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蒙台梭利教育羊皮卷
10941900000058

第58章 4环保意识的培养

环保将成为人类未来的关键主题。作为父母,应该在生活中对孩子开展环保教育,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让孩子从小建立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

人类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和自然条件。工业化生产大规模发展之后,工厂、交通工具、家电燃油所制造的废气、废物、废水等等对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可以预见,如果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相应的重视,那么生态系统必然出现难以弥补的破坏和缺口,整个生态系统一旦出现断链乃至反常,人类生活就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还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能否健康地维持和发展下去,而这种维持和发展正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使我们的家园不受污染的破坏,环保教育应在孩子中间进行。作为父母,应该在生活中对孩子开展环保教育,让孩子从小建立环保意识。我们都知道,无知往往能导致罪恶,然而即使一个人具有理性判断能力,也可能做出不符合理性法则的行为。

1在生活中建立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包括保护大气层、树林、淡水水源、野生动植物、土壤等方面。家长在日常教育的基础上要注意有关环保知识的讲解,建立孩子对于环保的概念,激发其兴趣。比如我们可以在与孩子谈话、讨论时,将环保知识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注意发掘各项活动中的环保因素,让孩子知道各种与环保有关的节日,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在美术活动中,让孩子通过对绘画、废物利用等活动的了解和参与,强化其环保意识。在劳动中增加锻炼内容,例如种树、嫁接、自然实验等。另外,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生动有趣的环保活动。

2让孩子体验环保

带领孩子实地参观和感受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如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和浓烟滚滚的受污染的环境。可以带领孩子参观污水处理厂,将脏水和饮用水进行比较,让孩子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日常生活中可选择一些符合孩子年龄的游戏进行环保教育,如名为“呼吸之树”的游戏,在游戏中把椅子当做“树”,只有在“树”下才能呼吸,随着“树”的减少,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到呼吸越来越困难。让孩子通过这个游戏明白植树造林和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3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孩子好模仿身边的成人,例如他们的父母。这种模仿有时是自觉的,有时则完全是无意识的模仿。这是儿童吸收性心智的无意识学习过程。因此父母应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清洁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浪费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碗筷。最好的做法是,与孩子讨论怎样使家园变得更整洁、更优美,通过爱护身边的环境来获得一种对美感的认识:环保能带来美,从而培养孩子的环保趋向。

到了春天,不妨带孩子去花园。当孩子采了一朵花,走到母亲面前说:“妈妈,这朵花很漂亮,送给你。”妈妈接过花,仔细看一看然后微笑着说:“这朵花的确很漂亮,只是把它摘下来太可惜了。”接着就给孩子提示,让孩子认识到:漂亮的花儿是给大家看的,你摘走了别人就看不到了,如果不摘,我们就可以每天来看它。如果每个孩子只要喜欢一朵花,就把它摘下来,那花坛里恐怕就没有花了,美丽的环境就被破坏了。只要循循善诱,孩子自然会高兴地接受。

也可让孩子在初春时,了解刚刚发出嫩芽的绿色植物,并通过踩痛了小草会哭的故事,让孩子不要踩痛小草,小草就像孩子一样,需要保护,需要阳光和雨露才能健康地成长,长得非常茂盛,郁郁葱葱,从而激发出孩子本能的恻隐之心和关爱的情感。

从小进行环保教育,尤其是在孩子心智关键期给予正确及时的引导,孩子就会吸纳关于环保的概念,并逐渐建立一种理解能力,让环保观念成为孩子思想价值观念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