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10923900000059

第59章 虚损

“原文”

脉细数,岂有阴精不夺乎,以脉论之,虚损已露,自知病因,保真为要。(610)

水煮熟地 川斛 女贞 天冬 北五味子 茯神 芡实 海参 元武净版 旱莲 金樱 湘莲

色萎,脉弦数,营损之象,益以甘缓。(180)

当归 炙草 煨姜 茯苓 广皮 南枣

脉数无序,色萎形瘦,身热,脏阴损矣,急急防维,勿忽视之。(361)

人参固本汤

二气交虚,是以形神困顿,难以名状,药饵自宜血肉补之。先以贞元饮益之。(406)

贞元饮

阴弱内热,渐延骨损。(476)

六味汤去萸加白芍、九孔石决明、料豆壳

“按语”

虚损多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损而成。虚损病情复杂,主要可概括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根据《内经》“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或补气,或补血,或补阴,或补阳,随证治之。从脏腑讲,尤重补脾益肾。因肾为先天,脾为后天。本节仅有五个病案,叶氏从肾治者2条(第610.467条),从脾治者1条(第180条),肾脾两顾者2条(第361.406条)。本节条文虽少,但亦可看出叶氏治疗虚损病的一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