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10929800000014

第14章 细嚼慢咽益寿延年

辰时吃早饭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胃,可是早餐要吃的慌,咽得忙,就会得不偿失,俗话说:“吃的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所以早饭一定要细嚼慢咽。

《千金要方》说:“食当熟嚼。”《医说》也指出:“食不欲急,急则伤脾,法当熟嚼令细。”细嚼慢咽,可以稳定进餐时的情绪,防止暴饮暴食,保护肠胃;更可以帮助消化,防病强身。

现代医学认为,咀嚼是消化系统消化食物的第一步,咀嚼食物越细,就越能扩大食物和肠管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消化液充分发挥作用。咀嚼能促进碱性唾液的分泌,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甘甜爽口的麦芽糖,有利于在肠道中进一步分解吸收。咀嚼的同时还能反射地引起胃腺、胰腺的分泌。唾液中还含有“溶菌素”,能够杀死细菌,保持口腔卫生。咀嚼时间越长,分泌的唾液就越多,所以古人主张细细咀嚼是正确的。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中也说:“食不语,寝不言”,《千金要方》强调“食勿大言”,都是说吃饭时要专心,即吃饭时将头脑中的各种琐事尽量抛开,把注意力转移到饮食上来,这样,既可品尝食物的味道,又有助于增强食欲,促进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古人称之为“食宜专政”。

早在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每日自咏歌》中就提出:“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民间也有“食不百咬,进食难消”之说。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连吃饭的速度都快了起来。经常有人边走边吃,即使在饭桌上也是狼吞虎咽,吃得飞快,因此“细嚼慢咽”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得不重新提起——健康需要细嚼慢咽。

因此,我们在吃早餐时一定要细嚼慢咽,切莫忽视细嚼慢咽给保健养生带来的好处。

1.洁齿防龋。细嚼慢咽对牙龈组织有按摩作用,可提高其抗病能力。唾液对牙齿表面的冲洗还能加强它的自洁作用,减少龋齿的发生。粗嚼快咽、进餐速度太猛,易咬伤舌头、腮帮,有损口腔、牙齿和牙床,甚至易引起口腔溃疡。

2.帮助消化。咀嚼使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可溶解出食物中的味觉物质,促进食欲。充分的咀嚼,可以使食物磨得极细,进入胃肠后,营养素易于吸收和利用。反之,狼吞虎咽吃进去的食物,其营养不仅难以被身体吸收,而且还增加了胃肠道的负担,有可能引起胃肠道的疾病。

3.健脑益智。研究表明,咀嚼能牵拉面部肌肉运动,加快头部的血液循环,用超声观察可见,大脑血流量在咀嚼时可增加20.7%。因此,早餐多安排点豆类、萝卜、动物骨头等耐嚼食品,平时多做叩齿运动,可使脑健智不衰。

4.解毒防癌。科学家将咀嚼时口腔所分泌的唾液加入黄曲霉毒素、亚硝基化合物、苯并芘等强致癌物和烟油、肉类烧焦物、焦谷氨酸钠等可疑致癌物中,结果发现,唾液可使细胞的致癌物在半分钟内完全丧失。此外,唾液对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某些毒性有明显的解毒作用。

肥胖者的进食速度较瘦人快,咀嚼吞咽的次数也比瘦人少。5.减肥美容。研究发现,肥胖者的进食速度较瘦人快,咀嚼吞咽的次数也比瘦人少。在咀嚼过程中,面部血液供应量加大,表情肌协调有规律地活动,可促使面色光泽红润,皱纹减少。

虽然细嚼慢咽的好处多多,但真正行动起来有些困难。首先我们要明白,细嚼慢咽不等于吃得慢。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者边讲话边吃饭,吃饭时不专心,吃饭的速度是慢了,但咀嚼的次数也减少了,同样起不到养生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算细嚼慢咽?一般来讲,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一餐饭应不少于20分钟,其中不包括看电视、讲话等时间。当然,不同的饭菜,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吃肉和吃青菜的咀嚼时间肯定不一样,吃稀饭的时间也自然比吃干饭所需时间短,而且,年龄较大或牙齿不好的人,咀嚼时间也相应的要延长。因此,人们要根据个人情况和每餐饭菜的不同,调整进餐时间,但要保证每口食物都充分咀嚼。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降低吃饭速度呢?这里介绍几个简单方法。

1.试用左手进餐,除可延长吃饭时间外,还可开发右脑(因左手由右脑支配)。

2.多吃耐咀嚼的食品,如口香糖、红薯条、鱼干、带骨鱼、带刺鱼、鱼头、鸭头、鸡头、螃蟹、牛肉干、甘蔗、五香豆、玉米等。

3.尝试在吃饭时用筷子来夹菜,然后放下筷子,再用勺子吃米饭,这样轮流使用进餐工具,即使想快也快不起来,可有充足的时间咀嚼食物。

4.注意用餐礼节,想象自己正在赴宴,小口咬食物,吃饭时不发出声响,慢慢就会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

细嚼慢咽是每个人都可以培养的健康饮食好习惯。细嚼慢咽是每个人都可以培养的健康饮食好习惯,只要平时多加注意,日久便自然形成了。

总之,辰时进食应细嚼慢咽,它既是一种文明举止、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养生保健、防病美容的有效方法,值得我们去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