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54

第54章 子宫

子宫(uterus)为中空壁厚的肌性器官,分底部、体部和颈部三部分。

(一)子宫底和子宫体

子宫底和子宫体由外向内分为外膜、肌层和内膜三层。

1.外膜(perimetrium)为浆膜。

2.肌层(myometrium)肌层甚厚,由成束的平滑肌纤维构成,肌束间隔以结缔组织,可分为3层,由内向外依次是:黏膜下层、中间层、浆膜下层。黏膜下层和浆膜下层主要是纵行肌束,较薄;中间层较厚,为环形和斜行肌束,其内穿行有大量血管。成年女性子宫平滑肌纤维长约50μm,妊娠时,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肌纤维不仅长度延长,可达500μm,且数量也增多(一是肌纤维分裂增殖;二是结缔组织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新的平滑肌细胞)。分娩后,肌纤维部分逐渐变小恢复原状,部分则退化消失。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受激素的调节,其收缩活动有助于精子运行、经血排出和胎儿娩出。

3.内膜(endometrium)子宫内膜即黏膜,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上皮与输卵管上皮相似,由分泌细胞和少量纤毛细胞组成。固有层较厚,由结缔组织构成,其内有大量的星状或梭形的基质细胞、子宫腺及血管。基质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可合成和分泌胶原蛋白,并随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而增殖与分化。子宫腺(uterineeland)是内膜表面的上皮向固有层内凹陷形成的管状腺。

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将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内膜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位于浅部,较厚,自青春期始,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剥脱和出血,形成月经(mensis);妊娠时,胚泡植入此层并在其中生长发育。基底层较薄,位于内膜深部与肌层相邻,此层无周期性脱落变化,有修复功能层的作用。营养内膜的动脉,由肌层穿入后,先在基底层直行,再入功能层变为螺旋状走行,后者称螺旋动脉。螺旋动脉对卵巢激素敏感。

(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自青春期开始,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底部和体部的功能层出现周期性的剥脱、出血、修复和增生,称为月经周期(menstruallycle)。通常情况下,1个月经周期的时间为28天。根据子宫内膜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3个时期。其中,月经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4天、增生期为第5—14天、分泌期为第15—28天。

1.增生期(proliferative ehase)

此期卵巢内又有一批原始卵泡生长发育,故也称卵泡期。卵泡生长发育,分泌雌激素,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残留的子宫内膜基底层增生增厚,形成新的功能层。此期子宫内膜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①基底层中子宫腺上皮细胞向内膜表面生长,形成内膜上皮;②基质细胞分裂增生,使内膜增厚,达2—3mm;③子宫腺逐渐增多、增长并弯曲;④腺细胞内出现糖原并聚集于核下区;⑤螺旋动脉也增长弯曲。

至增生期末,卵巢内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子宫内膜进入分泌期。

2.分泌期(secretory yhase)

此时卵巢内黄体形成,故又称黄体期。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继续增厚,组织结构主要表现为:①腺细胞内聚集更多糖元,逐渐转移至核上区,并开始分泌;②子宫腺进一步增长弯曲、腺腔扩大,充满含糖原等营养物质的分泌物;③基质细胞更多,内膜更厚,可达到5—7mm,在分泌晚期,基质细胞分化形成两种细胞,一种为体积较大的前蜕膜细胞,妊娠后可转化为蜕膜细胞,后者有营养胚胎及子宫内膜的作用;另一种为体积较小的内膜颗粒细胞,可分泌松弛素;④螺旋动脉更长更弯曲;⑤固有层内组织液增多,呈生理性水肿状态。

卵细胞若受精,内膜继续增厚发育为蜕膜;若未受精,即进入月经期。

3.月经期(menstrual lhase)

此时,卵巢内的月经黄体退化,雌激素和孕酮分泌量骤然下降,子宫内膜的螺旋动脉发生持续收缩,导致内膜缺血,组织坏死。螺旋动脉在收缩之后,又突然短暂地扩张,致使毛细血管破裂,大量血液涌出,伴随坏死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一起经阴道排出,形成月经。

在月经期末,基底层的子宫腺细胞及基质细胞就开始分裂,不久就进入增生期。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直接受卵巢的控制,而卵巢的周期性活动又受腺垂体的调节,腺垂体又受下丘脑弓状核的调控,血中高浓度的雌激素通过反馈而影响垂体和下丘脑活动,故下丘脑、垂体、卵巢和子宫内膜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有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之称。

(三)子宫颈

子宫颈由黏膜、肌层和外膜构成。

1.黏膜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其上皮为单层柱状,由分泌细胞、纤毛细胞和储备细胞组成,分泌细胞最多,可分泌黏液。分泌细胞的功能受卵巢激素的影响,雌激素促进它的分泌,并且分泌物稀薄,有利于精子通过;孕激素使其分泌减少,分泌物变黏稠,成为阻止精子和微生物进入子宫的屏障。纤毛细胞游离面有纤毛,向阴道方向摆动,有利于分泌物排出。储备细胞为干细胞,位于上皮深部,与上皮的更新和修复有关。子宫颈阴道上部外覆复层扁平上皮,在宫颈外口处,柱状上皮与复层扁平上皮移行,分界清晰,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2.肌层由平滑肌和富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构成。

3.外膜是纤维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