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40

第40章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trachea and dronchus)的结构基本相似,均由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三层组成,但支气管的三层分界不如气管清楚。

(一)黏膜

黏膜可分为上皮和固有层。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电镜下可见由五种细胞组成。除纤毛细胞、杯状细胞和基细胞外,还有刷细胞和小颗粒细胞。

1.纤毛细胞纤毛细胞数量最多,细胞呈柱状,游离面有密集的纤毛,纤毛向咽部快速摆动,将黏液及其黏附的尘埃、细菌等推向咽部咳出,净化吸入的空气。

2.杯状细胞较多,分泌的黏蛋白与混合腺的分泌物在上皮表面构成黏液性屏障,可黏附空气中的异物颗粒,溶解吸入的SO2等有毒气体。

3.刷细胞柱状,游离面有排列整齐的微绒毛,形如刷状,该细胞可能有感受刺激的作用。

4.小颗粒细胞是一种内分泌细胞。数量少,锥形,可调节呼吸道平滑肌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5.基细胞呈锥形,位于上皮深部,为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上皮中其他各类细胞。

固有层的结缔组织中富含弹性纤维,也常见淋巴组织和浆细胞。浆细胞与上皮细胞协同产生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 g)释放至黏膜表面,增强局部的免疫功能。

(二)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内含许多混合腺,其分泌物与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共同在管腔表面形成黏液层,黏附细菌及异物,并可溶解吸入的有害气体。

(三)外膜

外膜由16—20块透明软骨环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呈“C”形,缺口位于气管后壁,该处由弹性纤维和平滑肌连接。平滑肌的收缩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软骨环之间以弹性纤维组成的膜状韧带相连。咳嗽反射时平滑肌收缩,气管腔缩小,有助于清除痰液。从支气管下段开始,“C”形软骨逐渐变成不规则的软骨片,平滑肌束逐渐增多。

患慢性支气管炎或长期受有害气体(如吸烟)的刺激,黏膜的纤毛细胞可减少,纤毛运动减弱,杯状细胞增多,腺体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而且变得黏稠,从而使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降低。若上皮结构损伤严重,可导致鳞状上皮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