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滇西抗战史论
10900200000002

第2章 勿忘国耻牢记战争珍惜和平(代序)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2周年。60多年前,在滇西地区发生了一场以保卫H滇缅公路为核心的抗日战争,史称滇西抗战。在滇西抗战中,滇西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滇西地处通向东南亚、南亚的结合部,是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1942年5月至1945年1月,在长达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内,滇西军民奋起抗战,与入侵滇西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16万人以保山为基地,进行了著名的滇西反攻战役,经过强渡怒江、攻克高黎贡山日军各据点、松山战役、腾冲战役、龙陵战役、芒市、畹町等一系列战斗,与中国驻印军互相配合,夹击日军,并于1945年1月27日在中缅边境的芒友会师,全歼日军21057人,远征军伤亡失踪达67364人。滇西抗战,不仅收复了怒江以西全部沦陷国土,而且重新打通了滇缅公路,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滇西抗战是滇缅抗战的主战场之一,它与缅甸中国驻印军进行的胡康河谷战斗、孟拱河谷战斗、密支那之役等,构成了滇缅抗战的生动立体画面。滇西抗战,以全国最先收复失地、最早光复县城腾冲、全歼日寇三个特点而载入史册,揭开了中国由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序幕。滇缅战场与盟军在印度进行的阿恰布、英帕尔战役遥相辉映,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形成了事实上的中印缅战区,粉碎了日本法西斯与德军会师中东的企图,成为亚洲太平洋战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军队入缅配合盟军作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走出国门,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捍卫和平的决心和坚强意志。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性胜利的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胜利,它洗刷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民族耻辱,也为中国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的胜利既是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起点,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开始,它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人民开始进入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星移斗转,滇西抗战的血腥风雨已经逝去,战争的硝烟散去已60多年。随着经历当年战争的当事人不断去世,战后出生的日本国民不断增加,史盲不断出现,我们不能不看到,作为侵略国家的日本始终存在着不承认侵略战争事实的言论和行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复活,不断篡改和修改教科书,日本历任首相不断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分子不负责任的言行得到日本一些政治家的支持和纵容,这既有损于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也不断地伤害战争被害国人民的感情,使历史认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20世纪60年代初,作家林房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在日本社会上颇有市场。这是战后日本第一部公开为侵略战争辩解和歌功颂德的著作,在日本社会掀起了一股为历史翻案的逆流。该书针对战后多数日本人已经认识到近代日本与中国和亚洲的关系是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特意炮制“东亚百年战争”的概念,有意将日本的对外侵略与近代日本抵抗西方列强入侵两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绝不相同的概念混在一起,成为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理论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一部分日本政治家又提出了对战后40年进行“政治总决算”的主张,对战后民主与和平主义进行挑战。该主张认为:战后40年来把日本作为发动侵略战争国家的判断是错误的,要以“大东亚战争史观”取代把战争定性为侵略战争的史观,要用“终战”的概念取代“战败”,要抛弃被东京审判束缚的日本的战争史观,叙述历史的时候应强调“国家的光荣”,使日本人建立自豪感。在这一政治环境下,一些政治家肆无忌惮地对历史问题进行翻案。20世纪90年代后,更多的政治家卷入到历史翻案活动中去,以“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为代表的历史修正主义抬头,坚决反对对日本的战争责任进行追究,相反提出:战后日本的历史观是一种“自虐史观”,是“黑暗史观”,认为日本学者的反省就是在“自虐”。他们主张要在“东京审判史观”和“共产国际史观”之外寻找第三条路,即不受意识形态束缚,而且要描写“光明的日本”的“自由主义史观”。

在“自由主义史观”支配下,从1982年至今,日本多次修改教科书,美化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把历次发动的侵略战争,都改为因“对方挑衅”而被逼无奈的自卫战争;把侵略亚洲国家定位为“大东亚战争”,是一场光荣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这些战争还“给予了亚洲人民通往独立和自由的勇气”;教科书还将“南京大屠杀”、“随军慰安妇”、“强制劳工”、“细菌部队”等史实全部从正文中清除,在教科书中找不到一点日军的暴行。特别是2001年文部科学省审定的《新历史教科书》,在遭到了采用率极低的挫折后,“自由主义史观”研究会“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继续在2005年推出修订本,从而把日本的历史教科书问题变成了亚洲社会关注的历史认识问题。歪曲历史、修改教科书将遗祸无穷,它只能使日本年青一代形成错误的历史观,从“皇国史观”吸取傲慢和偏见,从鼓吹战争的狂热中养成好战的习性,一有适当的条件,就有可能重蹈军国主义的覆辙。

日本对过去缺乏反思,没有对战争的根源、对引发战争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对当时国民的心理和民族精神进行深刻的剖析和正确的认识,所以近几年来右翼势力抬头,军国主义分子变本加厉,日益嚣张,沉渣泛起。战后日本历任首相都参拜靖国神社,特别是自2001年小泉纯一郎任首相以来,固执地年年参拜靖国神社,在历史问题上表现了明显的倒退,不能不引起饱受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深切担忧。日本在亚洲各国人民所期望的承担战争责任和反省道歉等问题上南辕北辙,越走越远,历史认识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日两国关系的障碍。

以史为鉴,我们只有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才能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要居安思危,不忘国耻,珍惜和平,以史为鉴,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