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微笑是一句世界语: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的名人故事
10924900000062

第62章 跟着自己的兴趣走

在观察、研究昆虫的过程中,法布尔有别于其他的自然科学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们探究死亡,而我却是探究生命。”

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里发生的事情充满了好奇。从他的小脑瓜里,经常会冒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鱼儿睡不睡觉?”“鸟儿长不长牙齿?”“蝴蝶为什么这样漂亮?”为了寻找这些答案,他时常留心观察飞禽和昆虫。

有一次,他在大路边,发现一群蚂蚁在搬运一只死苍蝇。蚂蚁们像在紧张地从事一项巨大工程,有的用力拉,有的调兵遣将,有的传递信息……它们忙碌的劳动场面和团队精神将法布尔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他蹲在路边,掏出放大镜,聚精会神地观察起蚂蚁来。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依然一动不动地蹲在那儿,像被施了定身法一样。村民们围着小法布尔,个个叹息着说他中了邪。众所周知,法布尔研究昆虫,已经到了浑然忘我的地步。有时候,为了得到完整的样本,他宁愿自己摔倒也决不让虫子受到一丝损伤。有段时间,他对螳螂发生了兴趣,便偷偷爬上了邻居家的苹果树,找到一只螳螂,专注地观察起来。没过多久,只听树下有人大喊抓贼,原来邻居把小法布尔当成了偷苹果的贼。

师范学校毕业以后,法布尔成为了一名教师。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深入昆虫世界,并写下了大量生动翔实的笔记,《昆虫记》正是由此整理而成,当这部昆虫学巨著的第十卷出版时,法布尔已经是位86岁高龄的老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昆虫事业。

名言:

The lover ofnature is he whose inward and out ward senses are still truly ad justed toeach other;who has retained the spirit of in fancyeven into the era of manhood.

——Em erson 热爱大自然的人内外感觉协调一致,即使进入成年后依然保持着童心。

——爱默生

名人剪影: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通过自学先后取得双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做过二十余年的教师。穷毕生精力与时间写就传世奇书《昆虫记》。

成功指南针:

长久以来,不止一个人有这样的疑问:身为一个被贫穷和偏见困扰了一生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精神力量是从哪里获得的呢?当我们翻开《昆虫记》,试图寻找答案时,却有了另一发现,即他笔端跳跃着的天真童趣。生态学家爱伦布恩说过,只有具备孩提般谦逊之心的人,才能重新找到亲近万物的钥匙。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正是由于这种孩子般本能的爱,法布尔才获得了勇气和力量,将最初的兴趣变成了终身的事业呢。

青少年时期,能够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就意味着你选对了大的方向。其次,对于你要做的事,还要保有一份质朴而持久的热爱,这样你才可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