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复制早年成长环境的惯性模式。惯性的作用在生活中对人的影响力巨大。
有些人因为早年的生活环境需要,因此习惯性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里均担任牺牲、照顾者的角色,即使这样的惯性已使他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都过分精力耗尽、障碍重重,但仍继续如此。
有些人则一直到成年之后,仍惯性地持续着凡事依赖、被动,逃避担负责任、难做决断的习惯。尽管这样的习惯模式已让他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里窒碍难行,造成自己与旁人不少的困扰与伤害,但当事者却往往没有力求改变的自觉与行动。
许多人说话的方式、交友的偏好、工作的态度、情绪的表达等,都有着固定的模式可循。如果这些模式、习惯是正面的,那么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上,就会持续出现正面的影响。但如果是负面、消极的,那么往往会变成一种恶性循环,做人一再犯错、一再学习,一再领略、一再迷失。
对于这些已有的旧习,有的人为了改变它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可还是不见有什么起色,就如下面所写的这位年轻人。
有一位年轻人,他为了生活心里烦躁不安。他决定找心理医生咨询,帮助他改变这种心理现状。
他找到了一家位于巷子里的诊所,走进了医生的候诊室,发现里面布置得很雅致,但没有接待护士。候诊室里有两扇门,一扇写着“男人”,另一扇为“女人”。
他走进那扇写着“男人”的门,之后又遇到了两扇门。一扇标写着“乐观”,另一扇则写着“保守”。知道自己是个保守的人,于是那个年轻人走进了那扇写着“保守”的门。
结果,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又有两扇门的房间。其中一扇上面写的是“冒险改变”,另一扇写的是“保留旧习”。他知道自己是难以割舍熟悉的一切,所以他进了“保留旧习”。那扇门最后,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巷子里。
要摆脱守旧的束缚,不让它困扰你,就得彻底打破过去的旧习。一个人的种种习惯与偏好,常常会成为个人生活中的盲点。
由于对未知的恐惧,对自己的缺乏了解,人们多不愿主动放弃现有的习惯模式。往往宁可选择熟悉的痛苦与不和谐,也不愿接受释放痛苦可能带来的风险、不习惯与不确定。
舍弃惯性模式的痛苦,常是相当巨大与不适,然而,当一个人在生命的路程上走得越远、越深,他就会经历更新、更好的想法、观念和理论的诞生,因此也就经历越多旧观念、老习惯的死亡,了解到舍弃的必要性与不得不然。
旧的死亡,等于新的诞生,必要的舍弃和剥除,人生中才能体验到越多的欢乐、创造与重生。
要改变,就要有改变的胆量。有的人虽然想改变,却没有改变的胆量,他们为未来忧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其实,未来是什么样,不管好还是不好,关键是看你是如何行动。
最大的敌人往往就是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障碍,如果你想改变,而改变不了,肯定是你为你自己设下了障碍,阻止了改变的脚步。
要勇于实践。光有想改变的想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决心和毅力,并改变思想观念,改变行为方式,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来做现在的事。只要富于创造和舍弃,就能摆脱过去的守旧,走向新的彼岸。
自爱珍语
创新是改变旧习的法宝,每一天都是创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