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居骗局离你有多远:人手一册的防骗秘笈
10934200000071

第71章 航院空姐招生之谜

千羽是2006年9月来到首都北京的,当时千羽正好高中毕业,高考分数没有上本科线,有一位文质彬彬的招生老师把宣传资料发到了千羽手中:北京航院。

一看到这个名字,千羽就动心了,“北京”——祖国的首都;“航院”——空姐的摇篮。颇具姿色的千羽老早就想当空姐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如今居然有机会去北京航院,还可以自由挑选专业,年轻的千羽借此将落榜的阴霾一扫而光。

“北京航院”的招生老师还承诺:肯定会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文凭,如果希望拥有其他高校的文凭,还可以参加自考。在毕业分配上,宣传资料上面写明百分之百包分配,还有数十位已经毕业的校友的择业经历,薪水都在5000元以上。

千羽将宣传资料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千羽的爸爸仔细查看了招生资料的每一个细节,发现该校是与北京其他的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联合办学本科,通过自考,甚至可以获得北大、清华等知名学府的学历证书。千羽爸爸于是便与她妈妈商量了一晚上,双方都觉得既然校园环境好,工作又包分配,北京的高校管理应该都是非常严格的,不妨让女儿前去读三年吧,公办也好、民办也罢,能学到知识就好,再说了,这个学校看起来名头还不小,千羽就算没有考上本科院校,前去就读“北京航校”,说出去到底好听些,费点钱也不碍事。

于是,千羽在父母的支持下,填报了“北京航校”的“空乘服务专业”志愿,于9月份赶到学校就读。第一年的学费是8000元,但是其他费用却高达11000多元,譬如调档费2000元、书本费1000元、综合设施使用费2000元、住宿费4000元……学校解释说这是因为北京的地价高涨,房租随之水涨船高,而校外租房则不能保障安全。

学校的设施确实还比较齐全,然而能够免费使用的却是极为少数,游泳池、电脑房、多媒体教室等进出都需要刷卡,价格与市场基本持平,千羽一年下来,花了三万余元。

第二年,千羽所在的专业开设了自考培训班,20元钱一节课,这些都是在学费以外的,需要自己缴纳。办理听课手续时,据千羽听学姐们说,这个学校的学历是不受外界承认的,要学历,必须进行自考,否则三年后就只能拿着个培训结业证出门了。

在北京玩荡了一年的千羽哪里知道还要自己买书去外校考学历,但是这样的传闻越来越多,担忧也在日益扩大。

第二年下来,千羽学习班也参加了、学历证也报考了,结果只有一个:不通过。学校又组织报考,千羽却再也没有信心,因为她听一个同专业的学姐说,她们班有十多个同学从大一就开始报考了,三年下来通过的人不及报考的三分之一。

大三时候,学校开始考虑学生的实习问题,千羽学的是“空乘服务”,辅导老师传达的信息是:缴纳35万元的专业工作实习介绍费,即可到南航等知名航空公司实习三个月,表现好的可以留下来。

然而学校里传闻不断,说什么“南航”等公司一听说是“北京航院”的学生,理都懒得理,哪里管得着你的实习问题。

骗局揭秘

事件结果:

千羽如今实在为难,35万元的实习介绍费实在是太高了。这三年,学费、学杂费、生活费,足足花了父母十万多元。就算被介绍进去南航,也是前途渺茫。这三年,细细数来,自己除了学会吃喝玩乐、穿着打扮,养成晚睡晚起的毛病,实在是什么也没有得到。拿一个“北京航院”的结业证,出去骗谁呢?

骗局辐射场所:

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各个高考毕业班(此类学校在本城一般不招生),高考考生家长出没场所。

骗局辐射人群:

经济基础比较宽裕的考生家庭,对空姐一职有强烈渴求的考生,对首都高校有盲目信仰的人群。

骗局诱饵:

优良的师资,优美的环境,知名院校的文凭,首都的信誉。

骗局进程:

1.校名缩水,将专修、研修、职业的字眼拿掉,作出一个气派的简称;

2.刻意隐瞒重要信息,在文凭性质等问题上含糊其辞,将学生骗过来再说;

3.巧立名目,收取高额费用;

4.假承诺,在毕业分配等问题上夸海口,实际行动尚需再投巨额资金。

骗局预防:

考生和家长可以要求招生人员提供办学许可证,也可以通过教育部的网站,或者各省市的网站,教育行政网站查询其资质。还需注意的是:要看招生简章当中有没有比较具体化的承诺。现在一些招生简章满天飞,而且上面用词非常华丽或者非常笼统地说办学条件好,师资水平好,校园环境优美,一旦考生到学校一看满不是那么回事,但是又没有具体的承诺,无从追究。我们不能光看简章当中对于像包工作或者是出国这方面的承诺。首先这些可信程度比较低,很不容易做到。另外,作为学生,应该考虑到上大学的目的还是学习,首先应该看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

小结:

如今很多民办学校的校名有缩水或者改名字的现象,譬如把职业学校、专修学校改成科技学校、科技学院,如果改成缩水以后的名字,会更好听。譬如将“北京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改为“北京航院”,听上去就像是国家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名称,考生和家长根本分辨不出来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学校,能举办什么样的教育,能颁发什么样的学历证书。这样更具有欺骗性。而一部分考生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成绩没有上线,可能也希望找一些听起来更好听,或者更正规的学校。而这些学校正是看重了考生、家长这种心理,所以钻了这样的空子。在学校性质方面,他们也不会说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学校,而统一说成是教育部、省教育厅统一批准招生的高等院校。这样的情况,考生家长一定要仔细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