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56

第56章 乳腺

乳腺(mammaryyland)于青春期开始发育,其结构可随年龄和生理状态不同而变化。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充分发育,分泌乳汁,称活动期乳腺。其余的时间无分泌功能,称静止期乳腺。

(一)乳腺的一般结构

乳腺外有结缔组织被膜。被膜伸入实质,把乳腺分隔成15—25个叶,每个叶又分为若干小叶。乳腺内的结缔组织、神经、血管和淋巴管构成间质。乳腺小叶构成了乳腺的实质,每一个小叶是一个复管泡状腺。由腺泡和导管构成,腺泡上皮为单层立方或柱状,腺腔小。上皮外有基膜,上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其收缩有利于腺泡分泌。导管包括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其上皮分别为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二)静止期乳腺

静止期乳腺是指未孕女性的乳腺,其特点是:①腺体不发达,仅见少量导管和萎缩状态的腺泡,于排卵后,腺泡和导管略有增生;②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丰富。

(三)活动期乳腺

妊娠期,在雌激素和孕酮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和腺泡迅速增多,腺泡增大,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相对减少。至妊娠后期,在垂体分泌的催乳激素作用下,腺泡开始分泌,腺泡腔内出现初乳及初乳小体(巨噬细胞吞噬脂滴后称之)。哺乳期乳腺结构与妊娠期乳腺相似,但腺体发育更好,腺泡腔增大。

断乳后,催乳激素水平下降,腺组织萎缩,乳腺回复静止期。

内容要点

(一)卵巢

1.卵泡的发育青春期前,卵巢内只有原始卵泡,至青春期,在垂体分泌的卵泡刺激素作用下,原始卵泡开始陆续发育。

名称位置直径卵细胞卵泡细胞卵泡膜原始卵泡皮质浅层40—50μm初级卵母细胞单层、扁平无初级卵泡皮质浅层增大初级卵母细胞增大单层立方、柱状或多层不明显次级卵泡由皮质浅层向深层移行更大初级卵母细胞更大6—12层时出现卵泡腔,形成放射冠,颗粒层分内膜层与外膜层成熟卵泡占皮质全厚并突向卵巢表面可达2cm排卵前36—48小时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减少为23条卵泡液激增,卵泡腔扩大明显闭锁卵泡皮质内不一溶解消失退化消失膜细胞肥大构成间质腺。

2.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带、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形成排卵。排出的卵细胞如果不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则退化;如果受精,次级卵母细胞即完成第二次成熟分裂,形成1个成熟的卵细胞和1个第二极体。排卵的时间在月经周期的第14天左右。

3.黄体的形成与退化成熟卵泡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壁和卵泡膜塌陷,它们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增大分化形成暂时性的内分泌细胞团,称为黄体,此时颗粒细胞分化为颗粒黄体细胞,膜细胞分化为膜黄体细胞。若卵细胞未受精,则黄体持续2周,称为月经黄体;若卵细胞受精,则黄体持续6个月,称妊娠黄体。无论是月经黄体,还是妊娠黄体,最终都退化变成白体。

4.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1)雌激素由膜细胞及颗粒细胞协同产生,膜黄体细胞和颗粒黄体细胞也协同产生雌激素。雌激素能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尤其是子宫)及第二性征的发育。

(2)孕激素由颗粒黄体细胞产生,能促进子宫内膜的增厚和子宫腺的分泌等。

(3)松弛素由妊娠黄体的颗粒黄体细胞产生,可使妊娠子宫的平滑肌松弛,以维持妊娠;并在分娩时使子宫颈平滑肌松弛,以利于胎儿的娩出。

(4)雄激素由卵巢门细胞产生,若门细胞增生或发生肿瘤,患者常伴有男性化症状。

(二)子宫

1.子宫内膜结构由上皮和固有层形成,上皮下陷形成子宫腺。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又可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位于浅部,可发生周期性变化,妊娠时胚泡也植入到功能层;基底层位于深面,有修复内膜的功能。

2.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发生周期性变化所致;只发生在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功能层;1个月经周期的时间常为28天;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