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10929800000040

第40章 甜食过度伤身坏齿

晚饭后,很多人都喜欢吃点甜食,但是甜食吃起来也是很有讲究的,适当的甜食可以起到养生的效果,但是过量的甜食,就会起到反作用。

糖是三大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重要来源。糖是三大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重要来源。适时适量摄取糖分,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健康,或能救人于危难;如果食用过量,就会伤害身体,甚至诱发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过量摄取糖分的危害,比吸烟的危害还要大。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并提出了“戒糖”的口号。

糖既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又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在吃糖时一定要适量适度。

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糖指各种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有甜味的糖和没有甜味的淀粉;狭义的糖则指精制后的白糖和食品、饮料加工中常用的糖浆。对人体有危害的糖主要来自后者。

几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甜味剂。所以,对一些喜欢吃甜点、饼干、零食、饮料的人来说,每天至少能摄入100克以上的白糖。但营养学家说:每天摄入糖的总量不应超过40克,即不要超过每日掇入总碳水化合物的10%。

然而,在人们常吃的甜食中一大勺果酱约含糖15克,一罐可乐约含糖37克,三小块巧克力约含糖9克,一只蛋卷冰激凌约含糖10克,几块饼干约含糖10克。要想把糖的摄入量控制在40克之内,对爱吃甜食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

调查表明: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和追寻的味道,喜欢吃甜食是人的本能之一。嗜甜与吸毒一样,会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对糖的依赖。

大量的医学实验证明,含糖量高的甜食对大脑的危害作用和毒品不相上下。医学家在对动物的实验中发现:经常给动物吃大量的甜食,就会刺激它们大脑中类阿片类物质的产生,令它们感到快乐。一旦停止甜食供应,它们就会感到痛苦。

红糖也叫“黑糖”、“褐糖”。我们应该有选择的摄取糖分,既想吃甜食,又想保持健康,建议您选择以下几种糖:

红糖。红糖也叫“黑糖”、“褐糖”,含有较多的铁、钙、钾、镁等矿物质,营养价值很高,有利于保持人体内酸碱平衡。中医还认为,红糖有活血散淤、温中散寒等作用。但是红糖性温,经常上火、口干舌燥的人应当少吃。

低聚糖。如低聚果糖、低聚乳糖、低聚麦芽糖等。这些糖热量低,被称为“双歧因子”,能促进体内有益菌的生长,抑制肠道致病菌和腐败菌增殖。

糖醇类甜味剂。包括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等。它们能量低,不会引起龋齿,不会导致血糖升高,属于健康甜味剂。但每天的食用量最好不要超过20克,因为它们会促进肠道蠕动,过量食用能引起轻度腹泻。

那么,什么时候吃糖对身体有好处呢?

红糖性温,经常上火、口干舌燥的人应当少吃。1.运动前。人在运动时要消耗大量能量,而运动前又不宜吃得太饱,这时,适量吃些甜食,可供应人在运动时所需的能量。

2.过于疲劳与饥饿时。这时体内热能失去过多,人体虚弱,吃些甜食,甜食中的糖分比一般食物能更快地被血液吸收,迅速补充体能。

3.头晕恶心时。这时喝一点糖分高的水,可提高血糖,增强抗病能力。

4.糖尿病低血糖时。糖尿病人由于过分控制糖分摄取而血糖太低,导致休克,这时喝点糖水或甜性饮料,可以帮助患者渡过危机。

5.呕吐或腹泻时。这时病人肠胃功能紊乱,并伴随脱水症状。如喝一些盐、糖水,能尽快恢复肠胃功能。

虽然糖对人体又很多好处,但是不是任何时候吃糖都对人体有好处,有些时候吃甜食对身体不利。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情况不易吃糖:

1.饱餐后。吃甜食最易增加体重,且过多的糖会刺激胰腺过度分泌胰岛素,久之则易引发糖尿病。

2.睡前、饭前。将甜食当做每日的常规食品,容易导致牙病、食欲下降和肥胖。

3.运动后。吃甜食,当时虽有减轻疲劳、解渴之感,但过后却会引起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如果在运动后吃过多的甜食,甜食中的大部分糖分在体内要转变为能量,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所以会使人感到倦怠和食欲不振,还会影响体力的恢复。

过多摄入糖分对儿童的危害极大。儿童过多摄入糖分对健康危害极大。大多数小孩子都喜欢吃糖,而大多数家长也放任孩子吃糖果及含糖较高的食物。糖当然是孩子成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但是摄入过多,危害也是多方面的。

1.易患龋齿。小孩子吃完糖若不及时漱口,极易患龋齿及其他口腔疾病。

2.营养得不到充分吸收。儿童经常吃糖,特别是空肚子吃糖,会损害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因为糖和蛋白质结合会改变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使蛋白质变成一种凝聚的物质,不仅营养价值下降,而且难于吸收。

3.降低免疫力。经常吃糖会使正常的弱碱性体质变成酸性体质,而酸性体质容易引发各种疾病,儿童防预疾病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极易感染疮、疖、扁桃腺炎等疾病。

经常吃糖会使正常的弱碱性体质变成酸性体质。4.影响大脑功能。吃糖太多会打乱体液的酸碱平衡,改变血液中的pH,使神经系统处于抵制状态。轻者疲倦困乏,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重者思维迟钝,注意力涣散,昏昏欲睡,影响学习。

5.容易骨折。由于糖分过多进入体内,机体为维持平衡,不得不动员大部分钙质去中和糖分,于是进入骨骼的钙就少了。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如果新生的骨骼钙化不足,就会造成骨骼质地软,密度低,抗外力能力就弱,极易发生骨折。

医学研究还表明,长期过量摄取糖分的人容易患眼病,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近视眼。甜食里的糖分在消化、吸收和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物质,与人体内的钙中和,造成血钙减少。一旦缺钙,眼球壁的弹性就会降低,眼轴伸长,引起眼内房水的渗透压改变,使晶状体凸出,影像模糊,形成近视眼。

2.视神经炎。过量进食糖类,会使体内维生素B消耗过多,而维生素B一旦缺乏,就会导致神经系统病变,较多见的是球后视神经炎。所以,青少年不要偏食,尤其不要偏食高糖食物,要多吃蔬菜、水果,或者适当补充一些维生素B片剂。

3.白内障。调查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有1/3的人酷爱甜食。更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与葡萄糖代谢障碍有关。因此,老年人要改变嗜甜的饮食习惯。

晚饭后吃点适当的甜食,对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但要适量,不要把养生的习惯变成了养病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