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10915900000056

第56章 为凶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

当有人怨恨我们,与我们产生敌对的时候,要施以宽恕与谅解,不要太计较,不要太执著,尤其不能让仇恨一直在心里发酵,否则最终受害的是你自己。

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了令全世界震惊的校园枪击事件。韩国移民学生赵承熙疯狂枪杀了32人,随后饮弹自尽。事后,这个学校举行的悼念仪式也让人吃惊:他们将赵承熙和32名遇难者一起进行悼念。丧钟敲响了33声,气球放飞的是33个。其中一块悼念碑上写着“2007年4月16日赵承熙”,旁边放着鲜花和蜡烛。还有一些人留下了纸条:“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也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们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赵,你大大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勇气和关爱。你已经伤了我们的心,但你并未伤到我们的灵魂。我们会变得比从前更坚强更骄傲。最后,爱,是永远流传的。”

对凶手的宽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国留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薛宏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们认为凶手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他有心理疾病,可惜没有及时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救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在悼念活动中,我们也把他当做一个‘人’来看待,以体现人性关怀。”让我们接着看看这件事情的后续报道。

在这次枪击事件中死里逃生的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告诉记者说:“当牧师提议为33个遇难者和他们的家属祷告时,我深有感触。因为在美国人看来,凶手孤僻、性格扭曲,却没有被关怀和治疗,社区是有责任的,同时凶手的家属也是受害者。”

有一位旅美作家分析说:“这次枪击事件的制造者,很早就被发现有极端的暴力幻想,但却没有引起学校和老师的足够重视,没有相应的治疗和措施。社会应该从医学研究的特殊角度,去了解病患感受,以最大可能保护他们的安全,满足他们的特殊要求。同时也注重有效预测他们的行为,尽量减少他们和社会的病态冲突。”

曾经一度被误传为是“涉案枪手”的某华人学生在澄清真相后,没有纠缠于媒体的误报,而是在自己的博客上呼吁人们关心事件中的死难者和他们的家属,并将他在线收到的一笔捐款转交给了慈善机构。

“为凶手立一块祭奠的石头”,对校园枪击案凶手及其家人的宽容,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已有先例。

几年前,就读于美国艾奥瓦大学的中国博士留学生卢刚开枪杀死了包括自己导师在内的5名教师和同学,最后饮弹自尽。在枪击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受害人之一的副校长安妮·克黎利女士的家人就通过媒体发表了一封给卢刚家人的公开信,称卢的家人同样是受害者,希望以宽容的态度分担彼此的哀伤。

美国是有死刑制度的,对罪大恶极者也会判处死刑,但从对校园枪击案的处理上,我们还是看到了他们的理性和宽容,看到了能够包容世界的博大胸怀。

心灵钥匙

没有黑暗,就显不出光明的可贵;没有罪恶,就显不出善美的价值;没有作恶多端的人,就显不出好人的伟大;没有非道德的行为,就显不出道德的崇高。有道德的人,不仅爱他亲近的人,甚至对陷害他的人,他也一样爱护。

善待他人,不要和他人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