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实用心理学(Ⅱ)
10909100000028

第28章 剩男剩女的心理解读

当生活变得像陀螺般高速旋转的时候,在钢筋水泥和灯红酒绿的都市里,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在逐渐膨胀和引人注意。他们拿着不菲的薪水,住着花园洋房,每逢过春节和情人节时他们就害怕,他们有巨大的社会网络和朋友圈子,但他们拒绝感情和婚姻,他们就是所谓的“单身贵族”、“剩男剩女”一族。

这个群体是如何形成的呢,哪些因素促使他们做出如此决绝的选择呢?心理学家认为剩男剩女群落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游戏人间,玩世不恭

在今天的年轻人当中,自由这个概念对他们有着不可忽视的分量。据有关数据显示,单身贵族当中,对自由的向往尤为突出。他们不愿意被固定的感情所束缚。他们喜欢自己为自己做主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希望生活中出现自己不得不承担的责任。他们不拒绝与异性交往,甚至可能出现“一夜情”,但他们拒绝有人固定地充当他们的伴侣,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是单身的,没有牵挂。

这种游戏人间的态度虽然看似洒脱,但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一些青年男女在责任感上的缺失。也许这种缺失在感情和婚姻这种更为个人化的问题上是无可厚非的,但它必然会影响到这个群体在社会当中的行为方式和处事原则。

(二)心理创伤,难以愈合

与玩世不恭的那一群体不同,一些人选择单身是有他们的苦衷的。他们曾经遭受过严重的心理创伤,时间也难以抹平。心理上的伤痛主要包括家庭不幸经历(如早年时父母不和或离婚,小时候遭受过性侵犯),失恋或伴侣背叛,恋人或者是伴侣的不幸亡故等。这些遭遇让他们一时间难以从灾难和怀念当中走出来,产生了自闭的心理。

二十七岁的张某,在大学时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位非常优秀的男孩,他们相恋了一年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张某放弃了这段感情。她原以为自己会很快就忘掉这个男孩,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越来越觉得自己错过了一段美好的感情和一个可能终生再也不会遇见的男孩。她很懊悔,始终走不出这个“情结”,直到现在仍然单身。

其实这些方面的心理情绪是可以通过心理治疗得到释放的。我们可以怀念,但我们不应该沉溺。忘记不幸和过往,重新迎接新的生活,这是我们应该痛下的决心。

(三)顾影自恋,无法自拔

在古希腊神话中,美男子纳西斯爱上了自己的影子,每日临池自照,顾影自怜,依依不舍,最终憔悴而死,死后化为水仙花。纳西斯这种临池照影的心理状态被称为自恋。自恋情结,也是一部分人选择单身的重要原因,虽然他自身可能并没有意识到。

有自恋情结的人性格内向、冷漠,这种人格的心理行为表现是:过分看重自己,期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爱护。在赞美心理被满足之后,常常表现出不切实际的沾沾自喜,还有唯我独尊、妄自称大的情况。忽视他人利益,爱占便宜、不讲理等。在心理未能获得满足时,可表现为不安、厌烦和其他不良情绪,同时也表现出缺乏与他人交流情感的能力。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曾说: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因此,他认为,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所以,对于这一类型的人,要努力地学会如何爱别人。

(四)同性恋,有恋人的单身

在某种意义上说,同性恋者应该不算单身,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恋人。但在目前的中国和社会的接受程度来看,同性恋者仍然可以算入单身一族当中。对同性朋友的依恋使他们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其实他们本身是并不缺少情感依靠的,很多人甚至是有强烈的婚姻要求的。但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他们是无法实现愿望的。

据估测,我国同性恋者约为三千万人,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据一些专家研究表明:同性恋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年少时与同性父母的关系疏离。同性恋者与同性父母的关系破裂后,同性恋者则一直希望通过同性恋性关系或恋情来弥补这个缺憾。

关于大众应该如何对待这个更为特殊的群体,专家认为,还是应该慎重一些。毕竟,他们除了在性取向上有所不同外,仍然是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宽容。

(五)社会因素,难逃其咎

除了“剩男”和“剩女”们自身的一些因素,比如,缺乏成功追求到异性的信心,缺乏对他人、对社会的信任等。一些社会因素也促使了这个群体的产生,比如教育不当,特别是不正确的性教育和不适当的文化影响。在目前的中国,科学理性的性教育仍然是少之又少的,这对年轻人的成长和成熟都是非常不利的。同时,邻里关系淡化,实际社交圈子缩小,也客观上减少了人们接触的机会。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长时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