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应该有足够的理由作为后备军团以支持你的行动。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我们就要准备定量的借口。“借口”不是鸡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与假设淘汰后的结果,是令人信服的可行方案。即使没有原因,也要一个借口,这样我们的行动才能得到有效贯彻。
“凡事都得有个说法,只要有原有由,有理有据,一切都好办”。中国人就是信这个老理儿。不管你是做事之前有的产生的念头,还是事成之后给自己找的辙,都能成为支持你行为的“说法”。即便你做事有些无厘头,有些不靠谱儿,但如果你的“说法”名正言顺,那就能让人信服。
从前有一个人在偷窃的时候被别人当场抓住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作为一个小偷,被人当场抓获的他却一点都不害怕,反而理直气壮地辩解说,虽然他拿了别人的东西,却并没有逃走,所以算不上偷。最后把东西还给失主后大摇大摆地就离开了。
无独有偶,有位旅客在外旅行,在餐厅吃饭时他有事离开座位,结果回来时刚好看到一个男人正在掏他挂在椅子上的衣服口袋里的钱包。当这位旅客出言指责时,小偷居然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在为他“清扫钱包”。尽管理由非常牵强,但小偷就是拒不承认。
在常人看来,如果小偷被人当场抓获自然是理屈词穷,只有伏法的份儿。然而案例中的小偷却可以算得上找理由的高手。先不论他们找的理由有多么牵强,但他们却是可以理直气壮地为自己找个说法。暂不说他们做的事于情于法的不对,但这起码可以看出他们在险恶环境下所拥有的镇定和机智。
对于偷窃行为我们自然应该倾力抵制,但是这些事例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无论你在做什么事,当你开始去做时就应该想好接下来的情况以及最终的结果,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要有个解释。不过在让自己随时“师出有名”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不能胡乱地找理由,否则有可能让自己反而因此惹出麻烦,甚至丢了性命。
再讲个有趣的三国故事:
“当年刘备在攻取四川时曾与刘璋在涪县会见,当时刘璋部下从事张裕也在座。张裕因为脸上多须,刘备就拿他开玩笑说在他的老家涿县,那地方姓毛的人特别多,县城东西南北都是毛姓人家。县令说:诸毛怎么都绕涿(借指‘啄’,即嘴)而居呢?”
张裕面对刘备的调侃也毫不示弱地回敬说:“从前有人作上党郡潞县县长,迁为涿县县令,调动之际回了一趟家。正好这时有人给他写信,封面不知道如何题署好,如果题‘潞长’,就漏了‘涿令’,题‘涿令’,就漏了‘潞长’,最后只好署‘潞涿君’。”张裕借“潞”为“露”之谐音,讽刺刘备脸光露嘴无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此刘备就因此对张裕记恨在心。
后来张裕归顺刘备。他对天文、占卜皆通,曾劝刘备不要取汉中,说取汉中于军不利。刘备不听,出兵攻取汉中,证明张裕预言不准。张裕又私下向人泄露“天机”,说魏文帝黄初元年刘备将得益州,九年后将失去益州。刘备不忘当年受辱,借机要杀张裕。诸葛亮问张裕犯了什么罪,刘备说:“芳兰当门而生,不得不锄去。”他找的这个说法,其实并不高明,论借口编造术实不如张裕,可是刘备是主子,权力最终占了上风。虽然刘备是主事者,但毕竟他想杀张裕更多是因为私人原因,所以他还是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这样杀张裕的决策才显得“师出有名”。
刘备在处事中,很注意名正言顺这一条。解决一些复杂的事和人时,他都能够巧寻借口,然后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压住人,使其无法公开反对。他要削夺、削弱各别人,理由之充分、之正当,谁都不敢反抗,无法反驳。名正而言顺,这为他下一步行动就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