物理性状的改变,如吸湿、潮解、风化、挥发、蒸发、凝固、结块、熔化、变形、分层等,而使药品质量降低或不能使用。③生物学变化。由于微生物的滋生,引起药品发霉、腐败或分解。

(2)影响药品质量的外界因素

①空气。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对药品质量有较大影响。

●氧:有些药物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吡唑酮类、吩噻嗪类等,遇空气中的氧会缓慢氧化;其他的一些如硫酸亚铁氧化后生成硫酸铁,变成黄色;氯化亚汞氧化成氯化汞毒性增加。药品被氧化后,可以发生变色、异臭、分解、变质、失效,甚至产生毒性。

●二氧化碳:药品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结合而变质的现象称为碳酸化。例如,氨茶碱露置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后析出茶碱不溶于水;磺胺类药物钠盐、巴比妥钠、苯妥英钠等和二氧化碳作用后,分别生成游离的磺胺类、巴比妥类、苯妥英钠而难溶于水;氢氧化钠、氧化镁等均易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盐。

②光线。光线能使药品变质,其中紫外线起主要作用,它能直接引起或促进药品发生变质分解、氧化等化学反应。

●变色:如肾上腺素受光影响可逐渐变成红色至棕色,使疗效降低或失效;磺胺类药物遇光逐渐变色;银盐、汞盐见光后能析出游离状的银、汞,颜色变深,毒性增加。

●分解:有些药品受光线作用后,可发生分解,如过氧化氢溶液,见光分解成水与氧;甘汞遇光能逐渐分解生成汞及升汞,变为深灰色,对人体有剧毒。

●氧化:许多药品在有空气或氧气的存在下,遇光能加速其氧化过程。如氯仿在空气中见光后,经氧化产生有毒的光、气及氯化氢;酚类药物在氧和光线作用下变为淡红色或红色;维生素A、维生素D等在光、氧等影响下,易氧化失效。

③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促使药品变质失效。温度过高可促进氧化、水解等化学反应而加速药物的变质,如抗生素受热后加速分解失效;油脂类及其软膏长期受热易酸败变质。温度过高还能使挥发性药品如薄荷脑、乙醇、氨水等加速挥发;含结晶水药品可加速风化,同时还可破坏剂型,如使糖衣片溶化粘连;软膏溶化分层;胶囊、栓剂黏软变形等。温度过低也能使一些药品产生沉淀、冻结、凝固,甚至变质失效,如生物制品因冻结失去活性,胰岛素久冻后可发生变性;葡萄糖酸钙等溶液久置冷处可析出结晶不再溶解;乳剂溶液冻结后分层无法恢复原状,注射液及水溶制剂在0℃以下低温能发生冻结,体积膨胀,使玻璃容器破裂。

④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叫湿度。湿度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亦很大。湿度过大能使药品吸湿而发生潮解、稀释、水解、变形、发霉;湿度太小又容易使某些药品风化。

●潮解:某些易溶于水的药品,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部分溶解呈液状的现象叫潮解。如氯化钙、氯化钾、枸橼酸钠等易吸湿而潮解。

●分解:有些药品吸收水分后能分解变质。如阿司匹林吸湿后逐渐水解成醋酸和水杨酸,对胃的刺激性加大;碳酸氢钠吸潮后缓慢分解成碳酸钠,碱性增强;抗生素如青霉素、强心苷类如洋地黄,吸潮后加速分解,使疗效降低。

●变形:药品吸潮后引起物理形态的改变而变形。如片、丸剂吸潮后因崩解剂的膨胀而发生裂片。糖衣片发生溶化粘连,甘油栓剂变潮后变为不透明,软化变形。

●风化:许多含结晶水的药品,在干燥空气中容易风化。如硫酸钠、咖啡因、磷酸可待因等。药品风化后并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和疗效,但含量不定,剂量难以掌握,特别是毒剧药品,可能超量而造成事故。

⑤微生物和昆虫。药品露置空气中,易受微生物(细菌、真菌、酵母菌等)和昆虫的污染、霉变或虫蛀,对一些含营养性物质(如淀粉、糖、蛋白质、脂肪等)的药物尤其如此。空气中湿度过高,温度适宜,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尤能使药品发生这些变化。

⑥时间。有些药品贮藏时间过久,亦会变质失效。如效期药品,即使贮存条件适宜,过期后亦往往效价降低或毒性增强。还有些药品,特别是性质不稳定的药品,如乳剂、水剂、栓剂等,虽无效期规定,时间过长也会影响质量。当然,药品的贮藏时间与其他因素(贮藏条件)有很大关系,如保管不当,贮藏时间虽不长或失效期未到,也可能变质失效。

(3)药品的贮存管理:药品应按其性质和剂型特点,在不同条件下妥善保存。

①密闭贮藏。以下药品要用具有磨口的玻璃瓶贮存,或用软木塞及石蜡熔封,防止吸湿变质,相对湿度在60%以下保管较适宜。易吸湿而变质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无水氯化钙、浓硫酸、溴化钠、对氨基水杨酸钠片、干酵母、复方甘草合剂、各类抗生素、胃蛋白酶、阿司匹林、硫酸亚铁等。易风化的药品,各种含结晶水的药品如枸橼酸、硫酸铜、硫代硫酸钠等。易挥发药品,如浓氨水、过氧化氢溶液、酒精制剂、薄荷油、樟脑等。

②避光保存。为避免光线对药品的影响,可储存于棕色玻璃瓶或黑色纸包裹的玻璃瓶,以防紫外线的透入,引起药品变色、变质。避光保存的药品,如硝酸银、碘化钠、肾上腺素溶液、氨茶碱、维生素C等。见光易氧化的药品,如麻醉乙醚、肾上腺素等。

③低温贮存。这类药品有受热变质失效的特性,如人血白蛋白、人血丙种球蛋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鱼精蛋白、肝素、麦角新碱、催产素、脑垂体后叶素、疫苗、血清、抗毒素及生物制品等,应贮存于冰箱或冷库内,温度保持在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