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你自己
10937700000049

第49章 争取利益也是必要的手段

事实上,从领导艺术上讲,善于驾驭下属的领导也善于把手中的利益作为笼络人心、激发下属的一种手段。该得的利益不争取,反而会使人怀疑你的动机。

王翦是秦始皇手下战功累累的大将,他协助秦始皇消灭晋王,赶走燕王,并数破楚军,但秦始皇对他疑心重重,怕他功高盖主,因而在攻打楚军时有意重用李信将军,后来王翦称病告老还乡。李信在与楚军交战时受挫,秦始皇也只好放下架子赶到王翦面前谢罪,并请他出山。王翦率兵60万由秦始皇亲自送到灞上,一方面表示秦王的信任,但同时他对王翦掌握重权表示不放心的顾虑也流露出来。于是,王翦在出发前,向秦始皇请求许多田宅园池。秦始皇问:“将军就要走了,为何忧虑贫穷呢?”王翦说:“作为君王的将军,即使有功也不能封侯,所以趁君王信任、重用和偏向我时,我得及时请求点好处为子孙造福。”秦始皇见王翦如此坦诚可爱,觉得放心不少,开怀大笑。王翦到了边关,又5次派人回都城请求良田。有人觉得这样不妥,便问:“将军这样强请硬求未免太过分了吧?”王翦深谋远虑说:“不然,秦王粗鄙而不信任人,现在倾全秦国的士兵而委任于我一人,我不多示田宅为子孙谋基业来巩固自己,反而让秦王因此而怀疑我吗?”王翦不愧为智勇双全的大将,于外于内都是八面玲珑,可谓老谋深算。在接受重大任务前,当面向领导请求自己应该得到的,既表明你对完成任务充满信心,也能表明你既然如此坦诚地要求了利益,那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就可能不再玩“猫腻”,至少在领导心目中能造成一种印象。尤其是牵涉经济利益的一些事情,领导也深明其中的利害,把这样的任务交给你去办他能不存疑心吗?比如你或许能在其中捞点回扣、作点手脚、收取礼品等等,领导都能算到,如果你接受任务时不声不响非常痛快,领导往往会认为:你这小子这么高兴地接受了,心存不良,所以,最好有话说在当面,有要求提在前面,要玩“马前卒”,不要搞“马后炮”。之所以强调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要学会争利这个问题,就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不会争利而频频“吃亏”。

年轻人不会争利一般有这样的表现,他们不敢争利,甚至连自己应该得到的也不敢开口向领导要求,既怕同事有看法,也怕给领导造成坏印象,大有“君子不言利”的味道。年轻人认为向领导要求利益,就肯定要与领导发生冲突,给领导找麻烦,影响两者的关系,什么都不敢提,结果往往也是一事无成。干好本职工作是份内的事,要求自己应该得到的也是合情合理的,付出越多,成绩越大,应该得到的就越多。我们应该知道,只要你能为领导干出成绩,向领导要求你应该得到的利益,他也会满心欢喜。如果你无所作为,无论在利益面前表现的多么谦让,领导也不会欣赏你。事实上,从领导艺术上讲,善于驾驭下属的领导也善于把手中的利益作为笼络人心、激发下属的一种手段。可见,下属要求利益与领导把握利益是一个积极有效的处理上下关系的互动手段。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为自己的利益而争是光明正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