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影响健康的118个家庭生活细节
10936000000083

第83章 打手机切莫太随意

1.八类人应少打手机

2.手机辐射是健康杀手

3.打手机的不良习惯或细节

手机的大规模降价,极大地提高了手机的普及率。手机的大规模普及,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健康隐患,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佩戴和使用手机的。至少下面八类人应该谨慎使用手机。

(1)癫痫病患者。手机在使用者大脑周围产生的电磁波,是空间电磁波的4~6倍,少数劣质手机更可能超出百倍,有诱发癫痫病的可能。

(2)心脏病患者。实验证明,手机电磁波可使心电图发生异常。装有心脏监视器的患者需慎用手机,否则可能影响监测结果,尤其是不要将手机放于贴近心脏的内兜内。

(3)严重神经衰弱者。长期使用手机,有可能加重失眠、健忘、多梦、头晕、头痛、易怒等神经衰弱症状。

(4)白内障患者。手机电磁波可能使眼球晶状体温度上升、出现水肿,加重白内障患者的病情。

(5)甲亢及糖尿病患者。手机释放的电磁波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加重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不调类疾病的病情。

(6)孕妇及母乳喂养者。妊娠早期是胚胎组织分化、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的胎儿最易受内部、外部环境的影响。严重的电磁波辐射除了有致畸作用之外,还可能导致产妇内分泌紊乱,影响乳液分泌。

(7)儿童及青少年。手机辐射会影响少儿大脑发育,严重的会诱发脑瘤。

(8)60岁以上的老人。电磁波会妨碍老年人大脑功能的正常发挥。

当然除了这些人之外,经常打手机或者使用手机不当同样会带来健康隐患。

研究表明,当人们打开手机,手机就会向手机基站传送无线电波,而任何一种无线电波都会或多或少地被人体吸收,从而对人体的健康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这种电磁波向外传播的过程,就被称为手机辐射。

那么手机辐射会带来哪些伤害呢?

首先,伤害男性生育功能。美国一项最新医学研究表明,每天使用手机超过4小时的男性,不仅精子数量较手机使用率低的男性少40%,而且质量也较差,生育能力会下降。

其次,伤害神经系统及内脏。以往的动物实验中已经证实,手机微波有一定的特点:对含有水分越多的器官,伤害越大。因此长期使用手机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脏和眼睛有所影响。

因此,人们应该对辐射所产生的日积月累的影响有所警惕。为此,要从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做起,减少手机辐射对健康的损害。

首先是手机的佩戴问题——将手机挂在脖子或腰间是非常影响健康的。

要知道,手机的辐射范围是一个以手机为中心的环状带,手机与人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辐射被人体吸收的程度。因此,人与手机需要保持“距离”。同时,心脏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的人尤其不能把手机挂在胸前。

手机如果常挂在人体的腰部或腹部旁,可能会影响生育功能。较为健康安全的方法是把手机放在随身携带的包中,并尽量放在包的外层,以确保良好的信号覆盖。

其次就是接打电话——接打电话时将手机过于紧贴耳朵。

手机拨出电话而未接通时,辐射会明显增强,此时应该让手机远离头部,显示接通后再靠近耳朵。许多人当手机信号变弱时,还会本能地将手机尽量贴近耳朵。但根据手机的工作原理,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手机会自动提高电磁波的发射功率,使得辐射强度明显增大。此时把耳朵贴近,头部受到的辐射就会成倍增加。

现在的人们已经逐渐用耳机直接来接打电话了,从预防电磁辐射损伤大脑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做法。

再次,煲“手机粥”的时候,一只耳朵连续奋战。

研究表明,长时间的连续辐射可能会使脑部受到影响。专家建议,不宜用手机长时间通话,可考虑改用固定电话或者使用耳机。如果不得不长时间用手机直接通话,也应每隔一两分钟轮换左右耳接听。

最后,就是有些人在接打私密电话时常常“躲到墙角”。

对于涉及私密内容的电话,不少人喜欢躲到建筑物的角落接听。而一般情况下,建筑物角落的信号覆盖比较差,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手机的辐射功率增大。基于同样的道理,身处电梯等小而封闭的环境时,也应慎打手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细节值得说一下,那就是雷雨天应该尽量避免使用手机,最好关机,这样才会减少电磁波的辐射,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