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庄子叫我们想开点
10898800000063

第63章 小事糊涂,大事精明

“原文”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大意”那些圣人之道,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拿来明示于天下的。

庄子认为国君用来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能随便让他人知道的,这样才能统治好天下。因此,真正聪明的人在小事上都很糊涂,但在大事上却毫不含糊。

吕端是宋太宗年间的宰相,此人学士出身,肚子里有不少墨水。虽然经历了五代末期的天下战乱,人情世故历练不少,但仍是满身读书人的呆气,似乎是个十足的糊涂宰相。有人为此说吕端糊涂,可宋太宗赵光义却偏偏认为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任命他为宰相。后来赵光义病重,宣政使王继恩害怕太子赵恒太过英明,做了皇帝以后会对他们这一党不利,于是串通了参知政事李昌龄、都指挥使李继熏等,密谋废掉太子,改立楚王为太子。此时,吕端到宫中看望赵光义,赵光义已经快不行了,吕端发现太子却不在旁边,就怀疑事情有变,其中很可能有鬼,便在手板上写了“大渐”二字,让心腹拿着赶快去催太子尽快到赵光义身边来,这个“渐”字的意思就是告诉太子皇帝已经病危了,赶紧入宫侍候。

赵光义死后,皇后让王继恩宣召吕端,商议立谁为皇帝。吕端听后知道事情不妙,他就让王继恩到书房去拿太宗临终前赐给他的亲笔遗诏,王继恩不知是计,一进书房便被吕端锁在房中。这时,吕端便飞快来到宫中。

皇后说:“皇上去世,长子继位才合情理,现在该怎么办?”意思很明显,皇后想立长子赵元。吕端立即反驳道:“先帝既立太子,现在先帝刚刚驾崩,我们怎么就可以立即更改圣命呢?”皇后听了无话可说,只好认了。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吕端仍不放心,他要眼见为实,太子即位时,吕端在殿下站着不拜,请求把帘子挂起来,自己上殿看清楚,认出是原先的太子,然后才走下台阶,率领大臣们高呼万岁。

吕端事先能明察阴谋,有所防范;事中能果断决策,出奇策击破奸计;事后又能眼见为实,不被现象迷惑,不仅明智,实在是功夫老到。在皇位继承的关键问题上,吕端的“精明”体现得淋漓尽致。

“小糊涂,大精明”无疑是成大事的一大智慧,但假若相反的话,“小事精明,大事糊涂”,那就坏了,事情非搞砸不可。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首批“封王”中最年轻的军事将领,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他同杨秀清、韦昌辉等同为洪秀全的重要辅臣。在天京事变中,他又支持洪秀全平定叛乱,成为洪秀全的首辅大臣。之后,洪秀全隐居深宫,将朝政全权委托给无能的洪氏兄弟,以牵制石达开,矛盾日益激化。

从当时的情形看,解决矛盾的最好办法是诛洪自代,形势的发展需要石达开那样新的领袖。但石达开尽管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在为人处世上却连个小学生都不如,他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满口仁慈、信义,害怕落个“弑君”的骂名,这就决定了他不可能成就大的事业。

1857年6月2日,他选择率部出走,认为这样既可继续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进行从事推翻清朝的活动,又可以避开和洪秀全的矛盾。

石达开率大军到安庆后,如果按照他原来“分而不裂”的初衷,本可以安庆作为根据地,向周围扩充,在鄂、皖、赣打出一个天地来。安庆离南京不远,还可以互为声援,减轻清军对天京的压力,又不失去石达开原在天京军民心目中的地位。这是石达开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但是,石达开却没有这样去做,而是决心和洪秀全分道扬镳,彻底决裂,舍近而求远,去四川自立门户。

石达开大事犯糊涂,致使决策错误,所以他虽然拥有20万大军,转战江西、浙江、福建等12个省,震撼半个南中国,历时7年,表现了高度的坚韧性,但最后还是免不了一败涂地。

1863年6月11日,石达开部被清军围困在利济堡,谋士曹卧虑献策决一死战,而军辅曾仕和则献诈降计,石达开接受了诈降。他想用自己一人之生命换取全军的安全,这又是他的决策失误,再次在大事上犯糊涂。此时,清军采取措施,把石达开及其部属押送过河,把他和两千多解甲的将士分开。这一个举动,顿使石达开猛醒过来,意识到诈降是多么的愚蠢,暗自悔恨时,已经来不及了。

石达开被押过河后,“舍命全己军”的幻想已经彻底破灭。此后他的表现倒也十分坚强,起先,清将骆秉章对他实行劝降,石达开严词以对,说:“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然而,已于事无补了。

回顾石达开的失败,主要是人事决策的错误,大事犯了糊涂。其根源是他对分裂后的前途缺乏信心。因为太平天国能打仗的名将几乎都不响应石达开的出走。他邀英王、忠王一起行动都被拒绝;赖汉英、黄文全、林启容等战将也不愿跟着石达开出走。此外,石达开出走的目的不明确,政治上、军事上都没有提出新的构想,只是被动地常年流动作战。他想用不分帜来表示他对太平天国的忠心,但他出走的实际行动却是十足的分裂。这种不分帜、不降清、不倒戈的“忠义”形象和他出走“天京”的实际行动大相径庭,这种拖泥带水、患得患失的行动,决定了石达开走后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业。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并不是认为可以随波逐流,不讲原则,而是说,对于那些无关大局、枝枝蔓蔓的小事,不应当过于认真,而对那些事关重大、原则性的是非问题,则要有自己的主见,这样才能够成就自己的一番大业。

?§§第九章 君子之交,清淡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