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变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更好地驾驭事态的发展。虽然应变中的“变”是多种多样,千姿百态的,但是,“应”却可以见招拆招,将“变”迎刃而解。应变是考验一个人快速反应和临场发挥的试题,从中无不体现你的才智和胆略。
语言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的主要工具,我们运用语言进行沟通的同时,不免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困难和窘境。面对周遭环境的突然恶化,面对谈话的戛然中断,面对对方令人猝不及防的刁难,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对诸如以上突发的危机,我们一定要学会语言上的应变,好让我们在短时间内想出应对之策,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化险为夷。
既然“变”是千变万化的,那么“应”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看情况而选择应变的策略。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青年时期,曾宣布他五十岁时不论政绩如何都退出政坛,然而他五十五岁正值事业巅峰期的时候,舆论将旧话重提,问他如何早已过了五十岁还不退休?
田中应变地说:“我宣布五十岁退休的话是在二十多年前说的,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才不到六十,现在都超过七十岁了嘛!”
田中这番话终于给自己解了围,足见转移语义的妙用。
同一个语词或语句,在不同的语境中或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含义。像田中角荣这样通过语义的转移,自圆其说,来改变不利的情境的方式,很是聪明。在外交场合不乏像这种化尴尬为神奇的例子,周总理用的却是另一套路数。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由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作为一个外交家或政治人物,既然善于运用语言特义为自己解除因境,那么他就必然善于运用双关修辞保护自己和攻击对方。但是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在生活中又该怎样说话,才能达到维护与反击的目的呢?
有一个常愚弄他人而自得的人,早晨,他正在门口吃面包,忽然看见邻居骑着毛驴哼哼呀呀地走了过来。于是,他就喊道:喂,吃面包吧!邻居连忙说,谢谢您的好意,我已经吃过早饭了。汤姆一本正经地说,我没有问你呀,我问的毛驴。然后得意地一笑。
邻居以礼相待,却反遭一顿侮辱。是可忍,孰不可忍!他非常气氛,可是又难以责骂这个无赖。于是邻居抓住无赖语言的破绽,进行狠狠的反击。他猛然转过身子,照准毛驴脸上“啪”“啪”就是两巴掌,骂道:“出门时我就问你城里有没有朋友,你斩钉截铁地说没有。没有朋友为什么人家会请你吃面包呢?”
邻居的反击在于以牙还牙,既然你以为你和驴说话的假设来侮辱我,我就姑且承认你的假设,借教训毛驴,来嘲弄你自己建立的朋友关系,给你一顿教训。这个故事另一方面也说明,遇到突发情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激动,要控制情绪。这个时候心境平和,一方面表现了自己的涵养与气量,另一方面,可以让那个自己冷静地思考。
当然,生活中不论是处理这样的突发情况,还是与人交流、演讲、讲话、论辩,都需要一个冷静的头脑,只有心境平和做前提,我们才不会仓促和不知所措。
应变有很多灵活的方法,下面我们以演讲为例,看看比较好用的几种:
首先,将错就错。演讲是在某种特定的现实场景中进行的,它的现场效果,要受演讲者和听众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旦发生干扰,就可能造成演讲者无法预料的语言差错,而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倘若出现这种情况,演讲者不妨将错就错,来一番即兴发挥,就会消除窘困,获得意想不到的现场效果。
另外,以正改错。演讲中,演讲者有时因为过于紧张或过于激动而造成口误,在这种情况下,演讲者既不可为了面子而置之不理,也不能因为自尊而掩饰错误,“最好的办法是按正确的讲法再讲一遍”,也就是把错误改正过来。倘若能够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将正误对照起来巧作辨析,给听众的印象反而会更加深刻。
第三,化错为正。在讲话中,演讲者一旦觉察自己的语言错误,往往会因为心理紧张而产生思维障碍,以致无法继续讲下去。倘若出现这种情况,演讲者应立即针对自己的失误,进行一番合乎情理的阐释,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也不失为一种化错为正的补救方法。
随机应变是一门艺术,虽然奥妙无穷,但也并不像九霄云烟,令人不可企及,它来自于一个人的知识积累,人情世故的练达,超凡脱俗的洞察判断能力,是经过长期的生活和工作锤炼而凝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