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影响健康的118个家庭生活细节
10936000000015

第15章 水是生命之泉,正确饮用才能保护生命

1.科学饮水对健康很重要

2.水并非喝得越多越健康

3.科学喝水有讲究

不用多说,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水对人体有多重要。医学上说,水是生命之源,人体大部分由水组成——哺乳期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80%,成年人则占60%~70%,老年人体内水分不到体重的60%。

可以说人的一生都离不开水,而人体一生的健康却又离不开科学饮水。为什么这样说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体内水分的不断缺失,是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科学合理地饮水具有减缓衰老的作用。当然,科学饮水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就拿每天早晨喝一杯清水这个饮水习惯来说,它就很科学。倘若我们能够每天早上喝一杯水,并能做到持之以恒,对健康和延年益寿都有好处。

那么都有哪些好处呢?

(1)利尿。清晨空腹饮水,15~30分钟就有利尿作用,其效果迅速而明显。

(2)促进排便。清晨饮水可预防习惯性便秘。由于胃肠得到及时的清理洗刷,粪便不会瘀积干结。同时,饮水对胃肠也是一种轻微的刺激,能促使胃肠蠕动,有利于排便。

(3)排毒。许多家庭有晚餐吃得丰富的习惯,晚餐摄入的动物蛋白及盐分进入体内较多,动物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会产生一定的毒性物质,早晨起床后及时饮水,可通过促进排尿,尽快把它们排出体外。

(4)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若在早晨起床后马上喝杯温开水,有利于把头天晚餐吃进体内的盐分很快排出体外,平时饮水多、爱喝茶的人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就低。

(5)预防心绞痛。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后,体内水分随尿液、汗液和呼吸丢失许多,血液会变得黏稠,血管腔也因血容量减少而变窄,这常使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急性供血不足,甚至发生闭塞,因此,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多发生在清晨及上午9点左右。如果在清晨喝一杯水,就能达到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和扩张、复原血管的目的,从而减少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发生。

谈到饮水,有不少人会疑惑,我每天都饮大量的水,然而却不见任何健康得到改善的征兆,反而出现了很多不适,这是为什么呢?

健康成人每日尿量为1500毫升时,肾脏的负担最小,功能状态最好,而高于或低于这个量均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如果长期饮水过多,必然导致肾脏长期超负荷工作,易出现肾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心脏,不利于健康。因此,尽管水对人体是极重要的,但绝不是越多越好,必须适量。

那么怎样才算是科学饮水,喝水都有哪些讲究呢?

首先,忌喝长时间沸腾的开水。有人以为,开水沸腾的时间长一些,可以彻底消灭水中的细菌,因此会更加卫生。其实这种认识和做法是十分错误的。

人如果喝了这种长时间沸腾的开水,不仅对身体无益,反而十分有害。因为开水在沸腾过程中会不断地汽化,这样,水中的矿物质和重金属中的有害物质的浓度就相对增加,比如其中的硝酸根离子就会被还原成毒性很强的亚硝酸根离子。亚硝酸根离子不仅能使人体血液中的低铁血红蛋白结合成为不能携带氧气的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引起血液中毒,而且还能在人体内合成致癌性很强的亚硝酸化合物。

其次,忌饭前饭后大量饮水。在吃饭前或吃饭后,一口气喝下很多水,是不好的习惯,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

众所周知,食物在消化系统中是依靠胃酸、胆汁和消化酶而得以被消化吸收的,而且这些消化液必须有一定浓度方可正常发挥作用。倘若在饭前饭后消化系统开始履行其职能时饮入大量的水,由于水的稀释作用,胃酸、胆汁和消化酶等消化液将被冲淡,从而影响到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进而会引起其他器官的一些不适。所以,饭前饭后大量饮水不是什么好习惯。

再次,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因为当您感到口渴时,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失水已达到了一定程度。要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其神经系统反应不够灵敏,虽然体内已缺水,但有时并无渴的感觉,所以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尤为重要。

还有就是不要一次大量快速喝水。有些人夏季为了图痛快,一口气快速饮下大量的水。虽然当时痛快了,然而这样是不利于健康的,因为那样会加重胃肠和肾脏的负担。

科学饮水的讲究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不过只要大家有了这种健康意识,相信一定都能科学合理地饮水,饮出健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