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健美长寿学
10915800000004

第4章 未病的理论及其发展

医学的发展方向是预防,这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医学专家的共识。人们在深化预防研究中建立了预防医学这一未来医学,并惊异地发现了中医学中的“未病”、“治未病”的理论、经验与预防医学一致。

预防医学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几乎全可包含于“治未病”的体系之中,“治未病”体系中还有很多预防医学所未涉及的领域。什么是“未病”?如何方称为“治未病”?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对此各有所指,其外延和内涵十分丰富。

恩格斯有句名言:“自然科学家应当知道,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回顾未病概念形成的过程,确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和历代医家的辛勤努力。

一、古代中医学关于“治未病”的论述

(一)治未病理论的起源

1.最早的治未病实践

在未病理论诞生之前的较长时期,是治未病实践感性经验得到最初积累,以及人们对未病理论有了初步领悟的阶段,可将其称为未病理论的酝酿阶段。

据古代文献记载,最初出现的未病概念主要指身体健康无病的状态,治未病相当于现代的保健卫生、预防疾病。

治未病的实践活动大约可追溯到远古。原始社会的早期,人类就已经有了预防疾病的活动。

在人类生命的历史长河中,原始人最初赤身裸体地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经常处于风雨、饥饿、毒蛇和猛兽的威胁之下,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在长期的生活和劳动中,他们逐渐改善了居住、饮食及劳动的条件,从而提高了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例如,为了躲避虫害,他们巢居在树上,传说中的“构木为巢,以避群害”的有巢氏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为了生存果腹,原始人不得不四处迁徙,采集野果野菜杂草充饥,虽然其中有不少植物是有毒的,但也有许多是可以治病的。经过长期的摸索和体验,逐步学会了分辨良莠,并能以简单的草药治疗一些病痛,这便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神农氏时代。还有许多上古时代生活实践的优美传说,如伏羲“教民渔畋”、造字画八卦、制九针;黄帝教民耕织,制造舟车和运用医药等。

这些初步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对于卫生保健和疾病的预防起了重要作用。正如《韩非子·五蠹》所说:“以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悦)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蟀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号之曰燧人氏……。”

《史记》也说:“神农氏……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可见在人类刚迈出脱离动物属性的第一步时,就已开始了最简单的治未病实践。

2.治未病经验的积累及其理论萌芽

夏商时代是人类文明的早期,雷电、风暴、洪水、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种种疾病,时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在与自然和疾病的抗争中,人们开始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对根本原因不甚明了,病邪仿佛来无影,去无踪,让人觉得似乎冥冥之中有鬼神的力量在作祟,于是很自然地对它们产生出某种敬畏和神秘感。因此,在这一时期,不少治未病的活动都或多或少地染上一些迷信的色彩。由于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的体验,人们确实也积累了一些唯物的医药卫生知识和经验。随着对疾病病因认识的加深,以防止疾病发生为目的的治未病活动便有了目标。这一目标包括主动干预外在大环境和调整自身小环境。殷商的出土文物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知道除虫、排水、清扫等干预外界大环境的公共卫生措施,同时已经懂得洗脸、洗手、洗澡等调整小环境个人卫生的措施。

另外,殷商出土的青铜器中,许多是专用的酒器,还有些是烹调加工的食具,说明这时人们已发明了酿酒技术和用米制药的汤液。

酒为百药之长,而汤液便于调服及复方用药,《内经》中有“邪气时至,服之乃全”之说。这些发明无疑为防治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总之,夏商时代的祖先已经朦胧地认识到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一些治未病的方法和经验。《尚书·说命》中“有备无患”这句名言,可以看作是当时人们治未病思想的总结。

(二)周代之后治未病理论基础的奠定

进入周代以后,经济文化逐渐繁荣,巫术日衰,医学兴起,为未病理论奠定基础。医学在原先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也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出现了专业医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1.实践基础

医学的进步首先表现在对疾病认识的逐渐深入。在西周时,人们已经能够从内外环境相结合来认识疾病的发生。如《庄子·齐物论》指出,气候异常可以导致疾病的流行,久居湿地会发生腰疾。并且,在《周礼·疾医篇》中亦有“百病怒起”、“忧郁生疾”的记载。说明当时已经观察到气候和情志异常都是引起疾病的原因。至春秋时代,疾病发生的鬼神说已渐趋消亡,医学开始占有优势。

伴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提高,保健康、治未病的经验也较以往有了更多的积累。如《庄子》中有孔子“无病自灸也”的论述,当时人们已用灸法来保健治未病了。又如,《左传》有论:“土厚水深,居之不疾”,说明人们已经注意到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治未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优生已开始被大家所关注,普遍认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形成了“礼不娶同姓”的良风佳俗,从而大大减少了人类遗传病的发生率,提高了民族的身体素质。

人们已知道灭鼠、逐疯狗的必要性。已经出现了专职医生,其中不少人有很高的造诣,名医扁鹊就是其卓越代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的扁鹊运用中医的望诊预测齐桓侯疾病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在治未病中如何运用中医的诊法来测知疾病的累重和预后,也从而成为治未病的范例。

2.理论基础

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人们的理论思维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主要体现在朴素的哲学理论与医学结合在一起,并用以解释中医学的各种观点和理论,从而使中医学第一次在理论的高度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中国最早的阴阳学说出于《周易》,而在《尚书·洪范》中则有关于五行学说的记载。作为古代自然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对日后医学理论的发展起到了舟楫之功。春秋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六十四章》中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提出事物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发生根本的改变,并因此认识到事物由微渐著的规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上述哲学思想指导下所形成的疾病观、预防观,可视为《内经》未病理论的渊源。如该书71章中写道:“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即《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他主张的“道法自然”、清虚无为的养生观,也几乎成为《内经》“恬淡虚无”的模板。又如《易经》明确提出:“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可能是“预防”一词的最早出处;《管子》也说:“唯有道者能避患于无形,故属不萌”,与老子之说一脉相承。这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为未病理论的最终确立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黄帝内经》中的未病理论及临床价值

1.经典未病论的诞生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在该书的开篇即论述养生延年,也就是健康治未病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次篇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首次提出了“未病”的概念,认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

此外,《内经》中还有一些类似未病的概念。如《灵枢·贼风》提出的“故邪”概念:“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显然,故邪“留而未发”的性质与前述《素问·刺热》“病虽未发”有类似之处,故可以将它纳入未发病范畴中;而文中“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也是一种伏邪理论。《内经》中有关伏邪的内容十分丰富,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冬伤于咳嗽”等,皆为伏邪致病学说的明证,而伏邪亦属于未病的范畴。所以,无论“故邪”还是“伏邪”,都是指一种病邪潜藏在体内尚未引起明显疾病的“未病”状态。也就是说,当各种病邪潜藏在体内尚未发病之前,诊断和治疗都非常困难,但却不可将其看作是“健康”状态。

综上所述,《内经》中提出了三种未病态,即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并有相应的治疗大法,虽然尚较粗略和笼统,但基本概括了未病的种类和主要内容。

2.未病理论的临床价值

《内经》首先提出了未病的各种含义及相应的治未病原则,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①提示健康未病态治未病的基本大法。《内经》中用“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这样非常形象生动的语言,形容病成后药、乱成后治的仓促、被动和无奈,告诫人们在身体健康的时候要居福思祸,及早预防。

对于疾病的发生,《内经》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发病与否,主要决定于“病邪”和“正气”两方面的力量对比,“邪实正虚”则发病,“正胜邪却”则不病。具体而言,《内经》对于健康未病态的治未病,主要也是从养护正气和趋避邪气方面入手。其中,养护正气受老子学说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崇尚自然,顺应四时阴阳,以及倡导清虚恬淡无为而治,以期达到“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的目的。那么,如何进行养生呢?《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在养元的同时,还应注意避邪。当然,《内经》的避邪观不是消极地躲避退让,而是强调其主动避邪。

②提示潜病未病态治未病的基本大法。前已述及,疾病的发生无外乎邪正两方面。很明显,在影响正气的诸因素中,先天禀赋之阴阳的盛衰、气血的厚薄、脏腑的柔脆等体质差异,无疑占有特殊的地位。由于这些个体的差异可以影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因而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不同。比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注意到“木形之人……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如今看来,这些规律是有其实践基础的。影响邪气致病力强弱的诸因素中,《内经》最为重视的是一运六气,并认为某些疾病的发作与流行和五运六气关系密切。

③提示前病未病态治未病的基本大法。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一般病情较轻,症状较少,患者不甚痛苦,因而往往易被忽视,直至病势已如燎原,方如梦初醒,但却为时已晚,病情大多已较难控制,或需治疗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缓解和康复。

中医诊法历来强调望、闻、问、切,如在《内经》中就已经注意到察言观色的重要性,其云:“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而察色主要是辨察面色。由于病情及病变的性质不同,各种疾病的早期就可出现不同的“色”,只是早期不甚明著,不注意观察则不易发现而已。一般来说,热病多见赤色,临床根据赤色出现的部位,可以测知热病所在的脏腑部位,从而便于有针对性地治未病。《素问·刺热论》有具体论述:“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内经》还十分重视脉诊对前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认为脉象三部必候在前病阶段已可见明显变化。由于疾病的早期征兆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内经》中还有一些其他内容的描述,如“心热病者,先不乐,数乃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脾热病者,先头重”;“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肾热病者,先腰痛,骨酸”等等。对此,后世有不少补充和发展,尤其是明清时期崛起的湿病学更是有较深入的阐发。

以上简要、概括地叙述了《内经》未病理论的临床价值,实际上,未病理论在临床上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此,在现代临床还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因此,《内经》的未病理论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至今仍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及治未病的实践。

(四)未病理论的历代发展

未病理论在《内经》中诞生之后,后世又不断发展、深化,并有不少创新。

1.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中医临床医学发展迅速,尤其汉代是传统中医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未病理论不仅受到重视,而且在临床实践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初刘安的《淮南子》,把治未病提到很高的程度,认为:“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并用“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等形象生动的语言告诫人们切勿“轻小害,无援微事”。在汉代,不少医家已有很高的诊治未病的本领,西汉名医淳于意、东汉名医张仲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张仲景被后世人们称为医圣,他在医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可称为治未病的专家。他认为自然界中的正常气候与虚邪贼风并无绝对界限,就像“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一样,“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从而告诫人们要“养慎”。张仲景对治未病的理论与实践有很大的贡献,其主要观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欲病防作。即对已虚之体,感邪后势将发作者,可以相应的对证方药进行治疗。三是既病防变。对已病之体,可预施针、药防止疾病转变恶化。

2.晋唐时期

晋隋时期崇尚玄学,道家虚无的不死之风盛行,直接刺激了未病医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问世的养生专著达十余种,其中较著名的有《彭祖养生经》、《养生要集》、《养生方》等。书中内容丰富,包括按摩、导引、吐纳及个人卫生等治未病的方法。

晋代王叔和编纂《脉经》10卷,对脉诊理论和方法加以系统整理,成为诊察未病的一个有力工具。

著名炼丹家葛洪又同时是位极重视未病的医家,《抱朴子》和《太平御览》中记载了他关于摄生治未病的经验和理论见解。他发现了沙虱病(即恙虫病)、霍乱等病的流行途径及其预防方法,并发明了用狂犬脑敷贴被狂犬咬伤的伤口,以防治狂犬病的方法。

隋代巢元方撰写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探索病因学的专著,不仅对致病的病因作了细致的分析,而且保存了前人的一些养生的方剂和方法,《养生方》就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该书记载的一种导引功,简便易行,至今仍有一定的价值。并且,还总结出一套预防瘟疫的有效方法。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对治未病非常重视,并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他说:“上医医未病之前,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3.宋元时期

宋代治未病实践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重视运气学说,认为运气学说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此外,宋代治未病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老年病的治未病,中国第一本老年病防治专著《养生奉亲书》就诞生在这个时代。该书集前人摄生论述之大全,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金元时期未病医学的主要进步之一是营养学。元朝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方面的专著,是古代人们通过调整饮食来治未病的重要参考文献。“金元四大家”之中的朱丹溪、李东垣对治未病都很重视,尤其朱丹溪做了大量工作。他曾撰文专论“不治已病治未病”,明确指出,《内经》治未病主要应指摄生预防,“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并且,文中还对《内经》摄生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同时,他还将治未病的理论探讨运用于临床实践,比如,他最先观察到眩晕与中风发病之间的关系,认为:“眩晕者,中风之渐也。”对后世中风病的治未病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治未病的理论和实践均有很大发展,不仅参与研究的医家众多,而且进一步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

在充实未病理论的同时,明代医家临床诊治未病亦颇见功夫。例如,薛立斋、张三锡开始将未病理论用于中风的预防。首先,薛氏指出中风的防治大法是,“预防者,当养气血,节饮食,戒七情,远帷幕。”张氏对此有更深刻的认识,他说:“病之生也,其机甚微,其变甚速。达士知机,思患而预防之,庶不至于膏肓。”归纳了中风的病变特点。然后,列举了中风的许多先兆症状,如:“中老年人但觉大拇指时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内必有暴病。”认为其预防的方法是:“急摒除一切膏粱厚味,鹅肉面酒,肥甘生痰动火之物,即以搜风顺气丸或滚痰丸、防风通圣散时服之,及审气血敦虚,因时培养,更远色戒性,清虚静摄,乃得有备无患之妙。”

明清时期,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发明的以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的方法,开始流传到海外,开创了人类人工免疫的先河,为世界预防医学作出了突出贡献。

清代经学盛行,深入进行考据是一种风气,因而众多医家将自己对未病研究的心得用于经文的阐释,间或亦有一些发挥。如马莳在阐释《灵枢·逆顺肥瘦》时,认为不仅疟疾的治疗要有超前意识,其他发作性疾病“皆当如此”。

清代对未病理论与实践最有创新的当推温病学派,该学派在明清时期涌现出不少著名医家,他们创造性地总结出了温病的发生发展和预防规律,为外感热病治未病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和方法。如王孟英的《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对霍乱的流行规律和预防方法作了系统的探讨,他提出的清洁水源,饮水消毒等措施,至今仍不失其科学性,也是健康人治未病的方法之一。

二、现代中医学对未病理论的认识及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采取“预防为主”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的卫生运动”等方针,保健卫生和预防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实验检测、微观医学、环境医学、统计分析水平等的不断提高,都使传统的中医未病理论得到进一步深化、拓展和完善。现代中医学不仅继承了先人治未病的优良传统,并在治未病实践的深度和广度上也取得了前人无可比拟的进展,未病理论的研究已有所突破,“未病学”有望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国内中医界对未病理论的认识和发展

1.文献整理

一是无病重防。即对于健康无病的人,重在养生调摄,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是欲病早治。欲病指欲作未发,包括病情潜隐,尚未显露,几乎无自觉症状,所谓“莫知其情,莫见其形”(《素问·八正神明论》);或指病情轻浅,仅有先兆表现。

三是已病防变。已病防变有三方面内容:首先,在起病之初,就要时刻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向,抓紧诊治,掌握主动权,以防病势步步深入。其次,是对于一些间歇性发作或有缓解的疾病,把握未发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治疗,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临床深化

早在20世纪之初,中西汇通派代表、临床大家张锡纯就非常重视治未病的实践,曾著有《脑充血证可预防》一文,详细列举了中风的若干先兆证候,并提出了预治的方法,至今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中医学治未病(包括预防)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对此国际上许多有识之士都十分关注,认为它“走在临床医学之前”,“代表着医学发展的方向”,并屡次来华作专题考察。因此我国学者呼吁,应迅速挖掘整理,并发扬光大未病理论,不要墙内开花墙外香。

近几十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的发展,许多临床医生已将前人诊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各科,取得了较大进展。比如,有些医家发掘古代的掌纹相病、耳廓相病、扪诊等手段,结合现代医学中先进的光、电、遗传、全息等仪器的技术,来研究疾病的早期诊断,并取行了初步的成功。如舌为心之苗,为脾胃之外候,通于多条经络,故舌是人身统一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气血津液及脏腑的生理失常或实质损害,均可反映于舌象的变化。

3.理论创新

当代名医赵锡武认为:治未病就是治病的本质。

中医学历来强调“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等超前治疗意识,这些根据体内外阴阳变化规律,善于发现疾病先兆提前治疗的论述,与微分原理惊人地相似。又如,“未病”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病前阶段,也就是中医学有关正气与邪气相抗衡的阶段,是人体内部“有序”或“无序”程度增加的相持阶段,可以看作是中介学说的具体应用。

宋为民等于1992年出版了专著《未病论》,书中对中医“治未病”历代的理论与实践作了系统总结,并结合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如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全息生物学、时间生物学、第三状态理论、生物钟学说、基因组学、微量元素法等,对传统的中医未病学进行了阐发和提高,提出“发病层次论”、“发病阈值论”、“潜病论”、“前病论”等新观点,充实了未病论的内容,为创立现代未病学奠定了基础。同时,对“未病”的内涵与外延作了界定,它包括四个内容,即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和转变未病态。“未病学”已不仅是中医学的发展,而是一门新兴的现代医学,“未病”也不是中医的专门词汇,而是医学的一个新名词,不仅华人应用,国际上也在应用。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与西医提出的“好医生应是使人不生病的医生”不谋而合,都是使医学“迈上新台阶”的理论基石。

宋为民等以此为出发点,在养生保健学上有一系列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大健康观、健商HQ(包括体商BQ、心灵商MQ、人缘商RQ、性商SQ)、数字化养生、木桶养生观、基因养生等理念与方法,充实了“治未病”的内容。

(二)未病学诞生的条件已成熟

1.“学”的条件及水平

某一门学科被称之为“学”,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科学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具体而言,必须有完整的(包括创新的)的理论,系统的研究体系和方法,以及一定的实践领域。

2.走向世界医学的未病学

目前,健商、短板效应、主动养生、生物钟养生等新概念的出现,尤其是亚健康学说的兴起,大大激活了未病学的原有内涵,使未病学面临飞速发展的机遇。

概而言之,未病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它以治未病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来阐释各种各样的未病及其治疗等问题。

①健商(HQ):这是我们在国际传统医学研讨会(北京2000年)上提出的一个有关21世纪健康的新概念,被评为“由中国人提出的21世纪自我保健的全新概念”。它的基本涵义为:一个人已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能力与应具备之比(商),并通过“细算生命账”将各种健康因素数量化后,以有利因素除以不利因素所得的商即为健商。商大于1为健康,等于或小于1则为亚健康或疾病。自己处于何种健康状态便可一目了然。健商可能比了解自己的智商(IQ)、情商(EQ)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将成为21世纪每个人的必备常识。

②短板效应。

③主动养生。

④生物钟养生。我们在1991年提出这一“最佳养生法”后,现已在国外得到广泛运用,其要旨在于实现“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最佳境界”,这就是生活保持一定规律,这是所有长寿、高寿者的共同特征。

⑤生活习惯抗衰延寿:WHO指出,生活方式病是21世纪人类的头号杀手,其中习惯是关键。

⑥情趣康寿。

⑦道德养生:仁者寿,且“超越生命”更长。

⑧环境养生。

三、末病学的现代科学理论基础

(一)发病层次论

对事物分层次认识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认识的层次性使人们发现生物体在不同层次上都存在着自己特有的规律。恩格斯说:“研究运动的性质,当然应从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开始……才能对更高级的和更复杂的形式有所阐明。”

疾病的发展过程也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现代系统理论(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学等横断科学)认为生物体是一个巨系统,并着重分析系统的层次结构。据目前的研究,生物这一巨系统即量子一分子一生物大分子一大分子聚集体(核蛋白体、膜等)—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由系统构成的个体—群落—生态系。在各个层次上都表现出不同的生命运动规律。人除了自然特性(生物学特性)以外,还有社会特性,因此其活动规律更加复杂多样,称之为“超巨系统”。“整体观”是对各个层次的综合认识。现代整体观与经典整体观的最显著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在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由于存在于各个层次上的各种规律的相互作用,才使生物或人体生机勃勃,表现为“活”的,不断地代谢、生长、发育、繁殖等。

1.遗传的发病层次

目前已发现的遗传病有4000多种,20%人群患有各种遗传病。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发现,遗传病的发病有四个层次,即基因层次、酶层次、代谢层次、临床(个体)层次。

2.癌症的发病层次

癌症的发病过程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近年来的研究已证明,在人体内存在着癌基因(oncogene),又名转化基因,确切地说应为“原癌基因”。原基因在正常条件下不仅不致癌,而且是细胞生长、个体发育必不可少的。

在人体内,一个细胞形成为癌细胞之后,不一定能继续分裂下去,形成一群癌细胞(小癌块),它可能被体内的免疫监视系统所识别而加以消灭。若能逃过这一监视,则癌细胞可发生快速分裂,从而形成该细胞的克隆,此即原位癌。

肿瘤细胞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及功能。它生长旺盛,呈现相对无止境性生长,与整个人体不相协调。据近年来的研究,正常细胞发展为癌细胞的过程,要经过两年阶段,即激发段为正常细胞在致癌因素作用下转变为癌细胞,促发阶段为癌细胞在一定条件(如促癌因素的作用)下发展为肿瘤。

(二)发病阈值论

阈值是指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变化均有不同的阈值,疾病亦是如此。病理信息的发展是个量变过程,它需要有促进其发展的物质基础,未病学的目的就在于尽早地识别疾病,尽量减轻其对人体的损害,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

综观致病因素,不外内因、外因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都存在着自己的“发病阈值”,举例如下。

外因性疾病的发病阈值:

人体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二者的协调是健康的保证。

环境构成(空气、土壤、水、食物以及包括其他生物在内的生活和生产环境)及状态的任何异常改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据估计与环境化学性污染有关的肿瘤占90%以上。

疾病是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功能、代谢及形态发生的病理变化过程。这些变化达到一定程度,便会表现出疾病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变化是属于代偿性的,有些变化则属于损伤,二者同时存在。

处于代偿状态暂未表现出临床症状的人,不能认为是健康的人,而应当看作是处于疾病的早期,现代医学称之为临床前期(precl inical phase),即中医所称的“未病”。我们将二者统一起来,称之为未病状态,也可简称为未病,这里的“未病”已包含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内容。从未病观点来看,不能以人体是否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来评价环境致病因素(尤其是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的严重程度,而应看到发病前人体己受不同程度的危害而且有潜在的病理信息,简言之,应有发病阈值观。

若上段时间内对人群进行考察,便可发现同样受某致病因素危害的人,有症状的只占整个人群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人则处于未病状态。职业病和地方病都可说明以上论述。

环境致病因素由于其理化性质、浓度(剂量)、接触时间、作用部位和方式,以及个体状况等情况不同,人体表现中毒反应的形式也不相同。有的可在局部或全身出现相应的不同症状、体征,有的则可在体液或组织内检测出化学性污染毒物含量异常,但无临床中毒表现而癌变(carcino-genesis)、畸变(teratogenesis)和突变(mutagenesis)都是未病的基础。

(三)元素与发病阈值

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体,外界的变化会在人体中得到相应的反应。研究证实,生命与自然环境在元素组成上就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虽然生物的形态和结构千差万别,但从物质组成来看,都含有碳、氢、氧、氮、磷、硫、氯、钙、钠、钾、镁、铁等“宏量元素”,以及铜、锌、碘、钴、锶、钡等许多“微量元素”。组成生命物质的这些元素在非生命物质中也普遍存在,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是统一的,就人体而言,其组成与自然界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地球表面和人体内部都含有80%的水分;人体体液与地球上已存在30多亿年的海水成分几乎完全一样,这说明地壳与人体组成在化学元素上具有高度相关性。组成人体的元素,根据其生物效应可分为三类:①必需元素;②有毒元素;⑧作用尚未确定的和非必需的元素。这些具有不同生物效应的元素,在许多情况下会引起疾病。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两点:其一,人体内的必需元素,应当与环境中的必需元素保持动态平衡,若人体摄入的元素不足或超过机体所能适应的正常范围,就会破坏这种平衡,使之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其二,即使同一种元素,也是既能营养人体,又能损害人体,关键在于剂量是否合适。

地球表面元素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元素的分布呈明显的地区性和地带性差异。现在已经证实,干旱的地球化学环境、湿润或淋溶的地球化学环境、天然腐殖质堆积的还原性地球化学环境,都是元素分布的异常区域,在这些地区生活的人群容易发生各种地方病。我国将地方病分为10大类60种,据20世纪末统计数字,地方病患病者约有6000万人,而受威胁的则近4亿。全世界地方病患者约4亿,受威胁的人群则高达20亿。而且,由于全球污染的日益严重,因此而诱发的地方病还有增多的可能。

有毒元素进入人体后,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直接与剂量相关,即剂量与病理反应(Dose-Reaction)关系更为明显。

美国职业安全和卫生研究所(NIOSH)将2415种这类物质称为“慢性健康危害”,这些损害并非都导致出现症状,而较多的表现为隐伏着的症状,即未病状态。

(四)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阈值

从人类疾病的发病过程来看,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的总和决定了某个人是否易于患病,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疾病的易患性(Liability)。

(五)水、电解质、维生素、激素与发病阈值

正常人体内的水分、电解质、维生素、激素和糖、蛋白质、脂肪等相对稳定,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在人的生长发育期,这些物质的合成大于分解,而在老年期则分解略大于合成。

1.水、电解值

正常人的血浆钠值为136—149mmol/L,而130—136mmol/L虽然稍低于正常值下限,但仍在发病的阈值之下,所以仍属未病状态,机体能通过自身的调节使其逆转。此外,一般可将机体的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种等级,中度及重度脱水可见明显症状,属已病范围,而轻度脱水未达发病阈值,故大多症状不显,属未病状态。

2.维生素

通常维生素在人体血清内的正常阈值为:Vita0.52—21.0μmol/L,VitB10.72—2.37nmol/L,VitB20.21—1.33nmol/L,VitB6177.3—472.8nmol/L,VitB12339—1107pmol/L,VitC28.39—79.49μmol/L,VitD62—156pmol/L.如低于阈值的下限,则为维生素缺乏症。

3.激素

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很多,其各种内分泌腺体分泌的激素量是相对稳定的,如胰岛素正常值为5—25mu/L(空腹),甲状腺素为65—155nmol/L(PAB法)。低于阈值则为功能低下,高于阈值则为功能亢进。

4.氨基酸、酶、蛋白质、胆固醇、磷脂、甘油三酯、凝血因子,以及一些其他的物质,如基因表达因子、肿瘤标志为物等,均有一定的阈值,低于正常人或高于正常人的阈值,均可致病,多表现为代谢异常或失代偿。

(六)潜病、潜证论

人体存在着既不是健康也不是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即健康是第一种状态,患病是第二种状态。健康与患病是对立的两极,两极之间存在着各种过渡状态。第三种状态有两种发展前途,或者转化为健康,或者导致形形色色的疾病。对于后一种情况,有各种名称:“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以及近年被普遍采用的“亚健康”等。

(七)生物钟学说

已有许多证据证明,生物体内具有产生和控制生物节律的机制,玄能感知、测定和“预知”时间,产生节律振荡信号,从而调节机体各种生理功能和周期性活动,使之按一定时间程序节律性地进行。这种机制的作用类似于时钟,因而又通称为生物钟。围绕生物钟的机制及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的学说,则被人们称为生物钟学说,或时间生物学。

生物钟学说认为,生物钟的核心是一组能自律地产生振荡信号的结构。它主要在脑内,亦可称之为振荡器(oscillator)。其中具有主导作用的是起搏器或起搏点(pacemaker)。生物钟学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生物钟学说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展,并逐渐从人体的细胞和分子水平来探索生物节律的内在控制机制。

目前普遍认为,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着一种时间机构系统,又称生物钟系统,由此系统控制和调节各种节律性过程,以维持生物体内环境的周期性振荡。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生物钟老化的可能机制。众所周知,任何一种结构确定的组织系统都会发生老化。生物钟作为一种时间结构也不例外。人体生物钟的老化主要表现为老年人生物节律改变。现在的研究结果认为,生物钟的老化可能与以下四种因素有关:一是功能对生物钟的磨损,即功能对稳态结构的慢性破坏。衰老是疾病产生的直接原因之一,而生物钟的老化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二是现实与预言的长期冲突。人的一生中,尤其在成年之后,现实与预言的冲突经常会发生,即预言的外环境变化可以不发生或人为地改变。例如,轮班制工作、长期过夜生活或生活时间严重不规律等。近十多年来盛行的“生物钟养生”,就是在于减少或避免现实与预言的冲突,使生物钟始终运转正常。三是同步因子的减弱。同步因子包括社会生活习惯、明暗周期、进餐饮水排便时间等。有研究表明,人体的衰老与同步因子减弱之前有正反馈的双向联系,而且二者可互为因果。所以设法增强或维持老年人的同步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可延缓生物钟的老化或人体的衰老,从而达到防治未病的目的。四是生物钟的心理因子不经磨损。时间在流逝,时间被区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但都受我们主观感受所制约。生物钟运转正常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但它的正常运转却取决于人们对时间的看法。许多人不适当地性急、精神紧迫、期望值过高,感觉时间在飞速流逝,因而更加着急。而从外界钟表上看到的时间所产生的感觉会引起内部“时钟”——生物钟的快走、增速或慢走、减速。其引起的生物钟运转不正常可导致身心疾病、躯体疾病、高血压、免疫功能衰退、对感染和癌症的敏感等。

(八)新医学模式

回顾医学的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东西方传统医学的形成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为整体时代;

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上半叶,为分析时代;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为系统时代。

医学的分析时代很长,它经历了400多年。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入—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即系统时代,起始于丹巴尔(1947年)的《精神和身体·心身医学》一书。

近代发现,语言可以治病,但也可以致病。有人说,医生有三种治疗武器——语言、药物及刀。语言引起的物质运动就是思维,思维的表现就是情绪。现在肯定A型性格(好胜心强、精力充沛、易怒、有时间紧迫感等)易患冠心病,A型性格不是冠心病的结果,而是它的病因。它比B型性格(孤僻、喜静、不好胜、随遇而安等)的冠心病发病率要高4—7倍。美国等发达国家竞争性强,从事经理等职业的人最易得心脏病。心脏病已成为美国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四、未病学的研究方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你能不能观察眼前的现象,取决于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

(一)生物钟法

在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各学科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当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许多学科相继引入“四维时空”概念并取得迅速发展而居于依靠地位时,医学仍习惯于用三维空间概念来思考问题。上世纪50年代,时间观念终于引入医学,从而形成了时间医学(chronomedicine),或将之称为生物钟医学,它在国外引起了医学变革。习惯上,人们总是认为人体的一切生理指标都是恒时固定的,而时间医学认为,人体一切生理指标都不是恒时固定的,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它们不断地“波动”着,有动态相对稳定的生理节律。也就是说,它们的变化波动是在生物钟的调控下进行的,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按照老观念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但若在一天中每隔1—2小时实际测量一下,便会发现人的正常体温在一天中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呈曲线状波动。通常下午2—5时最高,为37.5℃,半夜2—4时最低,为36.5℃,一天之中可相差1℃,这种波动是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若一个人的体温全天一直是37℃,尽管没有过高或过低的变化,但正常节律变异消失,说明此人的身体出了毛病,是不正常的反应。据研究,人体有数百种生理指标都呈这种节律波动。任何致病因素都会对某种或几种生理节律的运行产生影响,导致波动的不正常,而这种改变远远早于症状的出现。及时掌握这种异常波动的征兆,就能预测疾病的发生。因此借助生物钟的方法,可以早期发现身体异常的情况并加以纠正,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例如,美国哈尔伯格(Frans Halberg)曾发现,心脏病的最早症状是几天或十几天出现一次心电图不正常,普通做一二次心电图是无法发现的。目前,时间医学在国际上正在迅速地发现,在我国也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自1988年我国在成都召开了国际时间生物学、时间医学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中国时间生物学、时间医学学会之后,不少学者已经在其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时间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中国医学的特色。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关系到正气与病邪两方面,其中正气的强弱是疾病是否发生的关键。因此,中医历来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天人相应”的思想指导下,中医认为自然界的各种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正气的盛衰,比如各年间运气的变化(年节律、超年节律)、一年中四季的变迁(季节律)、一月中月亮的盈亏(月节律)、一日中阳气的进退(日节律)等,都会使人体的正气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表现出消长盛衰的时间节律。所以,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这种年、季、月、日等时间节律性有明显的相关性。现已发现,许多传染病的发病在其特定的季节或高发季节:青光眼、甲状腺肿冬季发病最高;不少无脑畸形儿出生在10月至次年3月,最多在12月;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在1—3月份出生;胆石症在湿冷气团影响后发病普遍。

《内经》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五运六气学说,指出气象存在着5、10、12、及60年的节律周期性,人体受它的影响,其生理、病理也存在着这种周期性的变动。未病学可根据各年值年大运和各年值年的变化规律,来推测各年自然气候和疾病流行的具体情况。例如1960年(庚子年),以运气学说推测,其气候是全年偏于热,下半年还偏于干燥,全年气候除以燥热为特点外,还可见风气的变化。所以上半年容易发生心病、热病,下半年则肺病、肝病亦好发。1988年(戊辰年)初,上海等地流行的甲型肝炎,属于中医温病学中的湿热疫范畴,对于这类传染病,也可参照五运六气的变化加以预测。在1984年出版的《温病条辨白话解》一书中曾推测,1988年冬季气温偏高,将有湿(温)病流行。该书说:丁卯岁(1987年)是“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故这一年的“终之气”(1987年年终之气)是太阳寒水,冬行火令,因此虽在冬令季节,气候反而温暖,这种应寒反暖的异常气候变化,极易引发温病,甚至导致温病流行。戊辰岁(1988年)按照气运的循行规律,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朱”,“初之气”(1988年初)主气是厥阴风木,客气为少阴相火,而1987年少阴君火朱之气至此迁移,时值两火相交,因此气候大温。人们在气候交变之中容易发生疫病和温病。如此推算,正好是1987年11月23日到1988年3月20日,这四个月是温病流行期,这当然不排除外在传染源的因素。现代研究还揭示,太阳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与流感、霍乱、回归热、鼠疫、白喉、脑脊髓膜炎、伤寒、赤痢和猩红热等许多传染病的流行有正相关系。通过大量资料统计和分析研究,传染病在太阳活动峰年附近发生的机会远远大于其他年份,流行病受太阳活动调制的结论目前已被科学界所接受,并在一些国家中用来预测传染病的流行,以提前制定预防措施。

现代研究认为:不良的温度、湿度、气压、辐射、风雨等气象因素,长期或虽短暂而强烈作用于人体,扰动了人体的生物钟,使之运转不正常,最终导致各种疾病。

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方法中,一直存在着近代才兴起的“时间治疗法”。例如,“冬病夏治”、“夏病冬治”就是最典型的具有中医特色的时间治疗。具体来说,对咳嗽、哮喘、关节炎、冻疮等冬病或冬季多发病,可在夏季加以预防治疗。临床上普遍用治疗哮喘的有效方药在“三伏天”治疗哮喘病,如内服药、俞穴灸及膏药穴位敷贴等,据统计有效率可达90%以上。

(二)全息法

全息论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存在着全息,机体体贴表与脏腑、经络、气血等是一张张由众多全息场组合而成的巨大全息片,每一器官、组织、脏腑既是一个小系统,又是整体器官或脏腑的大系统全息子,其局部可以集中反映整体的部分功能。

人体每一局部皆可作为全身的缩影,所有的组织、细胞均起源于同一受精卵,都有着相同的染色体数,都类似遗传密码控制,生命工程中节律协调共序,这是长期进化中获得适应遗传的结果。因此,每一局部都是反应整体的显示屏,从中可以窥视五脏六腑的内在信息变化。人体存在生理信息、病理信息,即一局部有病,整体可以有相应的信息;同样,整体有病,其信息也可反映在某一局部,这是全息法预测疾病的基础。早在《内经》时代,就有不少相关论述。如《灵枢·师揣》说:“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灵枢·师传》亦说:“鼻隧以长,以候大肠。唇厚,人中长,以候小肠。目下果大,其胆乃横。”以及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等,皆说明每一局部都包含着五脏的相关反应区域。

(三)体质法

人的体质有不同类型。《内经》将其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五等。并认为太阴之人阴气较盛,故温和喜静;太阳之人阳气较盛,故暴躁喜动。在此基础上又可进一步分阴阳二十五种人,并提出了各类体质人的肤色、形态特征、行为表现、心理性格、适应和调节能力以及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和倾向性等种种论述。

在人的体质之中,应当还包括性格在内。对于这一点,现代医学尤为强调。性格是指个体对人、对己、对整个环境所持的态度。美国弗雷德曼在研究冠心病的病因时发现,这类病人的性格相似,称为“A型性格”,其典型特征就是长期投身艰苦的工作、好胜心强、精力充沛、易激动、易发怒、时间紧迫感强、不愿排队、喜抄近路等。另一类性格的极端类型称为“B型性格”,特征是孤僻、喜静、不好强、随遇而安。据调查,A型性格比B型性格者的冠性病发病率高4—7倍。

(四)微医学法

当前医学的发展趋势主要向两极拓展,一方面向宏观和多学科综合的方向发展,并已形成了“整体医学”、“社会医学”和“宇宙医学”;另一方面向微观和精细分支发展,出现了包括分子医学(例如基因诊断、微量元素分析等)、量子医学在内的微医学。微医学主要是在动态中研究人体的微型构造、特性、功能及其各种微观指标对防治疾病的作用,特别是疾病最初的发病机制和对策。

1.细胞膜变异与疾病。近10多年来,有关生物膜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并已广泛渗入到医学领域。

2.血液成分变化与疾病。

3.能量代谢与疾病。

4.细胞电荷与疾病。

5.自由基与疾病。

6.循环、血液流变性与疾病。

(五)环境医学法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空间,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我国人口众多,密度偏大,对环境有不少人为的破坏,同时,工、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这些都是生态环境失衡的直接原因,最终将带来扼杀生命、影响健康的恶果。

现有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常常是慢性的、积累性的和远期潜在性的,不仅影响当代人,还祸及后代。因此,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般来说,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化学因素,主要为有害气体、重金属、有机及无机物、粉尘、农药等;二是物理性因素,主要有噪音、微波、电离辐射等;三是生物性因素,主要有细胞、病毒、寄生虫等。总体而言,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疾病的病因多为生物性和营养性的。20世纪后半叶,环境污染所引起的危害愈来愈突出。由环境公害和自然生态平衡失调而致的疾病,可称为环境病,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造成数百万人中毒,4000多人因SQ2中毒而死亡;日本曾有世界“公害国”之称,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中的“水俣病”、“烟雾”、“镉污染”、“米糠油多氯联苯污染”等都发生在日本。但近年来,日本加强了环境保护措施,全面防治环境病,已成为世界上环境保护较好的长寿之国,说明切实加强防治,环境病是可以被降伏的。由环境引起的疾病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一是高危害人群,特别在高危环境下的人,发病率较高;二是常为多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三是低浓度长期效应、危害常可波及下一代;四是环境病常表现为综合性,难以找到特异症状。

环境医学从两方面着手研究环境与疾病。首先,从客观上对大气、水源、土壤和食物等环境要素的质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进行监测,并在对人群健康的反应上进行相关研究,从而掌握环境容量、背景值和人体阈限量、人体负荷量、需要量之间的平衡关系。其次,从微观方面对微量、超微量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对污染机体的器官、细胞等进行详细研究,阐明污染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和反应指标,提出疾病的预测、早期诊断和防治技术方案。

实际上,环境医学所指的“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还应包括社会环境在内,即所谓“大环境”。研究大环境与医学的关系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单独学科,我国1989年出版了聂树人教授的遗著《医学地理概论》,初步奠定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基础。医学地理学是研究人群健康、疾病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它主要研究地理环境诸因素,如地球化学、地貌、气象与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人文、社会等与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分析主要流行疾病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

这里以江苏启东地区肝癌高发的原因为例加以分析。从地图上看,由海门东部延伸出去的启东地区宛如一片“肝叶”漂浮在海面上,1987年前的16年中,这片“肝叶”上有9000多人死于原发性肝癌,死亡率高达十万分之四十九点二,高出全国的平均值两倍。

据一些专家的研究发现,其发病原因与五种因素有关,其中三种主要因素都是环境因素。首先是黄曲素污染,它是危害了启东人数十年之久的致癌物质。玉米是启东农民的主食,常被贮藏在家里的床柜中,因而霉变率很高。南京医学院有关专家把这种霉变的玉米磨成粉状,夜晚放在荧光灯下一看,粉末如同夜空的繁星闪烁,这是黄曲霉素严重污染的表征。国内外研究表明,黄曲霉素是肿瘤的启动因子,尤其与肝癌的启动关系密切,它可诱发所有动物发生肝癌。上海医科大学流行病专家苏德隆教授曾率队到启东挖泥采水,发现其中有腐质酸。水虽然本身无致癌作用,但它作为载体,其中溶有有害化学物,这些有害化学物和癌症的发病密切相关。当然这一地区肝癌高发的原因还涉及到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遗传因素、食物缺少微量元素硒等,这些外加条件,在复合了黄曲霉素之后,导致了对这一环境致癌物特别敏感的不利反应,最终使肝癌发病率显著增高。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启东地区政府的工作中心是“改良饮水,管粮防霉,防治肝炎,适量补硒”,基本是“环境工程”。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化学品有500多万种,与人类环境有密切联系的就有10万多种。

五、未病的形态及防治

(一)健康未病态

1.健商(HQ)

(1)健康的内涵及发展

健商新概念的产生与健康这一人类永恒主题的发展息息相关,它是时代的产物。

在经济时代向健康时代的过渡中,健康的成分在逐渐增加,而经济的成分在逐渐减少,预示着21世纪中叶,社会将全面进入“健康时代”及“养生世纪”。

整个20世纪,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或者说对健康内涵的认识经过了四个阶段:

(1)一要素健康概念。20世纪上半叶,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前,流行着“无病即健康”的观点,这是一种一要素健康的概念,其内涵表浅,外延狭窄,因而不能有效地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实践。

(2)三要素健康概念。1948年WHO成立,在成立宣布中明确指出,健康不只是无病,而是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状态。

(3)四要素健康概念。20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愈来愈严重,达到了“危机”的程度。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严重地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生命,于是三要素健康概念或定义中又加进了“环境”这一要素,即健康是躯体、心理、人际关系、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与完善状态。

(4)大健康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迎接21世纪的“转世纪思考”中,人们感到四要素健康仍不能满足对健康的全部涵义。21世纪的健康应是“大健康”,即健、寿、智、乐、美、德等六字,达到“人生最佳境界”。目前国际上提出:不活百岁是自己的错。

2.健康的层次

(1)生理健康层次。指人体组织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层次。判断心理是否健康有三项基本原则:其一,心理反映客观现实;其二,一个人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是一个完整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其三,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3)道德健康层次。道德健康以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为基础,并高于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二者的发展与升华。“仁者老友”,“善待者,人亦善之”是社会适应的基础。

(4)社会适应健康层次。“社会适应”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以及学习、娱乐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对这四个层次,人们的认识是逐渐加深、逐步提高的。

3.健商新概念

实现包括健、寿、智、乐、美、德在内的大健康,是21世纪养生保健的最高境界。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回顾医学发展全过程,发现医学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临床医学(第一医学)、预防医学(第二医学)、康复医学(第三医学)、保健医学(第四医学)和21世纪的自我保健(第五医学)。前四者的行为主体是医生,而自我保健的行为主体则是自我。只有当自我保健突出地成为主流时,才能充分发挥“自我”的作用。

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最重要的就是进行观念的更新。我们于1999年9月提出了健商(health quotient,HQ)这一概念,在预防医学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于2002年10月出版了专著《健商:S/M储蓄你的生命》。2002年11月在“中国国际论坛”上,又以论文(《健商——从理念到专著》)形式作大会发言,并被国家全民健康促进会列入指定读物。健商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叙述。

(1)狭义健商:21世纪是数字化的时代,由定性到定量是科学的进步,当然也促使养生保健学的不断进步。健商分为四部分:

①体商(body quotient,BQ),即体质的数字化。

②心灵商(mental quotient,MQ)。

③人缘商(relationship quotient,RQ)。人缘商的外延略小于社会商,但对健商适用。

④性商(sex quotient,SQ)。

(2)广义健商:即S/M准则。

S:即一个人已经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智慧和健康能力四要素。

S/M即为广义健商。狭义健商需置于广义健商之下才可实现。

21世纪流行的口号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散步,最好的心情是平静。这四个“最好”有其科学基础,只有建立健商概念,才能领会其中的“真谛”,也才能体会出“自我保健”并不是一句空话。对保持“长期健康”、“尽终天年”才有信心。

4.健商的意义

健商的重要意义是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

(1)21世纪健康的锦囊。健康、美生具有多侧面、多系统、多途径的特点,真可称为是一部“人生大书”,因其涉及范围和内容极其广泛,犹如大象那样不易窥其全貌,故而又成为研究者最多的一门大学问。

(2)它是人类最重要的“Q”(商数)。20世纪,相继提出了智商(IQ)、情商(EQ)、逆境商(AQ)等,每提出一个“Q”,都有力地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从而提高了人的生存质量。

(3)健商让你学会“细算生命账”。社会发展至今,时代在不断进步,健康档次也在提高,粗糙笼统的“健康之道”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也没有一种“万灵药”供你拿来使用。

(4)健商帮你规划健康人生。广义健康帮助你树立健康意识。

总之健商会给你带来一系列的新理念、新知识,并且为你提供了健康行动的纲领。健商是个纲,健康的方方面面是目,纲举而目张。

(二)未病指数

1.由东方的智慧引出的思考

中医“治未病”思想历来被称为东方的智慧,它对人体的总体把握以及预见性和包容性独具优势。诺贝尔奖得主曾聚首巴黎,共商21世纪的保健大事,在发表的宣言中一致认为:人类要在21世纪过上和平安宁、幸福健康的生活,就必须向东方学习,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时代,在那里寻找智慧。《内经》中的“上医治未病”,孙思邈的“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论述更精辟,并一直在指导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内经》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语则更全面、更深刻。他们说:“一个‘淡’字就够西方人学一辈子。”如今在发达的信息交流中,经过“出口”,使他们接受并推崇“治未病”这个较“亚健康”(Sub-health)更稳妥的概念,由“出口”转“内销”,未病学受到了现代科学的激活而使国人对它更加珍惜。

2.以数字量化来体现未病态

未病指数将内外健康因子分为生理性、心理性、人际关系性及性健康四大类,在每一大类下,列出所属的多项健康因子,经过数字化后,分出“正气”(有利因子)和“邪气”(不利因子),并对每项进行打分,分别以“+”和“-”表示。

(三)潜病未病态

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朱丹溪就曾明确指出,“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所以知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中医学这种传统的诊断模式,特点是无需打开人体就能推知其内部的情况。

1.传统辩证思维面临挑战

关心自然科学发展的人可能不会忘记20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大厦倒塌事件”,众所周知,经典力学在宏观领域中非常完美,然而一旦进入微观的量子世界,它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这正是事物由宏观向微观发展必然出现的现象。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的所有内容均已从宏观逐渐地深入到微观领域,使人们从分子层次甚至更深刻的层次揭示了事物的本质,许多以往不甚明了的问题,通过微观的观察研究,现在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发现“无证从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对中医“证”的理解,一般的看法是:证是对疾病病理本质的概括。现在普遍地将“证”看成是对疾病过程中病因、病位、病性、邪正斗争状态的机体反应的概括,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疾病早期尚未出现症状,并不能说反映疾病客观本质的“证”的不存在。

2.病三态、潜病与潜证的关系

疾病的潜病、前病均属未病状态,而显病则属已病状态。病的这三种状态以及潜病与潜证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证的实质,是对一个病或一类病,在某阶段受各种内伤或外感等致病因子作用后,导致机体脏腑、气血、表里的功能发生动态病理变化及特异的机体反应状态的概括。潜病包括各种潜证在内。或者可以说,潜病的概念广泛,潜证则有多种表现形式,例如脏腑气血的寒热虚实、邪正的盛衰等,均可导致不同的证候群。

关于潜病、前病、显病的“病三态”概念,既有理论价值,又有临床意义,很值得深入讨论。综观现代医学诊疗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结合现代医学有关发病学的基本观点,可以发现未病学中“病三态”概念与现代医学的某些看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一般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潜伏期(1atent period);②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③急性期(acute period);④恢复期(recovery period)。在中医学中也有类似的认识。早在一千多年之前的唐朝,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就曾将疾病分成未病、欲病、既病三个阶段。这里未病除指无病外,尚应包括疾病的潜伏期、静止期,相当于《黄帝内经》中“留而未发”的“故邪”未病概念。

(四)躯体性未病

1.生命力的维系及体商

(1)年龄的计算

①时序年龄。又称日历年龄、户口簿年龄,即千百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以“年”计龄。日历年龄不能与寿命挂钩。

②生理年龄。这是以个体生命实际老化程度为度量标准的,指达到一定日历年龄时的实际生理水平,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的结构和功能衰老的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不断老化,身体强度不断下降。若人在20岁时的身体强度为1.00,至45岁时则为0.875,75岁时则为0.725。人体的老化强度和老化度正相反,例如有人60岁时巩膜、角膜和神经的强度为100%,那么这些组织的老化度为0,说明此人的这些组织60岁时仍没有出现老化现象,而其他组织则可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

运动系统,最早老化的是肌肉,从20岁就开始了;其次是软骨和骨,40岁开始;最晚的是肌腱,60岁才开始老化。循环系统,最早的是动脉和心脏,20岁开始老化;其次是静脉,40岁开始老化;最迟的是红细胞,60岁开始老化;呼吸和消化系统,最早的是喉头、大肠和小肠,20岁开始老化;其次是食管、胃、咀嚼肌和气管,30岁开始老化;最迟是牙齿,60岁才开始老化。泌尿系统,肾脏、输尿管和膀胱,都是30岁开始老化。神经、皮肤和感官系统,最早的是指甲,30岁开始老化;其次是硬膜、毛发和鼓膜,40岁开始老化;皮肤则从50岁开始老化。人体强度和老化度,或称生理年龄受生物钟的控制,部分受后天因素控制,有的受延缓衰老措施的影响,例如调养得当、身心健康、保健措施有力等;有的是不良影响加速了衰老,例如环境污染、心理失调、疾病、亚健康、饮食不当等。

③心理年龄。以个体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即心境的好坏作为度量的标准。

④社会年龄。以个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长短作为质量标准。它与一个人的经验、知识和才能的积累成正比。

⑤外貌年龄。外貌年龄包括外形、仪表、风度、装束打扮等。

⑥医学年龄。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应以一个人体内细胞的状态来计算年龄,这是一个综合年龄,美国学者加里鲍肯和阿瑟·诺里斯把一个人的生活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分项计分统计,使其数字化,分列22项,即性情、锻炼、家庭、工作、环境、吸烟、饮酒、饮食、行车、服药习惯、血压、体重、胆固醇、心脏、肺脏、直肠、体格检查、父、母、婚姻、居住、其他等。将各项计分总和与日历年龄比较,若超过了日历年龄则应引起注意。

计龄的方法还有许多,例如身体年龄、公岁年龄、倒记岁、减百岁、真正年龄等。

(2)国民体质监测的主要内容

①形态:高矮胖瘦。

②生理:心肺功能。

③运动素质:检测肌肉力量、柔韧素质、平衡素质、反应能力、灵敏性素质、协调性素质。

2.躯体性未病的主要表现

躯体性未病的原因很多,“自然折旧”是个必然因素。

(1)疲劳感

①躯体性疲劳。

②脑力性疲劳。

③心理性疲劳。

④病理性疲劳。由各种疾病引起,是这些病的先兆之一。有多种疾病会出现自觉疲劳、无力等明显的先驱症状,诸如病毒性肝炎、肝结核、糖尿病、心肌梗死、贫血、血液病和癌症等都可使患者感到莫名其妙的疲劳,这种疲劳与体力、脑力、心理性疲劳性质完全不同。其特点有三:一是在健康人不应该出现疲劳时出现,比如活动量本来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在平时是不至于出现疲劳的,但这时却出现了;二是疲劳的程度严重,消除得也慢,适当休息之后也不易消失;三是这种疲劳常伴有其他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或亢进等。一旦出现这种疲劳,便是疾病的征兆,应及早就医。

⑤综合性疲劳。现代生活导致的疲劳往往不是单一原因引起的,它既有体力、脑力的原因,也有心理、社交的原因,也可能还夹杂着疾病的原因,使各种单一疲劳的“症状”不很突出和典型,这种非单一因素引起的疲劳称为“综合性疲劳”,往往容易被忽视。

疲劳是一种感觉,“感到疲劳”,若到医院检查,多数仍是无器质性病变,但疲劳感却的确存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慢性疲劳症,看上去似乎是单纯的躯体疲劳,其典型特征是“精疲力竭”,多因体力及脑力消耗所致。随着我国现代化程度的增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目前“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者也很多。可以见到包括体虚疲劳、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喉部溃疡、淋巴结压痛、肌肉关节疼痛、低热、经常头痛、睡眠紊乱和劳累后疲劳持续存在超过24小时等现象,对于这种亚健康的表现,也应当引起广泛关注。

(2)失眠。

(3)头痛。

(4)便秘。

(5)过敏体质:居室过敏,电器过敏,服装过敏,饮食过敏,化妆品过敏,植物过敏。

(6)隐性贫血。

(7)神经衰弱。

(8)体质虚弱。

(9)耳鸣。

(10)口干。

(11)体气不良。

(12)口臭。

(五)心理性未病

21世纪是讲究高层次健康的时代,它的核心与主题是心理养生。“体壮曰健,心怡曰康”,形神兼备才是真正的健康。

1.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心灵商

(1)心理健康的标准

①充分的安全感。

②充分了解自己。

③生活目标切合实际。

④与外界保持接触。

⑤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

⑥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

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⑧能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⑨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

⑩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要求个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

(2)心理养生的科学依据

心理养生是21世纪保健的重要主题,即通过调整心理状态而达到延年益寿。

科学家发现,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存在着结构和功能上实质性的联系,称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学说,它是人体心理活动和生理功能之间的桥梁。1977年美国学者Besedovody首先提出此说,认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系统尤其是神经、内分泌系统构成一个开放的调节网络,维持着人体的健康和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20世纪80年代,这一学说取得重要进展,发展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由此开创了心理免疫学。

2.心理未病的主要表现

(1)心理不健康的三个层次

①心理问题。指局限在引起事件本身,反应不强烈,对人的整体活动、心理反应没有较大影响的心理“毛病”。

②心理障碍。指反应比较强烈,持续时间比较长久,内容比较泛化,本人心理负担比较重的心理异常。如神经性抑郁症(或称心境恶劣)、强迫症、失眠症等。

③精神疾病。主要指严重的病理性心理障碍,对人的整体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而本人又有无意识的异常表现。

相比较而言,成年人心理问题较多,较常见的有抑郁症和焦虑症。

(2)心理性未病的主要表现

①疲倦感。

②焦虑感。

③无聊感。

④不快乐。

⑤忧郁。

⑥猜疑心。

(六)情趣养生防未病

1.“情绪脑”——新世纪呼唤“右脑革命”

20世纪90年代,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墨西哥、英国等都开设了“大脑优势学校”这样名字奇怪的学校,其目的就在于发掘人的潜在能力,让学员进一步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所在。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各有优势,又相互抑制,判断一下自己是“左脑型”还是“右脑型”,对于扬长避短,加强劣势脑的锻炼,发挥优势脑的功能,在两侧脑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再发展自己的特长,则不但对事业有利,对健康也颇为有利。对多数人而言,注重开发自己的右脑才可开启快乐之门,让快乐常驻心中,使一生中的情趣多多,从而促进健康长寿。

20世纪末,人类终于找到了身—心的通道,明确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是身—心联系的物质基础,并获得共识。

2.脑内革命——开发人体潜能

人们可以以智养生。早在春秋时期,有学者即提出了“以智养生”、“百戒操养”的见解,认为修身养性以养智为先,而“养智”又要靠“智养”。

(七)治未病与长寿

对人类寿命的科学预测:

天年——祖宗的“天才预测”。

我国第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就提出“度百岁”的论断,这是两千年前的推断,更早的《周礼》、《左传》、《庄子》等书都论述了人的寿命应在百岁以上。《周礼》认为:“百二十岁为上寿,百岁为中寿,八十为下寿。”《左传》说:“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尚书·洪范》中把活到120岁看成是“尽终天年”。

有人提出长寿需有12伴:伴德、伴众、伴动、伴艺、伴食、伴游、伴绿、伴谈、伴爱、伴书、伴乐、伴集、伴藏。

(八)顶防未病与生活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向全球宣告: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威胁不是癌症、艾滋病、核扩散,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生活方式病。因此,要预防未病,就必须重视注重良好的生活方式。

1.生活方式的内涵

生活方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采取和重复的各种行为,若它有益,通过日积月累无疑会增进健康,若它有害,也会日积月累而损害健康。

其实,生活方式病就是生活习惯病,因为,习惯是固定化的生活方式,习惯就是“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它的积累作用使“善者更善,恶者更恶”。

21世纪“大健康”的“六字人生最佳境界”——健、寿、智、乐、美、德的大目标都与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可以防治未病。

2.生活方式(习惯)的形成

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有的人习惯早睡早起,不用“闻鸡”即可“起舞”,久之,便成了“百灵鸟”——早睡早起类型的人,甚至可以坚持到晚年或终身,这正是新兴的生物钟养生所大力提倡的良好习惯。有的人贪恋睡榻,晚上迟迟不睡,早上日上三竿仍高卧不起。现在愈来愈多的人习惯于“夜战”,且美其名曰“享受夜生活”。夜深人静时,反而精神十足,久之便成了“猫头鹰”——迟睡迟起之人,生活懒散、无规律之人。这也是生物钟养生劝人力戒的习惯,因为它使人违反了“天时”,远离了千万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与大自然合拍、和谐的传统生活,也违反了自身体内生物钟的正常“准点”运行规律,必然损害健康、消磨寿命。

“现代生活习惯病”是由于医学模式转变,使许多不明其理者“死得不明不白”——由于不良习惯而致病致死却不知其故。“生活习惯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在发达国家中已占全部死亡人数的70%—80%,在发展中国家也占到40%—50%。

(九)未病防治举例——骨质疏松症

1.骨质疏松症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骨的退行性变化。

②内分泌异常。

③活动过少。

④营养缺乏。

⑤遗传。

2.最重要的三大诱因

世界卫生组织称,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仅次于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位居第四。莫斯科内分泌临床研究所的专家认为:“这一病症的提前化已成为世界性趋势,其原因与肌肉活动过少,为不足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国内的一份调查资料报道,采用新型的超声骨密度仪对112名30—40岁的正常青年女性进行检查,结果发现骨质疏松症5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即骨量已减少)36人;骨量尚正常,但低于同龄人者33人;骨量正常者仅38人。

目前这种发病年轻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①减肥;②日晒不足;③运动过少。

3.骨质疏松症的前病未病态

①骨质疏松与骨质疏松症。

②骨质疏松的征兆。

a.疼痛。无明显原因,长时间的腰背、四肢疼痛,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b.身高变矮。

c.易骨折。

4.综合措施治未病

①饮食保持均衡营养。

②适当日晒。

③科学运动。

④药物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