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蒙台梭利教育羊皮卷
10941900000006

第6章 6具有吸收力的心灵

儿童具有一种从无到有地学习的心理能力,他们的智慧与成年人不同。成年人是通过大脑学习知识的,而儿童则是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

婴儿大脑有一种与成人不同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创造性非常巨大。婴儿不但能完成语言的创造,同时也完成了发音器官的发育成长。他必须时时刻刻为智力等因素的发展做身体方面的准备。

这些伟大的工作都不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完成的。我们成年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儿童却不知道。如果我们称成年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那么儿童的行为就是无意识的,但是这种无意识并非我们想像的那样。一个无意识的头脑可以具有不同寻常的智慧。正是这种无意识的智慧帮助婴儿取得了进步。

这一过程开始于婴儿对环境知识的吸收。婴儿是如何吸收周围知识的呢?首先是因为周围的事物唤醒了婴儿的注意力和热情,使他们产生了对事物的特殊敏感性。婴儿与周围事物的互动也就随之产生了。儿童并不是通过主观思想,而是通过他们的天赋来吸收环境知识的。

语言就是最明显的例证。儿童学习说话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呢?

通过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儿童天生就具有听取人类声音的能力。不过有人会问,在他周围数千种声音之中,为什么他会专门听取和学习人类的声音呢?如果婴儿仅仅听取人类的声音,仅仅学习人类的语言,那么人类语言留给婴儿的印象,肯定比其他声音留给婴儿的印象更深。这种印象肯定非常强烈,并且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婴儿体内的神经随之产生很大的热情,这种神经又促使婴儿自己将这种声音发出来。

打个比方,音乐会上优美的旋律会改变听众的表情,听众的头和手也会随着旋律的节拍运动。在婴儿无意识的大脑里也可能产生这种反应。婴儿对语言声音的这种反应,比人对音乐的反应要强烈得多。我们几乎看不到他们的舌头在动,看不到他们的脸颊和发声器官在动。他们的每一个器官都在静止中准备学习发声。这在他无意识的大脑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儿童又是如何准备学习语言的呢?语言是怎样成为其心理人格的一个固定部分的呢?

婴儿时期学习的语言被称为母语。母语与他后来学习的语言有非常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像真牙与假牙的区别一样。

接下来,这些最开始没有任何意义的声音,又是如何赋予含义和思想的呢?儿童不但学习了单词和单词的意思,他事实上也学习了句子和句子的结构。

那么,所有这些又都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说:“儿童记住了这些东西。”但是想要记住这些东西必须有记忆力,而儿童却没有。相反,他必须建立起记忆力。人在知道语序影响语义之前,他必须先学会推理。这种能力也是儿童所缺乏的。

成年人的大脑无法完成儿童大脑所完成的东西。从无到有地学习一种语言,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儿童就具有这种心理能力,他们的智慧与成年人不同。

可以说,成年人是通过大脑学习知识的,而儿童则是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儿童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他的母语,一种精神的化学反应在他们体内进行。相反,成人仅仅是作为一个接受者而已。知识输入了我们的大脑,我们又把它们储存起来,却没有建立直接的联系,就像一个花瓶与它里面装的水没有直接联系一样。

相反,儿童经历了一个转型的过程,知识不仅仅进入了他们的大脑而且促使了大脑的形成,成了大脑的一部分。儿童通过他们周围的环境建立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称这种心理类型为“有吸收力的心灵”。成人无法想像婴儿的心理能力是怎样的,但它的优势无可否认。如果我们具有婴儿的这种能力,在嬉戏玩耍之间就能够学习一种新语言,那该多好!

自婴儿降生之后,无意识的学习过程就开始了,婴儿逐渐形成他的个人力量,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直到它成为记忆的一部分。最后,在6岁的时候,儿童突然具有了理解力。

如果观察一个3岁儿童,我们会看到他总在说着什么。这就意味着他正在通过活动完成其无意识心理先前吸收的东西。上面已经说过,婴儿必须建立起记忆力。这也是儿童不得不形成的一种能力。

成人要做的,就是帮助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形成,帮助和加强儿童的多种能力。我们的工作不只是教授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婴儿的大脑发展提供帮助。如果我们做好准备,正确地对待儿童的智力,理解他们的需要,进而延长他们具有这种吸收知识能力的阶段,这将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当我们懂得这些能力属于一种无意识心理,只有通过活动及所获得的生活经验才能变为有意识时,我们就会意识到儿童幼年的心理是不同于我们的,我们不能够通过文字教学来达到目的,也不能直接干涉儿童所经历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换句话说,教育的任务只能是为儿童的生活及其心理发展提供帮助,而不是强迫儿童记忆词语或概念。

儿童1岁半这一时期,可能是教育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时期为上肢与下肢的协调做了准备。儿童的个性也将得到发展,因为随着2岁“语言爆炸”期的到来,他将会达到一个真正的完全发展期。在此之前,儿童1岁半时,他已经开始努力表达自己的思想了。这是一个不断努力和建设性地工作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们要特别注意不打乱生命的自然规律。如果自然清楚地表明这是一个不断努力的时期,那么我们就必须准备对这种努力提供帮助。

儿童的这种“吸收力的心灵”可以接纳任何东西,并最终把这些东西通过行为体现出来。儿童是具有忍耐力的。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不管出生于何种环境,他们都会在那个环境中逐渐成长,适应生活。出生于热带的儿童会逐渐适应热带的生活环境,到了其他的生活环境就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