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10935400000038

第38章 不祥女人

奥萨和小马茨原本同父母和其他四个兄弟姐妹住在一片荒漠中的小茅屋里。在这两个孩子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夜里突然有人敲门,门开后进来一个身体虚弱、穷困潦倒的女流浪者,她想在奥萨家住一宿。尽管屋子很小,可小奥萨那善良的父母还是让她进来了。

妈妈给她在地上搭了一张床,在夜里这个女人不停地咳嗽,那个小屋似乎都在摇晃了。第二天早晨,她已经病得很重,无法起床,更不用说去外面流浪。

从此,小奥萨的爸爸妈妈便尽全力来照顾她。他们让她住到床铺上,而自己睡在地上。他们为她请大夫,给她买药,关心得无微不至。尽管如此,这个女人仍然态度恶劣,粗暴地对待小奥萨的父母,连一句感谢的话都不说。

不过,慢慢地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变得温柔了,而且也说了许多感谢的话。

到最后她竟然求爸爸妈妈把她背到荒野里去,让她死在那里。小奥萨的父母当然不会那么做。无奈,流浪女说出了心里话。

她说本来她不是流浪女,是个自耕农的女儿,是自己偷偷地和那些流浪人从家跑出来的。在游民中有一个女人很讨厌她,而且很恨她。那个女人使她得了这种病,而且还说谁收养了她谁家就要倒霉,谁发善心谁的下场就会和她一样,所以她要求父母将她赶出去。

不久以后那女人死在了小茅屋里,灾难也就真的开始了。

在过去,尽管家里很穷,但是小茅屋里笑声不绝,家里人都很勤劳。每天在干活之余,他们的爸爸就给他们讲有趣的故事,逗得他们开怀大笑。

但自从流浪女死了,家里就怎么也快乐不起来了。因为小奥萨的四个兄弟姐妹陆续死了,家里的丧事接连办了四次。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又一个死去,却无能为力,家里的气氛每一天似乎都像在办丧事一样沉闷。

母亲尽量振作精神干活,但是父亲却被打击得一蹶不振,他总是怔怔地坐在那里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当第三次葬礼举行完了,爸爸说自己帮助那个女人本是一片仁慈之心,是做善事,为什么还会这样对他呢?难道邪恶战胜了善良?

大姐也病倒了,她日渐消瘦,平时爸爸最疼爱大姐。一天早晨,爸爸不见了,他走了。因为他怕看见自己又一个孩子离开他。

妈妈说这样也好,免得爸爸会为此事发疯。后来家里越来越穷,有时候爸爸也会寄一些钱来,但后来就不寄了,或许他的境况也不好。

大姐去世了。在埋葬了她的同一天,妈妈带着奥萨和小马茨离开了多灾多难的小茅屋。后来他们流浪到了斯康耐省,在糖厂做工。

妈妈非常坚强而且善于忍耐,她为人乐观,开朗向上,在工厂中是一个勤劳肯干的好工人。

但病魔却又无情地降临到了她的身上。

她的病来得非常快,而且恶化也快。在她生病那段日子,她很多次对两个孩子说:“一定要记住!不要为收留那个人而后悔,因为做了好事,死的时候不会痛苦。”

另外在她去世之前,她请求房东继续让这两个可怜的孩子留在这间屋子里。因为有了住的地方,他们就能养活自己了。

后来,两个孩子同意为房东放鹅,因为这样房东才答应让他们住下来,这也是实在找不到愿意放鹅的孩子房东才这样做的。

他们两个天生就是做买卖的料,姐姐熬糖,弟弟削制木头玩具,他们走街串巷去叫卖。慢慢地他们又改成去糖厂向工人兜售鸡蛋和黄油。

这两个孩子做事认真仔细,像两个大人一样,人们很喜欢这两个能干的孩子。就这样他们在尤德贝里住了两三年。有一天,一件事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这一天晚上,学校里为成人举办了一次报告会,奥萨和小马茨也参加了,因为他们把自己当成了大人,而大人们也没有把他们当作孩子看。

报告会的人讲,在瑞典每年都有许多人因染上肺炎而死去,又讲了具体的情况,他们讲得清楚明了,姐弟俩都听懂了。

后来,会议结束了,姐弟俩向讲课的人说了他们家里发生的事情,并详细描述了病人的状况,那个人说他们之所以接二连三地被夺去亲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隔离和预防,现在看来并不是女流浪人把疾病传给了她所怀恨的人,家里人的死也并不是因为做了善事才死的。

这一夜,姐弟俩作出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一大早,他们俩辞掉了放鹅的工作,他们要去找自己的父亲,把这件事情告诉他,让他知道并不是什么神在折磨他们,家里人的死是他们国家的常见病,几乎家家都有人得。

他们在这两三年存了一笔钱,他们不想用那钱买火车票,他们想步行去寻找父亲。于是他们第一站来到了自己荒漠上的家,而家却被烧成了灰烬,那正是尼尔斯被乌鸦抓去和他们碰面的时候。

后来,他们俩走到了牧师庄园,从那里打听到了有人曾在北部拉普兰省的马尔姆贝里矿区看见过他们的父亲,不过事隔很久了,不知道他现在还在不在那里。牧师拿出地图指给他们看,从现在所在的地方到拉普兰非常远,还劝他们不要去。但他们想,一定要尽快地亲口告诉父亲这事的真相。

第二天,他们就朝拉普兰方向出发了。在还没有走出斯莫兰省境内的时候,他们途径一个村庄的小店,遇到了性格开朗、待人和善的女主人,他们将自己的事告诉了她。

这个女主人非常同情他们,她高高兴兴地给孩子们做了许多吃的,而且不要一个钱。当孩子们道谢并表示要继续走时,她还告诉他们说下个教区住着他的弟弟,并告诉他们她弟弟的姓名和详细住址,让他们路过时去找他。

根据女主人的指点他们俩来到下个教区的时候找到了女主人的弟弟。他对小姐弟俩也非常热情,盛情款待,还让姐弟俩搭他的车到了下一个教区。

自此,小奥萨和小马茨就徒步一直向拉普兰走去,一路上投宿于教区里的住户家中。每当离开这个农庄或教区时,人们都会告诉他们自己的一些亲戚的住址,以便能够使他们有个落脚点,还让姐弟俩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

小奥萨和小马茨途经的农庄,几乎都有得这种病的人,他们便将这种病的状况和各种防治的方法告诉他们接触到的所有人,不知不觉教育着人们,让人们知道这种病并不是什么巫师或魔法传给他们的,而是一种病毒,一种传染的病毒。

他们走遍了全国,终于来到了拉普兰省一个叫马尔姆贝里的大矿区,也就是那位牧师所说的他爸爸在的矿区。

在没有到达矿区之前,他们俩穿越了很多片大森林,刚从森林中出来还是不见有人家,也没有耕地,只在路边有一些房子矮小而且破旧的旅店。不过过了两三天,忽然在视野之内看到大片的村庄,走近了才知道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教区。这里有教堂、医院、法院、银行、火车站、旅馆。其实这里已经是北方的拉普兰境内,而且离马尔姆贝矿区不远了。

这个教区的房子都是新盖的,之所以有这么多新房子就是因为这几年附近的马尔姆贝里矿区的兴起而盖起来的。这里住着矿业主和工程师,以及当地的有钱人。

假如向矿区走去,那景象便大不一样了。那里有工人住的房子。他们有的是用带有树皮的树枝搭的小窝棚,有的是用木箱子或空炸药箱子垒的小屋,尽管也修了些房屋,但仍旧不够住,所以这一片住房看上去乱七八糟,没有规则。人们可以乘坐小的有轨电车去矿井上班。

在矿区他们向别人打听他的父亲很容易,因为他们的父亲有一个和别人最有区别的特征,那就是父亲的两道眉毛是连在一起的。他们告诉别人自己的父亲叫荣·阿萨尔森,并说出了他的特征,人们于是知道了这个在矿上呆了好几年的经常无缘无故出去漫游的人原来是这两个孩子的父亲。但是人们说现在恐怕找不到他,因为他们的父亲又游荡去了,不过一定还会回来。

后来,一个妇人把他们带到了父亲住的地方,这也是一间小屋。人们似乎没有像在其他地方那样关心和在意这两个流浪的孩子,也没有过多地询问他们什么,这个地方似乎就是各行其事,互不干涉。

现在,父亲的下落还不知道,却又出了另一件让奥萨更加悲痛的事,小马茨死了。这个和她相依为命的小弟弟无情地离开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