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55位近代伟人
10938500000039

第39章 郁达夫

郁达夫,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贫穷的童年或许会让许多人不堪回首,可是,对郁达夫来说,正是在贫穷的日子里,他受到了使他受益终生的教育。

在郁达夫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从此,一家6口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母亲的肩上。小郁达夫很有天分,读书成绩很好,母亲省吃俭用供他上学,家里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小郁达夫13岁那年,考进了县立高小,而且由于入学后勤奋苦读,成绩十分优秀。为此,他受到了知县的嘉奖,并且跳级升班,一举成为富阳城中的“知名人物”。在荣誉和赞扬之中,郁达夫逐渐产生了虚荣心,并开始在穿着打扮上讲究起来。第二学年开学了,郁达夫嗫嚅着跟母亲说:“娘,我想买一双皮鞋。”因为学校发了黑色的制服,很多同学都配上一双闪亮的皮鞋,神气极了。他总是穿着一双布鞋,显得非常“土”。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要求对母亲意味着什么。听了郁达夫的话,母亲没有说什么,第二天,为了满足儿子这在一般家庭中并不算过分的要求,她走家串户,想尽了办法,还是筹不够钱。无奈,只得想到“赊欠”。她带着儿子走了一家又一家鞋店,都没有赊成。每进一家商店,掌柜的起先都是笑脸相迎,客客气气地把一双双皮鞋拿出来给郁达夫试穿,当他们一听到希望“赊欠”时,立刻白眼相对,收起皮鞋,不再理睬了,有的甚至还要说几句刺耳的话。他们走了一上午,到被最后一家商店拒绝赊欠之后,母亲的眼眶浸满了泪水。这时,郁达夫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粗糙的双手,觉得很惭愧。他拉着母亲,无言以对,低下头,默默地跟着母亲回家了。虽然这样,回到家,郁达夫的眼前仍浮现着买鞋的情境。不一会儿,他听到有人下楼来,他抬起头一看,愣住了,只见母亲手里拿着一包衣服。原来,母亲是要去当铺把这些衣服当了,再去买回儿子日思夜想的皮鞋。眼前的一切,使郁达夫非常难过,他内疚、后悔,恨自己不懂事,让母亲如此为难。看着母亲,郁达夫深深地理解了母亲的心,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水,一下子投进母亲的怀抱。他紧紧抱着母亲,哭着说:“娘,你别去了,我不要皮鞋了!”看着懂事的儿子,母亲也禁不住落下了辛酸的眼泪。

买皮鞋的风波很快过去了,但它对少年郁达夫的触动很大。郁达夫不仅体会到了母亲的艰辛,也体验到社会上存在着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他暗下决心,发愤苦读,为穷苦人争气。1910年冬,郁达夫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当时著名的杭州府中学。后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成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

俗语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贫出孝子”,但贫穷并非是天生和美好的品质联系在一起的。像郁达夫的母亲这样任劳任怨、辛勤操持,而又无私地爱着孩子的父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许许多多的贫寒子弟,使得他们勤奋学习,养成了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郁达夫的母亲不但感动了儿子,使他懂得真正值得追求的应该是什么,也使许多没有身受贫穷之苦的人感动。

《名贤集》中有这样一句话:“无名草木年年发,不信男儿一世穷。”人的一生面临许多关卡,许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不管是名分地位还是财富,都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所以,让我们从容地面对一切吧。

现代社会,我们的物质条件好了,父母也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可是,我们一定要记住,要克制自己。只有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理解父母的不易,体会父母的苦心,才能养成美好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