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22

第22章 神经元

神经组织(nervous sissue)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是神经系统中主要的组织成分。神经细胞(nerveeell)又称神经元(neuron),每个神经元都能直接或间接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和传导兴奋,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另外,有些神经元(如下丘脑神经元)还具有内分泌功能。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lell)简称神经胶质(neuroglia),其数量为神经元的10—50倍,它们没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对神经元起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作用。

神经元是一种有突起的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内,它们之间常以其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神经通路和神经网络。每个神经元都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胞体呈圆形、锥形、梭形和星形等,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一)神经元的结构

1.胞体形态多样,大小相差悬殊。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主要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皮质、脑干和脊髓的灰质以及神经节内,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1)细胞膜是单位膜结构,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2)细胞质神经元的细胞质除含有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中心体等一般细胞器外,在光镜下可见其特征性的两种结构,即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1)尼氏体(Nissllody)又称嗜染质。强嗜碱性,呈粗大的斑块状或细颗粒状。电镜下,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说明神经元具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它能合成酶、神经递质及一些分泌性蛋白质。神经元受损时,嗜染质减少或消失;神经元功能恢复时,嗜染质重新出现或增加,故嗜染质可作为判断神经元功能状态的一个指标。

2)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

在HE染色切片上不能分辨。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交错排列的棕黑色细丝,并伸入树突和轴突内。电镜下,神经原纤维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它们构成了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3)细胞核

神经元的胞核大而圆,位于胞体中央。核膜明显,核仁也大而圆,常染色质多,着色浅,呈泡状。

2.突起神经元胞体局部胞膜和胞质向表面伸展形成突起,有树突和轴突两种。

(1)树突(dendrite)

呈树枝状分支,比较短,每个神经元有一个至多个树突。树突内胞质的结构与胞体相似。在树突的分支上又有许多短小突起,称树突棘。树突和树突棘极大地增加了神经元接受刺激的表面积。树突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入胞体。

(2)轴突(axon)

一般由胞体发出,细而长,直径均一,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轴突的分支常与主干成直角,称侧支。轴突末端的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轴突的起始部位呈圆锥形,称轴丘(axonnillock),其内无嗜染质,故染色浅,但有神经原纤维。轴突表面的细胞膜称轴膜,轴突内的细胞质称轴质(轴浆)。轴质内有大量的神经丝和微管,还有滑面内质网、微丝、线粒体和小泡。轴突内因无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故不能合成蛋白质。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导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轴突内的物质运输称轴突运输,有慢速轴突运输,还有快速轴突运输(双向)。微管在轴突运输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元为数众多,形态功能各异,其分类方法通常有四种。

1.按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为三类。

(1)多极神经元(multipolar reuron)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2)双极神经元(bipolar reuron)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

(3)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reuron)从胞体发出一个轴突,再在离胞体不远处呈“T”形分为两支。一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称中枢突;另一支分布到周围的其他器官,称周围突。

2.按神经元轴突的长短,分为两型,即高尔基Ⅰ型神经元和高尔基Ⅱ型神经元。

3.按神经元的功能,分为三类。

(1)感觉神经元(sensory yeuron)又称传入神经元,能接受体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神经冲动传向中枢。

(2)运动神经元(motor reuron)又称传出神经元,可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细胞或腺细胞。

(3)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位于前两种神经元之间,起信息加工和传递作用。

4.按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分类可分为胆碱能神经元、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氨基酸能神经元和肽能神经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