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蒙台梭利教育羊皮卷
10941900000014

第14章 5语言敏感期(0~6岁)

0~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儿童从不会发音到学会了怎样说话,知道并能运用母语的语言规则,这都是无意识活动的结果。一些心理学家发现,2岁半的孩子只有两三百个词汇,6岁时便知道了上千个。这些词都不是教师教的,而是他们自学的。在这一时期,如果孩子处于良好的语言环境中,便可事半功倍地掌握某种语言。但语言的敏感期具有阶段性,一旦错过便无法弥补,所以一定要好好利用。

1婴儿期(0~1岁)

2个月左右,婴儿就开始吸收语言了,他所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这时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呀呀学语的声音,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当他说第一句话时,并不需要为他准备任何特殊的东西。

2幼儿期(1~3岁)

(1)语言的“爆发现象”

幼儿学习语言的心理机制始于无意识,并在无意识中发展、成型,然后才表现出来。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大工程,但幼儿却能轻松学会母语,这正是来源于幼儿的语言敏感力。幼儿获得的语言是他从周围环境中听到的。他的记忆力使他能记住以前所听到的词汇,但是他会根据某个时刻的特殊需要来自己运用这些词汇表达。

① 两次“爆发”

幼儿的进步并不是渐变,而是跳跃性的。语言的发展也不是逐字地、均衡地发展,而是存在着“爆发现象”。

婴儿说话的最初努力表现为呼喊、惊叹等,接着是发出双音节的阶段,然后是三个音节,再是单词。先是各种名词,然后是双词短语,这些短语表达整句的意思,每个字表示许多意义。

紧接着是巨大的爆发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使用的新字爆发性地增加,这是第一阶段的爆发。2岁一过,便马上进入第二个阶段,词语有次序地分组,这是字词到句子的爆发性阶段。可见,第一次爆发是字词的爆发,第二次是思想的爆发。

在爆发出现以前,一定存在着某种准备过程。这种准备可能是秘密的,但孩子的其他活动表明,他的内心世界正在持续稳定地发展。

② 事物的名称

大约在1岁的时候,孩子发现了一件事实,那就是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名称。他意识到他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而且每一个物体都有一个相应的词来表示。孩子已经能够从他听到的所有词语中挑选名词,特别是具体名词。至此为止,他已经迈出惊人而又崭新的一步。起初,他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但孩子的探索不会终止,他使用的相类似的词汇会逐渐增多。

③ 词语和句子

在孩子年满2岁时,能突然说出许多发音完全正确的词语,还能在三个月内轻松学会运用名词、动词、副词、助词的各种变化形式。

在过了2周岁以后仍然存在着表达能力的爆发性。简单句和复杂句的使用、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变化、主语的用法,以及并列复句和主从复句等都不知不觉地出现在孩子的话语中。这样就形成了孩子所属民族或特有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表达机制。这是在无意识中积蓄起来、由意识传递出去的宝贵财富。这时,孩子拥有了新的能力,开始喋喋不休地讲话了。

2岁半是一个人的心理形成分界线。2岁半以后,孩子开始了组织语言的新阶段,这一阶段持续稳定地而不是爆发性地发展。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主动性和自发性。这一阶段要延续到大约5~6岁。在这个时期,孩子会学习许多新的单词,完善句子结构。

这一时期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只能听到很少的单词或方言的环境中,那么他能说的也只局限于这些词或方言。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有文化的环境里,他的词汇就能得到丰富。环境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无论环境怎样,孩子在这个时候的语言会更加丰富。

④ 效果强的语言

就词汇的运用而言,孩子并不像鹦鹉。他不仅仅模仿声音,而且能运用他已获得的和储存起来的知识。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对一些语言敏感是一种普遍现象。孩子对效果强的语言十分敏感。这跟成人有关。很多骂人的话很快就被孩子学会并使用,就是因为成人在使用时强烈的反应。换句话说,孩子在学说话时期,会无意中学会粗话,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责骂孩子,而是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毕竟这时的孩子分不出好坏。

(3)表达障碍的时期

① 爱发脾气的幼儿

幼儿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但表现出来的却非常有限,这就意味着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表现能力极不相称。当他们尽力用一个单词告诉成人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成人听不懂,他们就会大发脾气,沉溺在徒劳无功的怒气之中。

幼儿丰富的内心世界急需表达。然而,即使是正常幼儿,要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也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年龄,烦恼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他的努力没有获得成功,他就会生气。由于还不会说话,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发怒。他的恼怒在于,尽管他尽了最大努力,还是没有找到恰当的词汇。

这时,他是一个正在争取独立又被误解的幼儿。幼儿的孤立无援很容易使他们陷入痛苦。而理解幼儿的语言,对把他们从这种痛苦中解救出来,使其内心趋于平静起着重大的作用。孩子的父母以至整个社会都不应该使幼儿陷入这种孤立的状态中,应该让他们同成年人多接触,让他们经常听到发音清晰的话语。

② 心理创伤

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困难时期。因为其发展的障碍都产生于环境,或者是因为其自身能力的局限。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二次感到适应环境的困难。第一次是在婴儿刚出生时,婴儿在缺乏足够的关心和理解的情况下,造成他心灵的创伤及由此产生的退化。孩子语言困难期的状况与此类似。而且一如在这个时期儿童保留了他们所学习的、对生活有用的东西,他们也保留了其心理障碍的消极影响。所以,在这个时期,孩子的个性可能会出现畸形和偏差,尤其对于那些性格敏感的孩子,这种畸形和偏差更易造成伤害。心理障碍也会阻挠孩子清晰发音。例如口吃或发音有缺陷,这些缺陷起源于言语机制的形成时期。

我们应该记住,孩子在这一创造性阶段心理接受的印象和印象激起的情绪都会长期存在。

在“儿童之家”,有些3岁和4岁的孩子从来没有开过口,甚至连2岁孩子说的复合词,他们都没有说过。这是怎么回事?一定是某种严重的心理创伤或长期的障碍,压抑了孩子们丰富的语言。

作为父母应该牢记的是,人生的最初两年将会影响人的一生;人们对婴儿所具有的巨大的心理能力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孩子极其敏感,因此,任何粗暴的行为不仅会引起当时的反应,而且这种影响还会造成孩子终生的缺陷。

3口语敏感期的练习

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要根据情况进行一些练习来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练习的内容有:

练习发音、辨别语音、对答游戏、词语接龙、说反义词、故事接龙、悄悄话、“一分钟”分享、玩具展览会、主持节目、每日一问、谈话活动、绕口令、看图说话、讲故事、排图造句、看图编故事、戏剧表演等。

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