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你自己
10937700000161

第161章 坦言失败寻求谅解

如果你犯的是大错,那么此错必尽人皆知,你的狡辩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让人对你心生嫌恶罢了。如果你犯的只是小错,用狡辩去换取别人对你的嫌恶,那更划不来。诚实认错,坏事可以变成好事。选择坦言失败要有相当的勇气,而很多人都是随意就把它放弃了。

1928年,大散文家沈从文被当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聘为该校讲师。沈从文时年才26岁,学历只是小学文化,闯入十里洋场的上海为时不长,即以一手灵气飘逸的散文而震惊文坛,当时已颇有名气。但是,名气不是胆气,在他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除原班学生外,慕名而来听课的人很多。而对台下满堂坐着的渴盼知识的学子,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十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后来开始讲课了,而原先准备好的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地10分钟就讲完了,离下课时间还早呢!但他没有天南海北地瞎扯来硬撑“面子”,而是老老实实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于是,这选择了老实得可爱的“坦言失败”,引得全堂爆发出一阵善意的欢笑……胡适知道后,评价这次讲课时,对沈从文的坦言与直率,认为是“成功”了。我们犯了错误之后该当如何呢?如果你犯的是大错,那么此错必尽人皆知,你的狡辩只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让人对你心生嫌恶罢了。

如果所犯之错证据确凿,你虽然狡辩功夫一流,但责任还是逃不掉,那又何苦去狡辩呢?如果你犯的只是小错,用狡辩去换取别人对你的嫌恶,那更划不来。诚实认错,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姑且不论犯错所需承担的责任,不认错和狡辩对自己的形象有强大的破坏性,因为不管你口才如何好,又多么狡猾,你的逃避错误换得的必是“敢做不敢当”、“没担当”之类的评语。之后,别人不敢信任你,甚至“怕”你三分,更因怕哪天你又犯了错,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于是抵制你,拒绝和你合作。而最重要的是,不敢承担的错误会成为一种习惯,也使自己丧失面对错误、解决问题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所以,不认错的弊大于利。那么诚实认错呢?你会说,诚实认错,那不是要立即付出代价,独吞苦果吗?有时候碰到没有担当的上司,的确会如此,但绝大多数的上司都会“高抬贵手”——人家都认错了,还要怎么样?而且在心理上,你认错,已明显标示出上司与你位置的高低,上司受到尊重,再怎么说,都要替你扛一部分的责任;何况你犯错,他也有“督导不周”的责任,所以,在现实中,认错的后果并不如想像中的那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