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你自己
10937700000173

第173章 寻找慰藉,摆脱痛苦

犹太教牧师古许纳在他的畅销书《好人遭受不幸时》中说:“我们必须摆脱那些以过去的痛苦为中心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之类的问题,改为提出展望将来的问题,

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妇人,与一个独生子相依为命。老妇人原以为可以与独子长期相互依靠的,不料独子突然得了重病,不治而亡。老妇人的邻居帮助老妇人把死者埋了,老妇人痛失爱子,死也不肯离开坟地。她不吃不喝,哭呀哭呀,只想与儿子一道离开人世。就这样过了四五天,老妇人果然气息奄奄,命在旦夕了。这时,虚竹大师来到老妇人身边,问道:“您为何停在坟间不肯离去呢?”“唉!我惟一的爱子离我而去,我痛不欲生,只求同儿子一同离开人世。”老妇人哭着说。虚竹大师又问老妇:“你想不想让儿子活过来呀?”老妇人一听,精神倍增,说:“当然想呀,你可有什么办法么?”虚竹大师道:“你如果能找来一种香火,我便可以拿着此火为你儿子许愿,叫你儿子复活。”“那是什么样的香火呢?”老妇人问。“这种香火就是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燃着的香火,你去把它找来吧。”虚竹大师说。老妇人听信虚竹大师的话,便四处讨香火去了。每到一户人家,老妇人就问:“你家死过人吗?”“死过,曾死过不少人呢。”老妇人继续走,每到一户,老妇人依旧问:“你们家以前死过人吗?”“死过,我们的祖先都在我们前面死了。”“怎么会没死过人呢?”回答几乎千篇一律。老妇人跑了许多路,问了不知多少户人家,每家的回答,几乎一模一样。无可奈何,老妇人回来了,告诉虚竹大师:“我已经遍求所有人家,却没有一家没有死过人的,这样的香火看来我是取不来了。”虚竹大师说:“既然如此,你又何必为死了儿子而过度悲伤呢?”老妇人恍然大悟,她被说服了。痛苦,不管愿不愿意,几乎每一个人总会遇到。况且,痛苦是客观的,具有存在的必然性。痛苦有其特定的空间局限性和时间变动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可以摆脱,可以战胜,以至可以转化为一种力量。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并非一切不幸都是痛苦,一切痛苦也并非都是不幸。问题是怎么控制和利用,也就是驾驭痛苦。

正如犹太教牧师古许纳在他的畅销书《好人遭受不幸时》中所说:“我们必须摆脱那些以过去的痛苦为中心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发生在我身上’之类的问题,改为提出展望将来的问题,例如‘既然这件事已经发生,我该怎样应付?’”一个人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痛苦发泄出来,其痛苦就会自然地在自己的掌握中。但对于痛苦的过程,各人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去度过它。因为要把心灵的创伤医好,最重要的就是要积极采取某种行动,而这种行动也就是对痛苦的控制和利用。对痛苦的控制无非是两种方法:一是摆脱,二是引导。摆脱痛苦最成功的办法就是寻找慰藉和转移注意力。但摆脱痛苦需要时间,痛苦必须用时间去克服,至于时间的长短,就要看痛苦的程度和情形而定。必须注意的是,不管是哪种情况,如果对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认为他们应能够驱逐一切失眠、焦虑、恐惧、愤怒、自思和自疑等痛苦症状和“迅速恢复正常”,则往往会使他们感到彷徨、内疚和失去自信,令痛苦的过程更加长久、更加难以结束。人们常说对伤心事要想得开,什么叫“想得开”呢?也就是要从伤心事中跳出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些人遭受挫折时,往往心眼太窄、太死,老从同一个角度去看伤心事,越看越伤心,越想越泄气。一个人在痛苦不堪时,应当能从自己的痛苦和伤悲中跳出来,放眼社会。这样,你就会看到自己那一点痛苦不过是千百万人都要碰到的一件很平常的事罢了。或者,把眼光放远一点,从漫长的人生长河看今天,那就会感到人生坎坷寻常事,现时的挫折不过是人生中一段小小的弯路。随着视野的开阔,观察角度的更新,他的眼光就能超越眼前的痛苦和不幸,看到更远的前程,整个生活的色彩在他眼里也必将逐渐变得美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