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按摩穴位治百病
10942900000018

第18章 妇科

(一)月经不调

凡经期提前错后或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过多或过少,以及经色发生异常等现象,均属月经不调。

1、月经提前(也称月经先期、经早)

症状: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或一个月两次。中医认为月经提前多因阳盛内热、阴虚积热或忧思郁结、久郁化火、热蕴胞宫、不能统血,迫血妄行所致。

说明:归来,别称溪穴。在肚脐下4寸,旁开2寸处。此穴能温经祛寒、益气固脱,治腹痛、疝气、阴挺、白带、月经不调等。

二间,别称间谷。在手次指二节与三节的中间(即食指桡侧第一掌指关节前凹陷中)。此穴能散邪热、除痰湿,治咽喉肿痛、牙痛、眼疾等热病。

行间,在脚大趾次趾之间(即第一、二趾问的缝纹端处)。此穴能清热泻火、疏肝利胆、熄风潜阳,治胁痛腹满、淋症、疝气、痛经、带下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归来穴,顺逆各36次,再改用手拇指端点掐其左右手的二间穴和左右脚背处的行间穴各36次。指力要由轻渐重,使其下肢乃至阴部有放射性酸胀感效果好。

2.月经错后(也称经迟)

症状:月经周期推迟7天以上,甚至四五十天或两个月来一次。中医认为多因脾胃不和、血衰体虚或长期慢性失血、血海不足、经期受凉、忧郁气滞使月经不能按期来潮。

治则:温经和血。

取穴:天枢、气海、血海、三阴交。

说明:天枢,又称长谷。在肚脐眼旁开2寸处。此穴能调肠腑、理气滞,治胃肠诸疾和月经不调、漏下赤白等。

气海,别称脖腴等。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1.5寸处。此穴为元气之海、生气之源,能补元气、疏利下焦、行气散滞,治元气亏损等疾患。

血海,别称百虫窠。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此穴能理血调经、散风祛湿,治月经不调等。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带下、不孕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天枢、气海穴,顺逆各36次,再改用手拇指端分别揉患者左右下肢的血海和三阴交穴各36次。为提高疗效,再用手掌面由血海顺推到三阴交穴3-6遍。

3.月经先后不定期(也称经乱)

症状:月经不按周期来潮,提前或错后无定期。中医认为多因郁怒伤肝使胞宫蓄溢失调,或早婚房室不节、多产失血过多、素体脾胃虚弱等致使经行错乱无定期。

治则:舒肝补肾。

取穴:期门、关元、肝俞、肾俞、三阴交、照海。

说明:期门,别称肝募。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处。此穴能疏肝理脾、调和气血,治胸胁痛、呕逆吞酸,热人血室等。

关元,别称下纪。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3寸处。此穴为人之根源,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治肝肾脾及妇科疾患,但孕妇忌用。

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疏肝理气、化湿利胆,治肝郁湿阻气滞等疾患。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与肾相应,肾为先天之本、生殖生育之源,男藏精、女系胞,故肾病多虚,喜补恶泄。主治腰痛、阳痿、遗精、遗尿和经带疾患。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阳。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带下、不孕等。

照海,别称阴跷。在脚内踝下缘凹陷处。此穴能滋阴补肾、益肝泄火。治经、带方面的疾患。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胸腹部的期门和关元穴,顺逆各36次,再令患者俯卧,医者用手鱼际重按轻揉其背部肝俞穴36次,再使两手掌对搓发热后,分别推擦肾俞36次,然后改用手拇指肚揉按患者左右三阴交穴各36次,用指端点掐其左右侧照海穴各36次。

(二)痛经

月经前后或月经期,腰腹部酸痛或剧痛难忍。中医在临床上分寒湿凝阻、肝郁气滞和肝肾亏损三种,所以要辨证论治。

1.寒湿凝阻痛经

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重则连及腰背、经量少、色黯、有血块、拒按、按之痛甚、喜暖、得热痛减。多因经前或经期饮冷受寒或坐卧湿地,使寒湿凝阻于胞宫,引起经血运行不畅而痛经。

治则:祛寒利湿、温经止痛。

取穴:中极、水道、血海、地机。

说明:中极,别称气原、膀胱募。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4寸处。此穴有利膀胱、清湿热的功能。治遗精、疝气、冷气冲心、妇人下元虚冷、血积成块、痛经等。

水道,在肚脐下3寸,旁开2寸处。此穴有清湿热、利膀胱、通水道的功能,治腹胀、尿闭、痛经、不孕。

血海,别称百虫窠。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此穴能理血调经、散风祛湿、引血归经,治痛经等。

地机,别称脾舍、地箕。在阴陵泉穴下3寸,胫骨后缘比目鱼肌前缘处(即阴陵泉与三阴交穴的连线上)。此穴能引血归脾、调气养胞宫,治遗精、腹胀、月经不调、痛经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中极和水道穴,顺逆各36次,掌力要由轻渐重、由重复轻,经过中极、水道穴时,掌力要适当加重,然后改用手拇指肚重按轻揉患者左右腿部的血海和地机穴各36次,酸胀得气感最好能放射至下腹部。

2.肝郁气滞痛经

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胸胁、乳房等胀痛,胀比痛重,经量少有血块,运行不畅。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因气滞而经血瘀滞于胞宫,使经行不畅而引起痛经。

治则: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取穴:气海、三阴交、行间。

说明:气海,别称脖腆等。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1.5寸处。此穴为元气之海、生气之源,能补元气、疏利下焦、行气散滞,主治一身气疾。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经、带、不孕、难产等。

行间,在足大趾、次趾之间(即第一、二趾间的缝纹端处)。此穴能清热泻火、疏肝利胆、熄风潜阳,治胁痛腹满、淋症、疝气、痛经、带下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气海穴,顺逆各36次,再改用手拇指肚推揉患者左右侧三阴交穴各36次,然后用手拇指端点掐其左右脚背处的行间穴各36次,指力要由轻渐重,使其下肢乃至阴部有放射性酸胀感效果好。

3,肝肾亏损痛经

症状:经期或经后小腹、腰背隐痛或酸痛,经色淡质清稀、头晕耳鸣、神疲体倦、喜按得按痛减。中医认为因肝肾不足、孕育过多、精血亏损、血虚失养所致。

治则:舒肝补肾、滋阴止痛。

取穴:关元、肝俞、肾俞、承山。

说明:关元,别称下纪。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3寸处。此穴为强壮要穴,人之根源,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治肝、肾、脾及妇科疾患。

肝俞,在第九胸椎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疏肝理气、化湿利胆,治肝郁气滞等疾患。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与肾相应,肾为先天之本、生殖生育之源,男藏精、女系胞,故肾病多虚,喜补恶泄。主治腰痛、遗精、遗尿和胎、产、经、带等疾患。

承山,别称鱼腹、肉柱。在腓肠肌肌腹下;现人字纹处。此穴有舒筋、理肛的功能,治痛经。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关元穴,顺逆各36次,再嘱患者翻身俯卧,医者用手掌根推其肝俞和肾俞穴36—72次,然后改用手拇指肚按揉患者左右侧承山穴各36次。

(三)经闭

女子超过18岁月经不来,或已形成月经周期,但又连续中断三个月以上,或不到绝经期而停止的现象称为经闭。临床分血枯经闭和血滞经闭两种,所以要辨证论治。

l、血枯经闭

症状:超龄月经不来或因多产久病经期错后,使脾胃生化功能减弱、血源枯竭、经量渐少、乃至血枯经闭。

治则:补气养血、和中调经。

取穴:关元、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

说明:关元,别称下纪。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3寸处。此穴为人之根源,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治肝、肾、脾及妇科疾患。

膈俞,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通畅血脉、和胃宽中的功能,治血症、气结和呃逆等疾患。

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疏肝理气、化湿利胆,治肝血不足等疾患。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健脾、和肝、化湿的功能,治脾虚湿困、不能统血的疾患。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d-~t。此穴与肾相应,肾为先天之本、生殖生育之源,男藏精、女系胞,故肾病多虚,喜补恶泄,主治腰痛、遗精、遗尿和胎、产、经、带诸疾。

足三里,别称下陵、鬼邪。在外膝眼下3寸处。此穴能补中益气、宽中开郁,统治一切胃肠消化系统病和虚劳疾患,为重要的保健穴之一。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腹部关元穴,顺逆各36次,再嘱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掌根,依次推揉其背部膈俞、肝俞、脾俞和肾俞36次,然后改用手拇指肚分别揉按患者左右下肢的足三里穴各36次。

2.血滞经闭

症状:月经闭阻、烦热抑郁、胸胁满闷、小腹胀痛等。中医认为多因受寒饮冷、邪气侵袭或情志抑郁、气机不畅致使血滞经闭。

治则:舒肝化瘀、温经通闭。

取穴:中极、血海、地机、三阴交。

说明:中极,别称气原、膀胱募。在前正中线,肚脐下4寸处。此穴能利膀胱、清湿热,治阳痿、遗精、遗尿、尿闭、疝气、月经不调、胞衣不下等。

血海,别称百虫窠。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此穴能引血归经、散风祛湿,治月经不调、经闭、湿疮等。

地机,别称脾舍、地箕。在阴陵泉穴下3寸,胫骨后缘比目鱼肌前缘处(即阴陵泉与三阴交穴的连线上)。此穴能引血归脾,治腹胀、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女子血瘕等。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经、带、不孕,难产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中极穴。顺逆各36次,再改用手拇指端依次揉患者左右下肢的血海、地机和三阴交穴各36次,然后双手掌相对搓热,用掌面由血海顺推至三阴交穴,左右各3—6遍。掌力要由轻渐重,最好使酸胀等得气感放射至下腹部。

(四)崩(lou)

发病急骤、大量出血、暴下如注为崩;发病势缓、经血量少、淋漓不净为漏。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渐少,可能致漏,漏势发展又可能转为崩,所以崩漏并称。中医认为多因肝脾失调、封藏不固所致。

1.以崩为主

症状:出血如注。

治则:疏肝理血。

取穴:中极、交信、大敦。

说明:中极,别称气原、膀胱募。在前正中线,肚脐下4寸处。有利膀胱、清湿热的功能,治遗精、遗尿、崩漏、带下、阴挺、不孕、产后恶露不止等。

交信,别称内踝上。在胫骨内侧后缘,太溪上2寸,复溜前O。5寸处。此穴能益肾、调经,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疝痛等。

大敦,别称水泉。在脚拇趾外侧趾甲角旁约O。1寸处。此穴能舒肝行气、理血解郁、泄热引相火下行,治疝气、崩漏、阴挺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中极穴,顺逆各36次,冉改用手拇指端揉左右侧交信穴各36次,然后用手拇指指甲点掐患者大敦穴,左右穴各36次要掌握好指力,注意不要掐伤皮肤。

2、以漏为主

症状:下血淋漓不绝。

治则:健脾利湿。

取穴:脾俞、复溜、隐白。

说明: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主运化,故易致虚,而脾虚多责于湿困。脾虚湿聚,刺激此穴能健脾、和胃、化湿,治脾不统血等疾患。

复溜,别称伏白、外命。在跟腱前缘,太溪穴直上2寸处。此穴能清热、滋阴、补肾,治肾阴不足、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等引起的疾患。

隐白,别称鬼垒。在脚大拇趾内侧端爪甲角旁约0.1寸处。此穴有健脾统血、宁血助气、补虚止惊的功效,治崩漏、狂惊等。

手法: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掌根揉其脾俞穴36次,再改用手拇指指甲点掐患者隐白穴,左右穴各36次。指力要由轻渐重,最好使酸胀得气感放射到下腹部。

(五)带下病

带下,是指妇女阴道分泌物增多,连绵不断,流出一种像涕如唾的黏稠液体。临床色白者较多见,所以通称白带。

因其在带脉之下,故称为带下。如带下量多,或有色泽、质地和气味的改变,并伴有全身不适等症状,则为“带下病”。中医认为多因脾虚运化失常、肾气不足和湿毒下注所致。

l、脾虚带下

症状:带下量多,连绵不绝,色白或淡黄,质地黏稠,无臭味,神疲体倦等。多因劳累过度、饮食不节伤及脾气,使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所致。

治则:健睥襦气、利湿止带。

取穴:气海、带脉、白环俞、足三里。

说明:气海,别称脖腆等。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1.5寸处。此穴为元气之海、生气之源,能补元气、疏利下焦、行气散滞,治元气亏损等疾患。

带脉,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肚脐相平处(即腋窝中点直下与脐相平处)。此穴能约束诸经,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等。《金鉴》载:“治疝气,偏坠木肾及妇人赤白带下。”

白环俞,在第四骶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此穴与脐相对,为人体命脉之根蒂。有健腰膝、利湿热的功能,主治白带、月经不调、疝气、腰骻冷痛等。《图翼》载:治梦遗白浊,肾虚腰痛,赤带泻之,白带补之,月经不调亦补之。

足三里,别称下陵、鬼邪。在外膝眼下3寸处。此穴能补中益气、宽中开郁,统治一切胃肠病和虚劳疾患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带脉和气海穴,顺逆各36次,冉令患者俯卧,医者用手鱼际,重按轻揉其白环俞36次,然后改用手拇指肚揉按患者左右下肢的足三里穴各36次,其下肢有放射性酸胀感效果好。

2.肾气不足带下

症状:带下,淋漓不断,色白质地清稀,腹凉腰酸等。多因素体亏损,或纵欲无节、孕育过多伤及肾气,使肾气不足、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

治则:补肾止带。

取穴:关元、带脉、肾俞、次髂、三阴交。

说明:关元,别称下纪。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3寸处。此穴为人之根源、合和阴阳的门户,能补肾培元,治肝、肾、脾及妇科疾患。

带脉,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肚脐相平处。此穴能调理经带,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等。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与肾相应,能滋阴补肾,治腰痛、遗精、遗尿和胎、产、经、带等疾患。

次髎,在骶骨角后上方凹陷处(即第二骶后孔中)。此穴有壮腰膝、调下焦的功能,治腰骶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经、带、不孕、难产之疾,但妊娠期忌推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椎揉其关元和带脉,顺逆各36次,再令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掌根或鱼际,揉其肾俞和次髎穴各36次,揉次髂穴,使酸胀得气感放射至阴部、小腹以及盆腔处效果好。然后改用拇指端揉患者左右侧三阴交穴各36次。

3.湿毒下注带下

症状:带下量多、混浊如米泔、色黄绿如脓或夹有血液、味臭阴痒、腹痛等。多因脾虚湿盛、郁久化热、湿热下注,或经行产后湿毒秽浊之邪气乘虚而人损伤冲任所致。

治则:清热毒、祛湿邪。

取穴:中极、曲骨、带脉、阴陵泉。

说明:中极,别称气原、膀胱募。在前正中线,肚脐下4寸处。此穴有利膀胱、清湿热的功能。治遗精、遗尿、崩漏、不孕、阴挺、带下、阴痒、产后恶露不止等。

曲骨,别称尿胞、屈骨、回骨。在前正中线上,肚脐眼下5寸,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此穴有温补肾阳、调经止带的功能,治遗精、带下、疝气、少腹胀满、月经不调等。应注意的是,曲骨穴下近膀胱,故推揉须嘱患者先排尿。

带脉,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与肚脐相平处(即腋窝中点直下与脐相平处)。此穴能调理经带,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气、腰胁痛等。

阴陵泉,别称阴之陵泉、阴陵。在胫骨内侧(即膝下内侧)髁下缘凹陷中。阴陵泉属脾经合穴,阴合属水,与水经的肾和膀胱有密切联系,所以能健脾利水、宣通三焦,治胁腹胀满、阴痛、小便不利、失禁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中极和曲骨穴,顺逆各36次,再斜擦带脉36次,然后改用手拇指肚分别按揉患者左右下肢阴陵泉穴各36次。

(六)不孕

也称“绝”、“无子”。不孕是妇科较复杂的病症之一。指婚后性生活正常。男方没病,经三年以上不孕育,或曾孕育,但间隔三年以上未再受孕者,称为不孕。子宫畸形能导致不孕。

中医认为,不孕多因先天不足、素体虚弱、精血亏损、胞脉失养,或寒客于胞中、气滞血瘀痰凝、闭阻胞宫所致。临床有肾虚、血虚、宫寒、痰瘀不孕之分,所以要辨证论治。

1.肾虚不孕

症状:月经失调、经期错后、量少色淡、头晕耳鸣、神疲体倦、腰酸腿软等。

治则:补肾调经。

取穴:膈俞、肝俞、脾俞、肾俞、腰眼、血海、复溜。

说明:膈俞,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通惕血脉、和胃宽中的功能,治血症、气结和呃逆等疾患。

肝俞,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疏肝理气、化湿利胆,治肝血不足等疾患。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健脾、和胃、化湿,治脾虚湿困、不能统血的疾患。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穴与肾相应,肾为先天之本、生殖生育之源,男藏精、女系胞,故肾病多虚,喜补恶泄,主治腰痛、遗精、遗尿和胎、产、经、带诸疾。

腰眼,别称鬼眼。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3.8寸处。穴在腰部两侧凹陷处,状似眼,因名。此穴能补肾壮腰,治腰痛、肾下垂、赤白带下、月经不调等疾患。

血海,别称百虫窠。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此穴能理血调经、散风祛湿,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湿疮等。

复溜,别称伏白、外命。在跟腱前缘,太溪穴直上2寸处。此穴能清热、滋阴、补肾,治肾阴不足、心肾不交、肝阳上亢等引起的疾患。

手法:患者俯卧,医者用手鱼际或掌根,依次推揉其腰背部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和腰眼穴36次,再改用手拇指肚按揉患者左右腿部血海和复溜穴各36次。按揉频率不要太快,其下肢有酸胀感为宜。

2.血虚有孕

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体瘦虚弱、头晕心悸、疲倦乏力等。

治则:补精养血。

取穴:关元、子宫、足三里、三阴交。

说明:关元,别称下纪。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3寸处。此穴为人之根源、合和阴阳的门户,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治肝、肾、脾及妇科疾患。

子宫,在中极穴(前正中线脐眼下4寸)旁开3寸处。此穴有升提下陷、固经止带的功能,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等。

足三里,别称下陵、鬼邪。在外膝眼下3寸处。此穴能补中益气、宽中开郁,统治一切胃肠病和虚劳疾患等。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经、带、不孕、难产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推揉其关元、子宫穴,顺逆各36次,推揉掌力要足,接触面积要大,患者腹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宜。然后医者改用拇指肚,分别推揉其左右下肢的足i里和三阴交穴各36次。

3.宫寒不孕

症状:经期错后、色暗质稀、经行不畅、小腹冷痛、腰酸肢冷等。

治则:散寒温宫。

取穴:石关、阴交、气海、曲骨、命门。

说明:石关,别称石阙。在肚脐上3寸,任脉旁开0.5寸处。此穴能调肠胃、理下焦,治胃痛、腹痛、呕吐、便秘、不孕、内有积血之疾。

阴交,别称少关、横户。在前正中线上,脐下1寸处。此穴能温下元、调经血,治疝痛、水肿和崩、带、阴痒、不孕之疾。古有“无子搜阴交石关之乡”的说法。

气海,别称脖(月央)等。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1.5寸处。此穴为元气之海、生气之源,能补元气、疏利下焦、行气散滞。

曲骨,别称尿胞、屈骨、回骨。在前正中线上,肚脐眼下5寸,耻骨联合上缘中点处。此穴能温补肾阳,治月经不调、遗精、疝气等疾患。但应注意的是,曲骨穴下近膀胱,所以推揉时须令患者先排净尿。

命门,别称属累、精宫、竹杖。在第二腰椎棘突下,两肾俞的中间,是“生命之根”、“生命之门”,精神之所舍,元气之所系,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为脏腑之本、十二经之根、三焦气化之源,其真气通于肾,所以凡胞宫、阴器、腰骶之疾都可取命门穴施治。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掌根或鱼际揉石关穴,顺逆各36次,再改用手掌面推揉其阴交、气海、曲骨穴,顺逆各36次,然后令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掌鱼际,按揉其命门穴36次。

4.气滞痰瘀不孕

症状:经期错后、经行涩滞不畅有血块、胸胁胀满、烦躁易怒,或体胖痰阻、头晕心悸、带下量多而黏稠等。

治则:疏肝活血、行瘀化痰。

取穴,四满、中极、气冲、丰降。

说明:四满,别称髓府、髓中。在肚脐下2寸,任脉旁开0.5寸处。此穴能消瘀、通经、利水,治腹痛、水肿、疝气、经闭、不孕、遗精、症瘕等。

中极,别称气原、膀胱募。在前正中线,肚脐下4寸处。此穴有利膀胱、清湿热的功能,治遗精、遗尿、不孕、阴挺等。

气冲,别称气街、羊屎。在肚脐下5寸,旁开2寸处。此穴能润宗筋、理下元、散厥气,治腹痛肠鸣、疝气、阴肿、茎痛、阳痿、不孕、月经不调等。

丰隆,在外踝上8寸,条口穴外l寸处(即胫骨前肌和伸趾长肌之间)。此穴为祛痰要穴,能祛痰平喘、通便镇静,治湿聚生痰之疾。《玉龙歌》载:多痰宜向丰隆寻。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推揉其腹部四满、中极、气冲穴,顺逆各36次,接触面积要大,使患者腹部有温热舒适感,再改用手拇指肚分别推揉其左右下肢的丰隆穴各36—72次。

(七)胞衣不下

称“胎衣”、“胎盘”。分娩后,胎盘经过较长时间不能娩出,称为“胞衣不下”。中医认为多因气虚和血瘀使胞宫活动力减弱,不能促使胞衣及时娩出,所以临床要辨证施治。

1.气虚证胞衣不下

症状:产后胞衣不下,小腹微胀按之不痛、有块不坚、出血量多、色淡、脸色发白等。

治则:补气养血。

取穴:关元、外关、照海。

说明:关元,别称下纪。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3寸处。此穴为人之根源、合和阴阳的门户,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治肝、肾、脾及妇科疾患。

外关,在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与内关相对)。此穴能消肿通经,治头痛、耳聋、眼疾、胁痛、肩背肘等痛麻和产后血晕、胞衣不下等。

照海,别称阴跷。在脚内踝下缘凹陷处。此穴能滋阴补肾、益肝泻火、调经带,治咽干、失眠、眼红肿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痒、癃闭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腹部关元穴,顺逆各36次,再改用手拇指肚分别按揉患者左右腕背外关穴各36次,然后用手拇指端点掐其左右脚照海穴各36次,最好能使酸胀感放射至下腹部。

2.血瘀证胞衣不下

症状:产后胞衣不下,小腹冷痛拒按、按之有硬块、恶露少、色暗红等。

治则:温经活血、行气祛瘀。

取穴:气海、中极、合谷、三阴交、至阴、独阴。

说明:气海,别称脖(月央)等。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1.5寸处。此穴为元气之海、生气之源,能补元气、疏利下焦、行气散滞等。

中极,别称气原、膀胱募。在前正中线,肚脐下4寸处。此穴有利膀胱、清湿热的功能,治阳痿、尿闭、疝气、月经不调、阴痒、胞衣不下等。

合谷,别称虎口。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此穴具备多种功能,有行气开窍、通降肠腑、疏经活络、解表镇痛的作用,治面口疾患和腹痛、经闭、滞产等。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经、带、不孕、难产等。

至阴,在脚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O。1寸处。此穴能上清头目、下调胎产,治头目痛、鼻衄、足下热、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等。

独阴,别称独会。在脚底第二趾节横纹中点处。主治疝气、难产、死胎、胎衣不下、月经不调、妇女干哕、呕吐、积聚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顺推其腹部气海和中极穴36—72次,再改用手拇指肚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患者左右侧合谷穴各36次,用拇指肚分别按揉左右下肢的三阴交穴各36次,然后改用手拇指指甲点掐其左右脚部至阴和独阴穴各36次。指力要掌握好,注意不要掐伤皮肤。

(八)乳少

也称“缺乳”、“乳汁不足”,即产后或哺乳期乳汁分泌少,不能满足婴儿需要。中医认为乳汁分泌过少多因脾胃素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临产失血过多、气随血耗损,影响乳汁形成和分泌。也因产后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阻碍乳汁分泌和运行而导致乳少或全无。本病不仅出现干产后,也可能出现于哺乳期。l临床有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之分,所以要辨证论治。

1、气血虚弱型缺乳

症状:乳房不胀痛、产后没乳汁或量少而清稀、心悸、神疲、体倦等。

治则:补气养血、通乳。

取穴:脾俞、膻中、乳根、足三里。

说明: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健脾、和胃、化湿,治脾虚湿困、不能统血的疾患。

膻中,别称元儿、胸堂、气儿、元见、上气海。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中间的胸腔中部。此穴能通利上焦、降气通络、宽胸散瘀,治气喘、噎膈、胸痛、心悸、乳汁少等。

乳根,在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处。此穴有宣肺、利气、通乳的功能,治胸痛、乳痈、乳汁少等乳部疾患。

足三里,别称下陵、鬼邪。在外膝眼下3寸处。此穴能补中益气、宽中开郁,统治一切胃肠病和虚劳疾患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拇指肚按揉其背部脾俞穴36次,再令患者翻身仰卧,医者用手鱼际或掌根揉其膻中和乳根穴,顺逆各36次。然后改用手拇指肚按揉患者左右下肢足三里穴各36次。频率不要太快,两腿有酸胀得气感效果好。

2.肝郁气滞型缺乳

症状:产后乳房胀痛、乳汁不行、胸胁满闷、精神抑郁等。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通乳。

取穴:膻中、乳根、期门、内关、少泽、阳陵泉。

说明:膻中,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中间的胸腔中部。此穴能通利上焦、宽胸散瘀,治胸痛、心悸、乳汁不足等。

乳根,在第五肋间隙,乳头直下处。此穴有宣肺、利气、通乳的功能,治胸痛、乳汁少等乳部疾患。

期门,别称肝募。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处。此穴能清肝通结、祛除血室之瘀热,治胸胁胀满疼痛、胁下积聚、呕逆等。

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届肌腱之间。此穴能理气止痛、通络行血,主治功能较广,为五总穴之一。

少泽,别称小吉、小结。在小指尺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此穴能开窍泄热,调气通乳,治热病、喉痹、乳痈、乳汁少等疾患。《玉龙经》载:“治项急、咳嗽、喉痹、舌疮、目赤、妇人无乳并乳痈。”

阳陵泉,别称阳之陵泉、阳陵。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即膝下外侧,昔有膝下为陵之说,因名)。此穴能清肝利胆、舒筋活络、理气止痛,治胁痛、胆腑病、膝肿痛、下肢痿痹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鱼际或掌根揉其膻中、乳根和期门穴,顺逆各36次,再改用手拇指肚和其余四指相对,按拿患者左右侧内关穴各36次,用手拇指指甲点掐左右小拇指尺侧指甲角旁的少泽穴各36次。要注意掌握好指力,以免掐伤皮肤。然后再改用手拇指肚按揉患者左右膝下外侧的阳陵泉穴各36次,频率不要太快,两腿有酸胀得气感效果好。

附:退乳

治则:消胀回乳。

取穴:肩井、光明、足临泣。

说明:肩井,别称膊井。在肩上凹陷深似井处(即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处)。此穴能通经豁痰,治中风痰涎上涌、乳腺炎等疾患。

光明:在外踝上5寸,腓骨前缘,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此穴能引火下降、通络除胀,治眼疾,乳胀痛、下肢痿痹等。

足临泣,在第四、五跖骨结合部的前方凹陷处,小趾伸肌腱的外侧。此穴能舒肝利胆,治目疾、胸胁疼痛、乳痈等。

手法:医者用手拇指肚和其余四指相对拿捏左右肩井穴36次,再推揉左右下肢的光明穴各36次,然后改用手拇指端,点掐左右足部的足l临泣穴各36次。每天1次,施治10次为一个疗程。

(九)阴痒

也称“阴门瘙痒”。指妇女阴道内或外阴部瘙痒,甚则痒痛难忍坐卧不安、带下量多、黄稠腥臭等。常见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和外阴白斑等。

中医认为多因脾虚湿盛、肝郁化热、湿热蕴结下注,或外阴不洁、久坐湿地、病虫侵袭阴部所致。

治则:清热利湿、疏肝理气。

取穴:中极、血海、蠡沟、三阴交。

说明:中极,别称气原、膀胱募。在前正中线,肚脐下4寸处。此穴有利膀胱、清湿热的功能。治遗精、遗尿、崩漏、不孕、阴挺、带下、阳痒、产后恶露不止等。

血海,别称百虫窠。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此穴能理血调经、散风祛湿,治月经不调、湿疮瘙痒等。《金鉴》载:治女子崩中漏下,月经不调,带下,及男子肾脏风,两腿疮痒湿痛。

蠡沟,别称交仪。在内踝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处。此穴能疏肝理气、调经活络,治小便不利、疝气、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等阴部疾患。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经、带、不孕、难产之疾。妊娠期忌推揉。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中极穴,顺逆各36次,再改用手拇指端依次揉患者左右下肢的血海、蠡沟穴和三阴交各36次,然后用手掌面由血海顺推至三阴交穴3—6遍。

(十)阴挺

指阴道中脱出像鸡冠,鹅卵等色淡红的肿物。多见于体力劳动妇女和多产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阴痔等疾病。

中医认为多因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或孕育过多、房事过劳伤肾、分娩用力太过、产后过早重体力劳动等,致气虚下陷阴挺。临床有脾虚和肾虚阴挺之分,所以要辨证论治。

1.脾虚阴挺

症状:阴道有鹅卵状物脱出、小腹坠胀、用力加重、带多色白、神疲体倦等。

治则:益气固脱。

取穴:百会、气海、维道、三阴交。

说明:百会,别称巅上、泥丸宫、天满、维会。此穴由前发际直上与两耳尖直上,在头顶正中相交处。能回阳固脱,治头痛、目眩、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泄久痢等。

气海,别称脖腆、下肓、丹田。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1.5寸处。此穴为元气之海、生气之源。能增强元气、补益亏损,治腹痛、遗精、遗尿、疝气、崩漏,月经不调、不孕、产后恶露不止、阴挺、中风脱症和元气亏损之疾患。

维道,别称外枢。在五枢前下0.5寸处(即髂前上棘前内方)。此穴能调理任脉、冲脉和带脉,治少腹痛、带下、阴挺、月经不调、疝气等疾患。此外还可治三焦不调、水肿不食。《甲乙》载:治咳逆不止,三焦有水气,不能食。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尿闭、疝气、足痿、脚气、不寐等。

手法:医者手握空拳,手拇指伸直,用拇指点按患者头顶处的百会穴36次,再嘱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按揉其气海和维道穴,顺逆各36次。施治时要随着患者呷吸进行,切忌掌力过猛。然后改用手拇指肚按揉患者左右下肢三阴交穴各36次,频率不要太快,施治过程中患者有舒适感为宜。每天1次,10次为—个疗程。

2、肾虚阴挺

症状:阴道有鹅卵状物突出、小腹坠痛、阴道干涩无白带、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

治则:滋阴补肾。

取穴:关元、大赫、子宫、照海。

说明:关元,别称下纪。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3寸处。此穴为人之根源、合和阴阳的门户,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治肝、肾、脾和妇科疾患。

大赫,别称阴维、阴关。在脐下4寸,旁开0.5寸处。此穴能益肾气、理下焦,治遗精、阳痿、阴上缩,阴茎痛、阴挺、带下等。

子宫,在前正中线,肚脐眼下4寸,旁开3寸处。此穴有升提下陷、固经止带的功能,主治阴挺、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等。

照海,别称阴跷。在脚内踝下缘凹陷处。此穴能滋阴补肾、益肝泄火,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等。《类经图翼》载:“主治咽干呕吐,四肢懈惰嗜卧,善悲不乐,中风偏枯,半身不遂,久疟卒疝,腹中气痛,小腹淋痛,阴挺出,月水不调。”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按揉其关元、大赫、子宫穴,顺逆各36次,掌力要随着患者呼吸,由轻到重、由重复轻,施治过程要使患者有舒适感。然后改用手拇指端或拇指指甲点掐患者左右脚内踝下缘凹陷处的照海穴各36次,其足部乃至阴部有放射性酸胀感效果好。每天或隔天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附:阴挺自我施治方

治则:升提下陷。

取穴:提托。

说明:提托,新订奇穴。在前正中线,脐眼下3寸,旁开4寸处,左右二穴,能升提下垂的脏器,治腹痛、疝气、阴挺、痛经、肾下垂等。

手法:双手合十搓至发热,用手掌面揉腹部提托穴,顺逆各36次,或揉至腹部有温热舒适感。每晚临睡揉]-2遍,施治时,最好能撤掉枕头,或将臀部垫高点。

(十一)更年期综合征

妇女在50岁左右时,生理上要发生重大变化,如卵巢动能衰退、内生殖器萎缩,致使月经开始终止,称为“绝经”。而绝经前后常常出现经期不准、潮热、心悸、疲劳、失眠、烦躁出汗、情志异常、易怒等内分泌紊乱症状,即为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认为多因肾虚不能濡养和温煦其他脏器,或肝阳上亢、脾失健运所致。一般临床分肝阳上亢、心血亏损、脾胃虚弱和痰郁气结四种,所以要辨证论治。需要说明的是,按摩施治宜在经前、经后进行。

1.肝阳上亢型

症状:月经量多或淋漓漏下、头晕目眩、心烦易怒等。

治则:平肝安神。

取穴:百会、风池、太溪、太冲。

说明:百会,别称巅上、天满等。前发际直上与两耳尖直上,在头顶正中相交处。此穴能平肝、升阳、熄风,治头痛、目眩、耳鸣、中风等。

风池,在项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此穴能清脑豁痰、爽目安神、祛风解表,治头项强痛、眩晕、眼疾、鼻渊、耳聋、热病和一切风邪疾患。

说明:太溪,别称吕细。在足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平内踝尖处。此穴能滋阴潜阳、平肝熄风,治头痛、眩晕、失眠、咽痛、牙痛、耳鸣、耳聋、气喘等疾患。

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此穴能平肝镇惊、泄热理血,治头痛、眩晕、惊风、疝气、崩漏、胁痛、呃逆、咽痛、目赤等。

手法:①患者平视放松,医者用手拇指端点按其百会穴36次,然后医者用掌面扶在患者前额处固定,用另一只手拇指和食指肚对拿患者风池穴36次,使其有头清眼亮的感觉。

②医者先用拇指和食指肚对拿患者左右脚跟处的太溪穴各36次,然后用手拇指端点按其左右脚背处的太冲穴各36次,患者足部和下肢有放射性酸胀感效果好。

2.心血亏损型

症状: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甚则情志失常等。

治则:滋阴益气、补血安神。

取血:心俞、脾俞、肾俞、三阴交。

说明:心俞,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通心络、安心神、疏心气、养心血、壮心阳的功效,治心阳虚弱和心阴不足所引起的疾患。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健脾、和胃、化湿的功能,治脾虚湿困、不能统血的疾患。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调补肾气,治腰脊病和胎、产、经、带等的疾患。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此穴能调脾胃、益肝肾,治经、带等的疾患。

手法: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掌根推按其背部的心俞、脾俞和肾俞36次,再改用手拇指肚揉按患者左右下肢的三阴交穴各36次,其施治部位有温热舒适感和放射性酸胀感效果好。

3.脾胃虚弱型

症状:纳少便溏、神疲体倦、面色苍白甚至浮肿等。

治则:健脾和胃。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章门、足三里。

说明: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健脾、和胃、化湿的功能,治脾虚湿困、不能统血的疾患。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有健脾、和胃、降逆的功能,主治胸胁痛、腹胀、肠鸣、完谷不化,根据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病理变化,还能治脘闷暖气、夜寐不安等疾患。

中脘,别称上纪、胃管等。此穴能健脾胃、助消化、化滞和中,治一切胃、胆、胰腺、大小肠等的疾患。

章门,别称季肋端、长平、胁髎。在侧腹部,第十一浮肋端下际处。此穴能疏肝健脾、调气活血,治肝、胆、脾、胃以及胁肋和胁下的疾患。

足三里,别称下陵、鬼邪。在外膝眼下3寸处。此穴能补中益气、宽中开郁,统治一切胃肠病和虚劳疾患等。

手法:①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掌根推按其背部的脾俞和胃俞36次,再嘱患者翻身仰卧,医者用掌根揉中脘穴,顺逆各36次,推章门穴36—72次。

②医者用手拇指端按揉患者左右下肢的足三里穴各36次,酸胀得气感放射至足部效果好。

4、痰郁气结型

症状:体胖胀满、胸闷吐痰、浮肿便溏。

治则:解郁化痰、理气散结。

取穴:膻中、中脘、气海、丰隆。

说明:膻中,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中间的胸腔中部。此穴能通利上焦、宽胸散瘀,治胸痛、心悸等。

中脘,别称上纪、胃管等。此穴能健脾胃、助消化、化滞和中,治一切胃、胆、胰腺、大小肠等疾患。

气海,别称脖腆等。在前正中线,脐眼下1.5寸处。此穴能补元气,疏利下焦、行气散滞,治腹痛、虚喘和元气亏损等疾患。

丰隆,在下肢外缘上8寸,条口穴后方—横指处。此穴为祛痰要穴,能平喘、通便、镇静,治痰喘、癫狂、便秘等。《玉龙歌》载:“多痰宜向丰隆寻。”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根由膻中穴通过中脘推至气海穴,自上而下推36次,再改用手拇指分别按揉患者左右下肢的丰隆穴各36次,使其下肢和足部有放射性酸胀感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