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10923900000056

第56章 淋浊

“原文”

此败精凝瘀为淋,法宜通泄。(124)

虎杖散

胃痛过于辛热开泄,致尿血淋,今转为浊,茎尚痛,欲其两顾,苦无成法可遵,姑理下焦。(481)

黑珀散

脉涩淋浊,法宜导火。(505)

导赤散

湿热下注,尿痛淋浊。(629)

黑栀皮 连翘 飞滑石 木通 淡竹叶 赤苓 龙

胆草 生草梢

湿郁,尿痛形寒。(67)

桂枝 茵陈 大豆黄卷 苓皮 萆薢飞净滑石

小溲浑浊,梦泄腰痛。(112)

熟地 北五味 线鱼胶 覆盆子 巴戟天 青盐 菟丝

子 白茯神 沙苑 杜仲 萆薢远志肉

精浊日久,咽干脉细。(232)

滋肾丸

精浊咽干,摄阴为主。(297)

熟地 女贞子 湘莲 牡蛎 茯神 金樱子 芡实

苦参

少阴素亏,湿热下注,尿为浑浊,议用咸苦坚泄阴湿法。

(383)

左牡蛎 赤苓 黑豆皮 白苦参 远志 粉萆薢

目涩耳鸣精浊,皆属肝肾虚。(298)

熟地 枸杞子 女贞 葳蕤仁 磁石 北五味 川

斛 巨胜子

脉细神倦,气弱也,气弱则不能统摄,精浊不已,先宜调益心脾。(501)

桑螵蛸 湘莲 龙骨 远志 柏子仁 茯神 龟版 人参

“按语”

淋浊本为二证,但有时亦可相兼或相互转化。淋证表现为小便涩痛,淋沥不畅,或尿道灼热或尿下砂石。淋病责之膀胱,正如《诸病源候论》所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而浊证有二指,一指小便浑浊,又称尿浊,一指尿道口常流少量米泔样物或糊状浊物,茎中或痒或痛,甚则如刀割火灼,但小便不浑浊,又称精浊。治淋、浊应注意:

淋证宜清,浊多补涩。

从本节淋证的五条看,叶氏治淋证多用清利湿热方法。常用黑栀皮、连翘、竹叶、龙胆草等以清下焦之热,用滑石、木通、茯苓等利水祛湿;血淋用琥珀以止血消瘀。更妙的是选用虎杖散治淋,药少力专效宏。虽浊证的治疗与淋证相比,清利之品使用的比重减少,用药偏补,但尿浊与精浊的治疗亦有较大差异。精浊者多因房事过度,肾精亏损,相火妄动,败精瘀阻而成。治疗多以补肾为先,兼用涩精。叶氏在本节病案中很多方剂均以补肾填精的熟地为君,并取五子衍宗丸之意,大量应用植物种子药,如菟丝子、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等,是因肾为藏精之脏,肾强则精自固。治精浊涩精亦为必用之法,本节案中所用之线鱼胶、桑螵蛸、金樱子、湘莲子皆有涩精之效。水液不清则浊,精浊虽以精不固为主,但亦兼湿,故少加萆薢、茯苓以分利清浊。案中第501条之方乃《本草衍义》之桑螵蛸散化裁而成,原方能补肾涩精能治滑精、遗尿,用此方治精烛亦甚合拍,随证加减用治精浊,不失为一捷径;尿浊多湿,脾主湿,肾为水脏,二脏与湿的关系十分密切,如第123条为脾湿所致,第383条则为肾虚引起,读者宜仔细参详,用药自有不同。又有赤浊,即浊中有血,治疗此症则应清心凉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