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蒙台梭利教育羊皮卷
10941900000009

第9章 9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儿童不同阶段之间的变化非常明显,成长就恰似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当一个心理个性阶段结束时,另一个阶段随之而来。

一些心理学家对儿童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这一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认为这一时期可以明确地分为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有趣的是,它们与身体成长的不同阶段也密切关联。

1第一个阶段:0~6岁

虽然这一阶段完全不同于以后的阶段,但在这一时期心理的类型基本保持不变。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小的时期:0~3岁和3~6岁。

(1)0~3岁阶段

即婴儿降生后的精神胚胎发育阶段,各种能力独立发展,如语言、手的运动、腿的运动等。一些感觉能力也逐渐形成,心理的各种控制能力也各自独立出现。但各种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成人无法了解儿童的心理,因而无法直接对儿童施加影响。事实上,也没有学校会接受这一年龄段的儿童。

(2)3~6岁阶段

儿童心理类型保持不变,但儿童开始变得容易受到成人的影响。这时生命好像重新开始,因为在这一时期,意识出现,并开始发挥作用。无意识和有意识两个阶段似乎有一个明显的界限。在无意识阶段不可能有记忆存在。只有在意识出现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人格,才有记忆的能力。3岁之前是各种功能的建立阶段,3岁之后是各种功能的发展阶段。这也是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之前的事情的原因。心理分析学者一直在努力唤起人们对这一期间的记忆,但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起3岁之前发生的事情。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这个第一阶段,儿童是完全依赖于成人的。他们没有任何自我保护能力,除非成年人遵循自然和科学的规律,否则我们可能会成为儿童发展的巨大障碍。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人格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只能通过新生婴儿与6岁孩子的对比才能看出这一变化。有一个事实大家无疑都清楚,那就是6岁的孩子已经有足够的智力去上学了。因此,从3岁到6岁,儿童已经能够有意识地对周围环境进行研究,开始了一个真正的创造、建设阶段。儿童前一阶段创造的潜在能力现在已经开始渐渐地展现出来了,这都有赖于儿童有意识经验的作用。这些经验不仅仅是玩耍,或者一系列偶然行为,它们都是为成长服务的。儿童那双受智慧支配的双手开始了人类特有的活动。如果说第一阶段儿童只能被动地观看这个世界,默默地为心理打基础的话,那么在第二阶段里,他就已经开始有效地发挥个人意愿了。如果第一阶段他受内在的一些非人为力量指导的话,那么在第二阶段,他就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

现在开始的另一个发展类型就是对以前所获得的东西进行完善。语言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因为它的自然发展会一直持续到5岁左右。虽然它在儿童两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它是在这时进行完善的,因为现在儿童不仅能够说单词,而且能够说一些合乎语言的句子了。当然,儿童现在还具有那种特殊的感觉能力,这种感觉能力会加强儿童对声音的准确记忆,并丰富他的词汇表达能力。

因此,儿童这时有两种倾向:一是加强自己对环境中行为的意识,另一个是完善已经形成的各种能力。这表明3~6岁这一时期是一个通过行为进行“建设性完善”的时期。

2第二个阶段:6~12岁

这一阶段没有其他变化伴随发生。不过儿童获得了保护自己的意识能力。如果他感觉受到了成年人的管制,他就会通过语言进行抗议,或做一些恶作剧,虽然儿童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要做的是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式。那么他要发展什么呢?他要发展的就是那些前一阶段创造出来的各种能力。

在这一阶段,儿童通常表现得平静而快乐。从精神上讲,儿童正处于一个健康、强壮和非常稳定的时期。这种稳定表现在精神上,也表现在身体上,它是儿童阶段后期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打个比方也许更好理解:如果一个对人类毫不了解的外星人来到地球,假设他们没有碰到真正的成年人,他们很可能会把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当成成年人。从身体方面说,在这两个心理阶段之间也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换牙就是其中一例。

3第三个阶段:12~18岁

这一阶段的人有相当大的变化。它也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阶段:12~15岁和15~18岁。这一阶段也有身体方面的变化,身体在这一阶段基本长成。18岁的人已经基本发育完成,18岁之后不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而增长的仅仅是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