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维的革命:走进创新思维的自由王国
10900700000072

第72章 比较思维与联想思维

比较思维,是指对事物的异同点及其成因或对策选择的思维方式。在对比中知己知彼,由此及彼,由彼及此,取别人之所长,补自己之所短,或使新事物在自己的环境中得以成长,从而使事物更加完善或完美。因此,这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创新思维方式。

在自然科学中,正是运用比较思维,确立各种元素的相近点和差异点,才有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正是在同类科学技术性能及效益差别的比较中,才优化选择出最理想的技术应用方案;正是在陆地和海洋数万生物异同与效用的比较中,才选择了人类需要开发和利用的物种;在医学科学中,正是通过对各种药物及医疗手段的比较,以及对某一病症不同医疗方案的比较,才能最后确立应实施的医疗方案。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比较思维的应用,可以说是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比较,地区或企业之间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比较,各个高校及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等方面的比较,自己与别人素质及能力差异等方面的比较,可以为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或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联想思维,是指在对此事物的认识中,联想到对其他事物认识的思维方式。联想思维往往是在某个问题难以解决的情况下,由另一事物或经验中受到启发,从而找到了解决某个问题的理想方案。因此,联想思维从其功能及作用上来说,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联想思维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人们从某种生物的构造和功能中受到启发,从而联想到某项科学技术发明。如,鲁班从山上可以割破人皮肤的野草中受到启发,从而在联想中创造了锯子;人们从鸟和蜻蜓的飞行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飞机;从鱼儿可以在水中有升有浮中受到启发,从而发明了潜水艇。如此等等的科学技术创造与发明,在思维科学的意义上,叫做“仿生学”,也就是创新思维中的联想思维。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也广泛运用了联想思维。如,原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人受到启发,联想到用革命暴力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由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联想到国有企业的改革,曾经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还有经济特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园区的设立与建设,也是从国外某些经验受到启发,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建的;至于企业或个人在事业发展中的联想思维的应用,更是比比皆是,如从某些明星企业或模范人物联想到自己的企业或个人,从而找出差距,确立今后奋斗目标等。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运用比较思维与联想思维,可以改变旧事物,催发新事物,所以,它是创新思维的普遍而重要的思维方式。不过,有很多人并没有重视和运用这一创新思维方式,所以,也就业绩平平,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实证例说:韩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启示

韩国,国土面积9 。 9万平方公里,人口4600万,人口密度大,人均占有资源短缺,原有经济基础薄弱。196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82美元,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然而,在以后不到40年的发展中,韩国一跃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1965~199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7. 1%,名列世界第二位,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466美元,现已超过1万美元,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成为亚洲经济增长模式的典型范例。

在不到半个世纪内,韩国经济如此高度腾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则是经济腾飞的关键性和基因性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韩国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为经济腾飞提供了一把万能的金钥匙,或者说为经济腾飞插上了强劲有力的金翅膀。

韩国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是全国高等学校数量的外延性发展。1945年韩国仅有高校19所,1960年为85所,而1991年达到273所,是1945年的14 。 4倍。

二是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内涵性发展。1945年韩国每所高等学校平均在校人数为412人,1991年达到6485人,是1945年的15 。 7倍。

三是高等学校教育层次的结构性升级发展。现在韩国大学教育的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结构比例,分别是30%、64%和6%。其中,研究生层次比例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四是高等教育大学入学率的大幅度提高。1965年韩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6%,已跻身世界前40名之列。现在,不仅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15%以上),而且1991年,入学率高达40%,已名列世界前七位。目前,已高达50%以上。

五是大学教师承教率的大幅度提高。1945年平均每个教师承教的学生为5. 2人,1991年则高达39. 2人。

六是教师队伍的规模性发展。1945年韩国大学教师仅有 1490人,而 1991年已经达到 44 937人,是1945年的30倍。

七是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总体性发展。1945年韩国高校在校总人数为 7100人,而 1991年则高达1 761 775人,是1945年的248倍。

八是多种办学形式的结构性发展。韩国在优化政府办学形式的同时,大力发展私立高等学校,目前韩国80%的高等学校是私立大学。

九是教育预算经费的大幅度增长。从1962~1980年,韩国的教育预算每年以16 。 8%的速度增长,多年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与私立高校发展相适应,80%的教育经费也是由私人承担的。

十是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韩国高等教育的持续性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韩国的国民素质。据统计,1982年,在韩国100家最大企业中的1945名管理人员中,具有大学学历的占94%,甚至连现代财团所属汽车制造公司的2万多名工人中,1/3具有大学学历;1971年韩国副道级以上的高级官员中,41%具有研究生学历,57%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仅有2%未受过高等教育。

经济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广泛的社会需求,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又为经济发展创造了知识和技术资源,以及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1953~1962年,韩国高等教育落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只有0 。 7%;1962~1979年,高等教育大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9. 5%。据经济学家测算,1955~1970年,韩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 。 6%。1970~1980年,韩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 5%,其中技术进步(含教育)的贡献率为 40%,资本贡献率为 34%,劳动贡献率为26%。这说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辩证促进和互动增长的关系。

中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9. 8%,位居世界之首。由此为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和社会需求。当然,在经济超常规发展中也蕴含了高等教育的重要贡献。但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就是与自身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相比,也还处于滞后状态。因此,中国经济的再度腾飞和高素质发展,不仅需要“科教兴国”,而且应当像韩国那样,首先“国兴科教”。就高等教育的关键问题来说,一是需要教育理论上的大突破;二是教育思想上的大解放;三是教育观念上的大转变;四是教育体制上的大改革;五是教育规模上的大增长;六是教育层次上的大调整;七是办学形式上的大发展;八是教育资源上的大优化;九是教育经费上的大投入;十是教育效益上的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