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气虚血瘀证。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本症由于正气亏虚而瘀血阻滞于人体脉络,导致筋脉肌肉失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根失于濡养,则见语言蹇涩不利,口角流涎。面色萎黄是气虚之象。小便频数或者失禁,是气虚不能固摄膀胱之故。舌色淡紫,脉细涩虚幻,皆为气虚而瘀血内停的反应。本证与中风后肝肾亏损而肝阳上亢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肝肾亏损而肝阳上亢证,可见头晕耳鸣,面目红赤,口唇红紫,口苦心烦,舌色深红,脉弦滑数等。此外还可以参考血压数据,肝阳上亢者血压多升高,而气虚血瘀证一般表现为偏低血压。
【用方】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方剂说明
补气活血通络。
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属气虚血瘀者。
组成
黄芪120g,当归尾3g,赤芍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
歌曰: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配伍说明
本方症由中风之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所言:“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本方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本方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亦为佐药。全方的配伍特点是: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煎剂含有能够缓解心肌缺血、纠正异常心律、改善脑血流量以及肢体血流量的药理成分,并且可以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由此可见,药理学研究是支持补阳还五汤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的。
方剂制备
上药加水约1200毫升,煎至约剩余300毫升后滤去药渣,药汁直接温服,此为第一次药。剩余药渣再加水约800毫升,煎取300毫升左右,滤去药渣温服,此为第二次药。1日2次即可。
使用注意
1.本方证以正气虚为主,故用生黄芪量宜重(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显再逐渐增加),祛瘀药宜轻。同时黄芪有助火之弊,对肝阳上亢者不可轻易使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尤其需要谨慎。
2.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王氏谓:“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但若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痰阻血瘀,见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临症加减
1.语言蹇涩者,可加石菖蒲、远志等。
2.半侧肢体无力活动,口角歪斜者,可加制南星、白附子、白僵蚕等。
3.肢体麻木者,可加乌蛇、桑枝、乳香、桂枝、鸡血藤等。
4.上肢偏瘫者,可加桂枝、桑枝等。
5.下肢偏瘫者,可加川断、桑寄生、牛膝、狗脊等。
6.小便失禁者,可加金樱子、桑螵蛸、益智仁、山茱萸等。
7.瘫痪而手足发冷者,可加熟附子、桂枝等。
8.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者,可加党参、白术等。
9.兼有痰浊而胸脘痞闷、舌苔腻垢者,可加制半夏、白附子、天竺黄等。
10.久病难以恢复者,可加地鳖虫、水蛭、虻虫、丹参等。
典型案例
陈某,男,78岁。患中风后遗症口舌强、双下肢活动不利1年余。曾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等药治疗未见效果。口角向左歪斜,流口涎,舌强,语言謇涩,双下肢震颤而乏力,举动艰难,步履蹒跚,神智虽清但反应迟钝,思维不灵,近事喜忘,心悸。舌苔薄黄而腻,舌体胖大,向左斜,脉弦硬。血压150/90mmHg。头部CT显示:脑萎缩,腔隙性脑梗死。辨证为痰瘀阻络,机窍不灵。治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处方:当归10g,川芎10g,生黄芪30g,桃仁10g,赤芍12g,红花8g,炙甘草6g,炙地龙15g,竹茹10g,枳实10g,瓜蒌皮15g,天竺黄6g,制南星6g,制半夏8g,水煎后兑入竹沥水20毫升(每日3次)。