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10924900000067

第67章 说到就要做到

鲁迅13岁时,家中发生了巨大变故:祖父因科场案锒铛入狱,父亲久病不愈,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程度。所以,他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每天都很匆忙。有一回,鲁迅一大早就去当东西,然后又赶去药店买药,回到学校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后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随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当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那个刻在课桌上的“早”字,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名言:

Genius is formed in quiet,character in the stream of life.

——Goethe

天才形成于平静中,性格来自于生活的激流。

——歌德

名人剪影: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曾东渡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作品涉猎小说、散文、杂文等多种文体。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成功指南针:

春秋战国时期,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说话不算数。对于这一点,鲁哀公十分反感。一次,哀公大宴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都来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一向对郑重没好感,一心想在宴会上出郑重的丑,便问道:“郑先生怎么越长越胖啊?”哀公闻听此言,插嘴说:“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胖啦!”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非针对郑重,而是借用“自食其言”来讽刺孟武伯的不守信用。

文中的少年鲁迅并非对谁许下了承诺,他只是信守着对自己许下的诺言,这就更显得难能可贵。“对自己负责”往往比对他人负责需要更大的毅力。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你在某种程度上把控住了自己,同时也具有了战胜困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