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百病外治经典良方
10920600000220

第220章 过敏性鼻炎

◆敷脐疗方:党参、白术各10克,干姜5克,炙甘草3克,盐酸苯海拉明1.25克,混合研为细末,每次用0.2克填脐,3日换1次。

◆敷贴穴位疗方

1.白芥子适量,研末,姜汁调成糊状,于三伏天期间,敷于患者的肺腧、心俞、脾俞、大杼、风门、肾俞6个穴位,胶布固定。

2.斑蝥适量,炒酥,研末过筛,装瓶备用,用时,取1平方厘米胶布1块(中间黄豆大孔隙),贴在患者内关或印堂穴上,暴露穴位,置少许斑蝥末于穴位上,再取1平方厘米胶布1块,覆盖在原胶布上,24小时后,揭去胶布,可见穴位上出现水泡,不需处理,待水泡自行吸收后,再贴2~3次(内关穴位于手挠侧腕横纹上2寸处,在两肌腱之间,印堂穴位于鼻梁上方、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3.斑蝥、白芥子各20克,研极细末,用50%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状,用时,取麦粒大一团,贴于内关和外关穴位,每周1次。

4.白芥子5份,细辛2份,元胡索1份,甘遂2份,共研细末,用姜汁和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撮取少许麝香撒入,于三伏天敷贴于穴位,头伏取白劳、肺腧、膏肓俞。中伏取大椎、风门、脾俞。末伏取大杼、肺腧、肾俞。

5.灸白芥子、延胡索、鹅不食草、细辛、甘遂各适量,共研细末,取药粉适量,生姜汁调匀,制成半颗枣核状药,加上几滴麝香风湿油于药上,贴于定喘、肺俞、膏肓俞穴位。

6.将代温炎膏分别于初伏、二伏、三伏第一天贴于百劳、肺俞、膏肓俞穴位,4~8小时后取下。

◆外敷双足涌泉穴疗方:独头蒜捣烂,敷于双足涌泉穴,胶布固定。

◆闻吸疗方:桔梗、杏仁、防风、荆芥、羌活、槀本各10克,蝉蜕、细辛、辛夷各8克,牛蒡子、薄荷12克,生姜3片,葱白、甘草各6克,水煎,用鼻闻吸,每次15分钟,每日3次,连续3~5日。

◆吹鼻疗方

1.苍耳子、辛夷、白芷、丝瓜藤各100克,绿矾50克,薄荷80克,上药研细粉过120目筛,装入瓶备用,每日吹药粉进鼻孔3次,10日为1个疗程,间隔3~5日,再行第二疗程。

2.皂角适量,烘干研成细末装瓶备用,每次取少许皂角粉,以纸筒吹入鼻腔内,每日早晚各1次。

◆塞鼻疗方:细辛1.5克,川椒1.5克,干姜1.5克,炮附子1.5克,皂荚(去尖)1.5克,切碎,酒浸一夜,用猪油煎至附子色黄为度,去渣待凝结后,纱布裹取适量,塞入鼻腔。

◆滴鼻疗方:黄连、苍耳子各3克,煎取药汁半杯,过滤2次后贮于瓶中,用以滴鼻,每日6次。

◆搐鼻疗方:苍耳子、藿香、王不留行各3克,辛夷1.5克,研末搐鼻。

◆握药疗方:生附子20克,川贝母15克,丁香10克,冰片4克,共研细末,贮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粉5克,加蓖麻油适量,调为糊状,贴敷双手心,胶布固定。

◆药枕疗方:荆芥、防风、川芎、白芷、薄荷、菊花、槀本各60克,辛夷花、细辛各30克,山柰、檀香各15克,共研细末,装入枕芯做药枕。晚上睡觉枕之。长期使用有效,3个月后更换药物。

◆验方:苍耳子、蝉衣各15克,炙麻黄、辛荑、甘草各9克,水煎2遍和匀。每日分为3次服用。此方能祛风宣肺,通利鼻窍。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鼻堵、发痒、嚏多流清涕效果好。

◆偏方:辛夷、双花各15克,公英、地丁、防风、黄芩、白藓皮各10克,虫蜕5克,丹皮、菊花、白附子、桂枝各8克,将以上药物水煎取500毫升药液,趁热用药液蒸气熏鼻,熏时患者应尽量深吸气,使药蒸气进入鼻腔内。待药液温后即可,用药液冲洗鼻腔。每日熏洗3次,连用3~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