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蒙台梭利教育羊皮卷
10941900000043

第43章 11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

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内容包括:清洁卫生、姿势举止、照料自己、对话、做家事、踩线练习等。

1清洁检查

(1)检查孩子的手、指甲、脖子、耳朵、牙齿,以及头发是否整洁。如果发现他们的衣服破了,撕坏或弄脏,缺了纽扣,鞋不干净,就应提醒孩子注意。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养成注重个人形象和仪表的好习惯。

(2)孩子应经常洗澡,但不需要每天都洗。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属于他们自己的清洗架、水瓶、盆子,并教孩子怎样进行局部清洗。例如,让他们学习怎样刷牙、漱口、洗手、清理指甲、洗脚,特别教他们小心清洗耳朵和眼睛。在此过程中,让他们注意如何清洗身体的各个部位以及不同的清洗方法:洗眼用清水,洗手用肥皂和水,刷牙用牙刷等。

(3)个人卫生检查完毕,就让孩子戴上围裙。父母先要教会孩子怎么系围裙,然后让孩子检查自己的房间,注意查看一切东西是否整洁,教孩子如何将有灰尘的角落打扫干净,如何使用各种清洁工具,如抹布、刷子和小扫帚等。这些工作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去做,很快就能完成。

2正确的坐姿和优雅的举止

做完清洁之后,应该为孩子讲解坐在座位上时的正确坐姿:保持安静,两脚搁在地板上,手放在桌子上,头保持端正。接着是如何从椅子上起身,接着是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培养孩子的举止保持优雅,例如,见面和分手时的礼仪,互相敬礼,拿东西时轻拿轻放,接受东西时如何保持礼貌,等等。每个动作都要刻意教。

但这并不是限制孩子,仍然是自由式教学,因为对孩子的行为,我们不是去做好坏的评价,而是给予指导。父母要做的,只是帮助纠正孩子那些不正规的动作。

3照料自己

在照料自己方面,第一步骤是穿衣、脱衣。练习扣扣子、挂钩子、绑带子、系鞋带,以及叠被子等等。父母应坐在孩子身边,慢慢地向他们演示手指的动作,并刻意把这些动作分解成若干部分,让儿童看明白。

举例来说,父母可以先为孩子示范一遍如何扣扣子,然后让孩子在自己的衣服上进行尝试。一次不成功,那就轻握孩子的手,通过一系列动作为孩子建立一种动作的程序:先抓住扣子;将扣子对准扣眼;将扣子穿过扣眼;再仔细调整,使扣子位于扣眼的正上方。当然,父母需要边做边为孩子讲解。

如果教的是如何系鞋带,打蝴蝶结,可将整个动作过程分解成打结及做蝴蝶结两个步骤。对于孩子来说,由于学习意愿很强,他们会耐心研究每个动作,然后小心谨慎地动手做。

在“儿童之家”,增强手指协调性的练习在儿童中间进行,这为儿童的实际生活,如穿衣服、脱衣服、解纽扣等做了一些准备。这一教育的基本教具很简单:一些木制框架,每个框架上绷上两块布或皮革,缝上或空出一排排扣眼和纽扣、或挂钩和钩眼、或带子和带眼或拉链等。“儿童之家”采用了10种这样的框架,每一种框架代表一种不同的穿脱衣方法:

(1)框架上绷上两块较厚的毛料织品,缝上骨质扣——类似于儿童的外衣;

(2)框架上绷上两块亚麻布,缝上珠型扣——类似于儿童的内衣;

(3)框架上绷上两块皮革,缝上鞋扣,孩子们用纽扣钩连接这两块皮革——类似于儿童的鞋子;

(4)框架上绷上两块皮革,用鞋带系住;

(5)框架上绷上两块布(用鲸骨内撑),用带子系在一起——类似于意大利农妇穿的紧身围腰;

(6)框架上绷上两块呢绒布,用风纪扣连在一起;

(7)框架上绷上两块亚麻布,用小挂钩和钩眼连接;

(8)框架上绷上两块布,用彩色的宽缎打成蝴蝶结连接;

(9)框架上绷上两块布,用圆绳系在一起——类似于儿童内衣的系绳方式;

(10)框架上绷上两块布,用拉链连在一起。

通过使用这些玩具,孩子们可以通过实践来分析穿衣服和脱衣服所必须做的动作,经过反复的训练以后,他们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这些动作。这样,不用通过任何直接的强制性命令,就能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下,学会自己穿衣服和脱衣服。一旦他们学会这些动作,往往希望马上就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能力的掌握能使孩子们感到高兴和自豪。

4对话

在以上一系列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采取轻言软语的说话方式显然是必要的。一方面是语气要温和,另一方面,要配合每一个具体动作进行提示,比如扣扣子,为孩子讲解哪个是扣子,哪个是扣眼,扣子应该从扣眼里钻出去,等等,给予孩子一些具体的形象,有助于孩子记忆。语气温和,要求父母要有耐心,而在讲解时,父母也务必做到条理清晰,不应自己一边讲解一边尝试。虽然许多动作,家长能够毫不费力地完成,但示范和讲解时,可能出错。这种事情并非少见。一旦出错,孩子的心中就往往会产生一种迷惑感,而且第一次动作演示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后面的动作都会受到孩子对第一次动作“先入为主”印象的影响。

5做家事的训练

在教授大动作如清洗盘子、摆放碗筷的时候,家长必须先介入,用明确的动作来示范,尽量少做口头指示。孩子会用心模仿、记忆、克服困难。每个动作都要刻意教,如何拿起或放下物品,碗的叠放顺序,以及如何合宜地将这些物品交给他人。用同样的方法教导儿童如何将盘子叠起放到桌上,而不弄出碰撞声。

6踩线练习

踩线练习能训练孩子的动作平衡性,协调孩子全身的动作,增强孩子在照顾自己、做家务、打扫清洁卫生等活动时的个人能力。

“踩线”练习是一种很重要的练习方法。首先,在一空旷的地板上,用粉笔画一条线。线条可以是一条直线,也可以是椭圆形。在教孩子时,父母应该做出示范,就像走绳索的特技演员那样走在线上,将一只脚放在另一只的正前方。

这项练习看似轻松,对于孩子来说,则需要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因此要提高技能,只能靠孩子反复主动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父母不妨播放音乐来配合孩子,比如一些旋律简单的进行曲,进行曲的开始节奏不要很明显,但要能给孩子们伴奏,激发孩子们的自发努力意识。

当孩子们通过这种方式学会把握自己的平衡后,他们走起路来就显得标准而完美,除了步法镇静外,他们还能获得一种优雅的仪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