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实社会中种种复杂的境遇,面对摆在你面前一次次的抉择,你是一味的“进”,还是能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地退让呢?有的人过于执着于硬碰硬的拼搏,在困难和险阻面前,总是“勇敢”地冲在前面,最后弄得个伤痕累累。而有的人,在不可跨越的障碍面前,懂得去“示弱”,适当地给给自己留出了退路,做出了让步,最后以退为进,达成了目的。
战国时期,晋文公即位以后,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楚成王被激怒,立即令成得臣率军北上,征伐晋国。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将士们后退。将士们大惑不解,他们认为,晋军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道理。晋臣狐偃解释说:“楚王曾经有恩与国王,他这样做,是为了实现他当年的诺言,国王曾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如果今天国王言而无信,我们就理屈了。”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辞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么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了。”
晋楚之战爆发。两军才一交手,晋军统帅指挥军队假装败退,还在战车的后面挂上树枝,扬起一阵一阵尘土,显出慌忙败退的样子,把楚军引进埋伏圈。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向楚军拦腰杀来,结果楚军被杀得七零八落,大部分被歼灭。成得臣见势不好,急忙收兵回撤,好不容易才逃出重围。成得臣战败后,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晋文公借此机会会合诸侯,订立盟约,当了霸主。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这场争战与其说是晋文公主动让步,对楚军进行谦让,不如说是一场战斗策略,“以退为进”。通过对楚军的让步,一方使晋军在战术更稳定,另一方面也表明晋的仁至义尽,使得楚军不再有攻击晋国的借口,这种以退为进的谦让,不但使晋国赢得了战争,而且在道义上又不失诚信。成就霸业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以退为进”的道理也经常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有所实践。
有两个大学生王旭和张然,毕业后同时分配到同一家公司上班,由于两人的表现都很优秀。年终快到的时候,公司决定要提升一位科长,巧到是,正好提升他们中的一位,当然,王旭和张然都是想当科长的,但这必须有领导决定。经过考查,上级决定任命张然担任这一职务。但出乎意料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张然却对领导说,这一职务王旭比我更为合适。
于是,领导决定任命王旭,在王旭当科长以后,对张然比以前更热情了,他知道他之所以能够当上科长,全是张然在领导面前的极力推荐。从这次任命事件中,领导对张然的看法又上升了一个层次,领导觉得张然这个人不但为人实在,还很谦逊,实在是难得。没多久,公司的副经理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领导很自然的想到了张然。而张然也很顺立的就当上了这家公司的副经理,刚好是王旭的上司。
其实,一开始也并不是张然不想当科长,而是他非常想当科长,但是后面还有更大的利益再等着他。再则,如果他为了科长一职而与王旭争得你死我活,那么结果肯定会双方之间反目成仇,而如果他把职位让给了王旭,不但显出了兄弟之情,同学之谊,而且领导对他的印象也会上升一个层次。也因此,经过利益权衡,他最终选择了后者。
生活中,“以退为进”的例子不胜枚举,“退”没有“进”来的刚强,但是,“退”往往能在不经意间,以柔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