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10929800000055

第55章 经常失眠少活十年

丑寅时也是人们经常失眠的时候,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治疗,对我们的身体是很不利的。

睡眠障碍中最常见的就是失眠症,又叫做睡眠开始及睡眠维持障碍。顾名思义,失眠指的是入睡困难、睡眠中间易醒及早醒、睡眠质量低下、睡眠时间明显减少。长期失眠会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进而诱发一些身心性疾病。

睡眠和觉醒是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种生理现象。睡眠和觉醒是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种生理现象。在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每天睡眠时间的长短,因人的年龄和工作性质而有所不同。成年人一般需睡7~9个小时,才能有效保护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从而使人恢复体力和精力。如果失眠成疾,经常入睡困难、睡眠不踏实和早醒,就会明显损害身心健康。

我国文坛巨匠郭沫若的身体素质并不强健,幼年时曾患过一场重病,青年时期东渡日本留学又患过伤寒,致使两耳失聪。然而郭老却享有87岁的高寿,其中的奥秘何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静健身法,发挥了养生强身、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

郭老的静坐,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1914年初,他东渡到日本,当年6月考上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由于用脑过度,在一高预料一年毕业后,他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心悸、乏力、睡眠不宁且夜多噩梦,一夜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昔日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几乎消失,往往读书读到第二行就忘了第一行,并感到头昏不堪,筋疲力尽。当时的郭沫若非常苦恼、悲观、消沉,难以自持。

到了1915年9月中旬,郭沫若在东京旧书店里偶然买到一部《王文成公全集》(王文成公即明代大理学家王阳明)。读到王阳明先生以“静坐”法养病健身的故事后,他就开始试着学起来,每天清晨起床与晚上临睡时各静坐30分钟,并且每日读《王文成公全集》10页。就这样,不到半个月,奇迹发生了,郭沫若的睡眠大有好转,睡得香甜,梦也少了,胃口恢复如常,渐渐地竟连骑马都不感到累了。“静坐”在郭沫若身上产生了神奇的效果。郭沫若曾意味深长地说:“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我们以静坐为手段,不以静坐为目的,是与进取主义不相违背的。”

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夜间要想获得理想的睡眠,首先必须使处于兴奋状态的头脑安静下来。尽量用一些与工作无关的或与所思虑事件无关的事使头脑冷静下来,让兴奋状态慢慢消失,这叫做气氛转换法。如一家人在吃晚饭时愉快轻松地交谈、拉家常、传播点道听途说的趣闻逸事等,这样可使人心身很快松弛下来。失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越怕失眠越失眠。

人到中年,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曾失眠过一段时间,后来一到晚上就怕自己睡不着觉,越这样想就越睡不着,这可怎么办?

这是很多人都常有的“失眠期待性焦虑”,通常表现为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逼迫自己尽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反。越怕失眠,脑细胞就越兴奋,就越难入睡。建议因此失眠的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规律,既不要强迫自己入睡,也不要怕睡不着,不知不觉中就会进入梦乡。

2.多梦不是失眠。

天天晚上做梦,白天头总是晕沉沉的,多梦是不是也是失眠?

不少自称失眠的人认为是梦导致睡眠不佳,这种错误的观念使人产生焦虑、担心。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的警戒心理,往往使得人睡得很浅,影响睡眠质量。其实,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有助于记忆、过滤无用信息,保证正常的效能。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3.自责心理易致失眠。

有些人白天上班受到领导批评或者因工作失误使得公司蒙受经济损失,心存自责,难以入眠。

这些人因为一次过失后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经常性地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当初自己没有如何如何办。尤其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自责、懊悔之情更重,大脑细胞长久处于幻想与兴奋中,当然难以入眠,失眠自然也就出现了。这样症状的人应该想到,事情已经过去,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好,再多的懊悔也于事无补,调节好得失心境,睡眠自然就会好起来。

4.手足无措心理。

遇到突发事件后,经常手足无措,什么事情也理不清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经常想,导致睡不好。

有的人在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晚上睡觉时也是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两难焦虑无助的状态。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应该平静心态,仔细理清头绪,最好在睡觉之前不要过分考虑事情。

失眠的原因有心理、疾病、环境等多种因素。其实,失眠的原因有心理、疾病、环境等多种因素。其中最常见、最有影响的是精神心理因素。75%~100%的慢性失眠者往往同时伴有心理障碍,因此治疗失眠,从心理学角度解决失眠的原因最重要。

此外,民间流传的一些按摩方法对市面也有和好的帮助,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按穴催眠法。

睡前双手握拳,伸直中指,从左右两腿膝下的足三里穴向下按摩至上巨虚穴,10厘米左右距离,上下反复按摩100次,即可安然入睡。

2.暗示催眠法。

把自己的躯体想象成一个大气球,有几处正在向外漏气。于是逐渐缩小,待气漏完,也就安然入睡。以猫睡觉的样子松懈地躺卧,放松肌肉,暗示自己已十分疲劳,再张嘴打几个哈欠,睡意就会涌现。

3.搓足催眠法。

睡前用热水洗脚,并用手从里向外搓脚心100次左右,可促使尽快入睡。

4.快步催眠法。

临睡前快步行走15分钟,可帮助睡眠,其效果不亚于镇静药。

5.盘腿催眠法。

上床后去仰卧姿势,眼睛盯着天花板,尽量往头后看,随即反复开闭眼睑,直至眼皮酸累,形成眼肌疲劳状态,眼睛就会自然闭合,安然入睡。长期坚持,还可预防老年人眼睑下垂。

6.按摩催眠法。

每晚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掌,而后将双掌贴于面颊,两手中指起于“迎香穴”向上推至发际;经“睛明”、“攒竹”、“瞳子髎”等穴位;然后两手分别向两侧额角后而下,是指经“耳门”穴返回起点,如此反复按摩30~40次,可治疗神经衰弱症,促进睡眠。

思虑过度,劳逸失调,各种疾病,病后体虚,饮食不节等。由于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精神压力增大,失眠的患者日益增加。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许多人带来烦恼。失眠的原因多种多样,中西医对失眠原因认识有许多共同之处:思虑过度,劳逸失调,各种疾病,病后体虚,饮食不节等。有的失眠患者抱着任其自然的错误心态放弃治疗,长此下去会使失眠越演越烈;有的人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非但失眠得不到治愈,反而带来对镇静催眠药物的依赖性(成瘾),从而导致顽固的睡眠障碍;更为甚者,用药剂量越来越大,停药或减药后会出现严重的失眠。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著名神经病理学家——格·拉德曾经说过,药物对许多失眠的人剂量再大也没有用,尤其是安眠药。这句话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很多专家总结数十年的经验一致认为,自然疗法(非药物治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饮食疗法是自然疗法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证明,食物疗法是辅助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下面介绍一些具有辅助治疗失眠的食物。

1.水果。因过度疲劳而造成失眠的人,吃一些苹果、香蕉、梨等水果,可起催眠作用。因为这些水果属碱性食物,可抗肌肉疲劳。如果在把柑橘一类水果切开,放在枕边,闻其香味,就更有利于睡眠。这是因为此类水果香味有镇静精神的作用。

2.面包。面包吃后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对面包中所含的氨基酸进行代谢,产生的5-羟色胺类物质而起镇静、安眠作用,故在睡前可吃些面包。

3.食醋。睡前,将1汤勺食醋倒入1杯冷开水中,搅匀喝下,即可迅速入睡,且睡得很香。

4.牛奶。温牛奶一向被认为是睡前最佳饮品,因为牛奶中亦含有足够的氨基酸和钙质,而且牛奶的营养和蛋白质所产生的温饱感,会让你很快就进入睡眠,而且越睡越香。

5.糖水。糖进入体内后,可产生具有抑制大脑作用的血清素,故睡前饮杯糖水,也有助于安眠。

6.小米。小米所含色氨酸在所有谷物中独占鳌头,且不含抗血红素的酪蛋白。色氨酸能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分泌出一种使人昏昏欲睡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这种物质能够让思维活动收到暂时抑制,大脑因此产生困倦感。

7.龙眼。其味甘、性温,具有补心易脑、养血安神的功效。临睡前饮用龙眼茶,或取龙眼加白糖煎汤饮服均可,对改善睡眠很有帮助。

核桃能辅助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8.莲子。莲子含有连心碱等成分,具有镇静作用。睡前可将莲子用水煎,加盐少许服用或将莲子煮熟加白糖食用。

9.核桃。核桃能辅助治疗神经衰弱、健忘、失眠、多梦。取粳米、核桃仁、黑芝麻,慢火煮成稀粥食用,可用白糖调食,睡前食用。

10.红枣。对气血虚弱引起的多梦、失眠、精神恍惚等有显著疗效。取红枣去核,加水煮烂,加冰糖、阿胶文火煮成膏,睡前食1~2调羹。

11.蜂蜜。蜂蜜具有补中益气、安五脏、和百药之效,对失眠患者疗效显著。每晚睡前取蜂蜜50克,用温开水冲服。

12.葵花子。葵花子含亚硫酸、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能调节人脑细胞正常代谢,提高神经中枢的作用。每晚吃一把瓜子,可起到安眠作用。

13.花生酱。夜里失眠的时候,吃两勺花生酱,就可以安然入睡,这是因为花生酱中含有一种色氨酸。这种物质可以催人入睡,使人消除失眠的痛苦。

丑寅时是肝脏最活跃的时候,如果经常性失眠,会给肝脏的养护带来很多坏处,对我们日后的养生也是很不利的,这就是所谓的“经常失眠,少活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