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影响健康的118个家庭生活细节
10936000000029

第29章 健康吃油促健康

1.如何选择食用油

2.炒菜时忌放油过多

3.炒菜时忌油温过高

4.食油忌反复高温加热

居家过日子,离不开炒菜、做饭,而炒菜做饭又离不开食用油。据专家称,在人们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水等七大营养元素中,脂肪占了总热量的35%,而脂肪总量的76%以上又是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油。因此,每天都吃的食用油对于我们的健康来说很重要。

然而,在食用油的选择方面可以说大部分人都是外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很多人到超市或者粮油供销点选择的食用油都是花生油、大豆油或者葵花子油,事实上这种选择并不利于健康。

长期以来,人们都说要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而目前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子油等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油,已成为广大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可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依然逐年增高。这是为什么呢?

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可分成ω-3脂肪酸和ω-6脂肪酸,只有ω-3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用油才能改善细胞携氧能力,软化血管,降低血液黏滞度。

而目前人们常吃的花生油、大豆油和葵花子油等植物油,其脂肪酸的组成是以ω-6脂肪酸为主,那么,什么油含ω-3脂肪酸比较多呢?亚麻油就是不错的选择。研究表明,亚麻油在对抗高胆固醇、高血压、男性不育和癌症等方面都有保健作用。另外,茶油、橄榄油也含有较高的ω-3脂肪酸,也是不错的食用选择。当然,一些调和油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因此不要紧紧盯住纯正花生油、大豆油或者葵花子油不放,那样是不利于健康的。

当然,选择到了健康的食用油,也未必能够吃出健康来,在吃油的方面也有不少讲究。

有的人喜欢炒菜时多放油,以为只有放油多了炒出的菜才会香,岂不知这种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在烹调菜肴时,用油过多,就会把菜料里里外外包裹严实,使其他调味品的味道不易渗入到菜的内部,不仅影响菜的风味口感,而且会影响人的正常食欲,不利于人体健康。

不但如此,过多的油在且体内消耗不完,剩下的部分就会在人体内慢慢贮存起来。当这些油脂在肝脏沉积过多时,便会形成脂肪肝,使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特别是老年人和脂肪代谢障碍者,血液中脂肪过多就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和冠心病。另外,常吃大量油脂,还会刺激胆汁、胰液大量分泌,从而容易诱发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发作。

除了炒菜不能放过多的油以外,不少人为了把菜炒得脆嫩可口,就把油温烧得很高时才放菜。这种做法单纯从烹调的角度讲是不错的,但从营养和保健的角度看,却是有害的。这是因为,当食用油加热到200℃以上(表现为冒烟)时,油中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殆尽,其他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C也遭到大量破坏,人体所需的各种脂肪酸被大量氧化,从而使油脂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同时,油温过高,会产生大量过氧化脂质,这种物质对人体极为有害:它不但会在胃肠内对食物中的维生素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会阻碍人体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吸收,人若长期摄入这种过氧化脂质,使其在体内积聚,还会使人体的一些代谢系统受到损害,从而促使人未老先衰。

此外,还有人认为食用油只有经过反复高温加热后,吃起来才香。其实这同样是一种错误的食油观念。食用油反复高温加热,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这是因为,食用油经过反复高温加热后,不但营养价值大大降低,而且还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据专家研究,在经过长时间反复高温加热的食用油中,一些不饱和脂肪酸会产生各类聚合物,其中以二聚体、三聚体的毒性最强。人若食用这种油和油炸食物后,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受损等,对健康非常不利。

由此可见,只有适量用油、科学用油,才能提高菜肴的美味和营养价值,增加食欲。这样做,既节约又有利于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