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强你自己
10937700000144

第144章 不要让理想变小

有句苏格兰谚语说:“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一个梦想大的人,即使实际做起来没有达到最终目标,可他实际达到的目标都可能比梦想小的人最终的目标还大。所以,梦想不妨大一点。

海拔1000多米的山在浙北已算是高山了。高山上有20多个孩子,他们在一所破旧的学校里读书,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老师倒是山下来的,在大城市里读过书,第一次宿在学校,他失眠了一晚上,山上的风太大,山上的生活太苦。这里的境况要比他以前想像的更艰苦。上第一堂课,老师看到几位浑身湿漉漉的孩子。他问:“一大早是不是打水仗了?”那几个孩子低着头不敢说话。一个扎着辫子的女孩站起来指指窗外的一片远山说:“他们从深山里来,是路上杂草上露珠打湿的。”老师把目光投向窗外,那里是一片黑黝黝的去处,一条似隐似现的羊肠小道穿行在群山之中。老师问:“你们需要走多长时间?”一个孩子说:“两个多小时。”老师第一次知道一个孩子上一次学的代价,这个代价即便是成年人也是较难承受的。老师很感动,但老师也很绝望。因为孩子的见识和海拔成反比,他们对山下的那个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他问这二十多个孩子,最大的理想是什么?最大的理想、也是最体面的理想是那个扎辫子的女孩说的,她说要当村里的会计。更多的孩子说他们长大了要学会在自家的毛竹上刻上父亲的名字,以防别人盗砍他们的毛竹。后来,老师有了一台二手的笔记本电脑,可以通过村里惟一的一条电话连接互联网。那次教学设在村长家里,围观的大人比学生还多。他给孩子们讲外面的世界,讲肯德基和麦当劳,讲杭州和上海,讲通过一台电脑可以连接世界的精彩。那个扎辫子的女孩理想开始有了转变,她说将来要下山当会计。而一个住在深山中的孩子对他说,他以后能当个乡长那样的官,能拿出一笔钱修一条通向山下的公路。

老师在山上呆了一年便走了。他说自己只能改变孩子们这么多,他希望后来的老师不要把孩子的理想变小,希望那个女孩有一天说自己想到大公司当白领,那个深山中的孩子说想当省长。他说这些孩子也许永远走不出大山,但是必须垫高孩子的理想高度。这样,他们在将来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一个人的目标中必须要含有某种能激励你自我拓展、自我要求的要素,这些要素会不断帮助你成长、改变和进步。一个梦想大的人,即使实际做起来没有达到最终目标,可他实际达到的目标都可能比梦想小的人最终目标还大。所以,梦想不妨大一点。

从前,有两兄弟,老大想到北极去,而老二只想走到北爱尔兰。有一天,他俩从牛滓城出发。结果俩人都没有到达目的地,但老大到达了北爱尔兰,而老二仅仅走到了英格兰北端。一个具有崇高生活目的和思想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有句苏格兰谚语说:“扯住金制长袍的人,或许可以得到一只金袖子。”那些志存高远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远远离开起点。即使你的目标没有完全实现,你为之付出的努力本身也会让你受益终生。美国潜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说:“如果你是个业务员,赚1万美元容易,还是10万美元容易?告诉你,是10万美元!为什么呢?如果你的目标是赚1万美元,那么你的打算不过是能糊口便成了;如果这就是你的目标与你工作的原因,请问你工作时会兴奋有劲吗?你会热情洋溢吗?”梦想越大,成就越高。人生真的是梦做出来的。越是卓越的人生越是梦想的产物。可以说,梦想越高,人生就越丰富,达成的成就越卓绝。梦想越低,人生的可塑性越差。也就是惯常说的:“期望值越高,达成期望的可能性越大。”把你的梦想提升起来。它不应该退缩在一个不恰当的位置。接受梦想的牵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